06货币与宏观经济

文章目录
  1. 1. 总需求变动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1. 1.1. 第一节 利率调整与总需求变动
      1. 1.1.1. 一、基准利率调整对其它形式利率的影响
      2. 1.1.2. 二、利率提高的经济效应
      3. 1.1.3. 三、利率下调的经济效应
      4. 1.1.4. 四、实际利率变动
      5. 1.1.5. 五、利率调整与总需求变动时滞
    2. 1.2. 第二节 货币供应量调整与总需求变动
      1. 1.2.1. 一、货币供应量调整与总需求变化过程
      2. 1.2.2. 二、货币供应量调整的托宾Q效应
      3. 1.2.3. 三、货币供应量调整的财富效应
      4. 1.2.4. 四、信用可得性与货币政策的总需求管理
    3. 1.3. 第三节 IS-LM模型
      1. 1.3.1. 一、总需求与总产出
      2. 1.3.2. 二、IS-LM模型
      3. 1.3.3. 三、总产出和利率决定
      4. 1.3.4. 四、IS-LM模型中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4. 1.4. 第四节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管理的有效性比较
      1. 1.4.1. 一、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与财政政策的完全挤出效应
      2. 1.4.2. 二、IS线与LM线的不稳定性比较
    5. 1.5. 第五节 长期中的IS-LM模型
      1. 1.5.1. 一、IS-LM模型的长期与短期区别
      2. 1.5.2. 二、长期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总产出的影响
    6. 1.6. 第六节 总需求
      1. 1.6.1. 一、总需求曲线推导
      2. 1.6.2. 二、总需求曲线移动
      3. 1.6.3. 三、总需求变化
    7. 1.7. 总结与思考
  2. 2. 经济均衡与宏观经济管理
    1. 2.1. 第一节 菲律普斯曲线
      1. 2.1.1. 一、简单的菲律普斯曲线
      2. 2.1.2. 二、附加预期的菲律普斯曲线
    2. 2.2. 第二节 总供给
      1. 2.2.1. 一、总供给函数
      2. 2.2.2. 二、总供给曲线
    3. 2.3. 第三节 经济均衡与总产出
      1. 2.3.1. 一、经济短期均衡与总产出
      2. 2.3.2. 二、总供给曲线移动与经济均衡变化
      3. 2.3.3. 三、总需求曲线移动与经济均衡变化
      4. 2.3.4. 四、经济长期均衡与总产出
    4. 2.4. 第四节 通货膨胀
      1. 2.4.1.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
      2. 2.4.2. 二、货币供给增加与通货膨胀
    5. 2.5. 第五节 为什么会出现引发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
      1. 2.5.1. 一、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2. 2.5.2. 二、高就业目标与通货膨胀
      3. 2.5.3. 三、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
      4. 2.5.4. 四、中国经济中的通货膨胀
    6. 2.6. 第六节 就业压力与政策干预
      1. 2.6.1. 一、通货膨胀与经济长期均衡
      2. 2.6.2. 二、低于自然率水平的经济均衡调节
    7. 2.7. 第七节 理性预期与卢卡斯批判
      1. 2.7.1. 一、理性预期理论
      2. 2.7.2. 二、卢卡斯批判
    8. 2.8. 第八节 预期与货币政策有效性
      1. 2.8.1. 一、新古典宏观经济模型
      2. 2.8.2. 二、新凯恩斯主义模型
      3. 2.8.3. 三、理性预期与宏观经济管理
      4. 2.8.4. 四、理性预期与政策规则
      5. 2.8.5. 五、理性预期政策含义总结
      6. 2.8.6. 六、经济发展推动经济理论发展
    9. 2.9. 总结与思考
  3. 3. 货币政策工具
    1. 3.1. 第一节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1. 3.1.1. 一、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内涵
      2. 3.1.2. 二、中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3. 3.1.3. 三、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冲突
    2. 3.2. 第二节 货币政策实施战略
      1. 3.2.1. 一、中央银行直接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困难
      2. 3.2.2. 二、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和操作目标的引入
      3. 3.2.3. 三、对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和操作目标的选择
    3. 3.3. 第三节 货币市场调控机制
      1. 3.3.1. 一、货币供应量管理
      2. 3.3.2. 二、利率管理
      3. 3.3.3. 三、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4. 3.4. 第四节 公开市场操作
      1. 3.4.1. 一、公开市场操作类型与操作方式
      2. 3.4.2. 二、公开市场操作实施条件
      3. 3.4.3. 三、公开市场操作的优点
      4. 3.4.4. 四、中国货币当局的公开市场操作
    5. 3.5. 第五节 贴现政策
      1. 3.5.1. 一、贴现政策内涵
      2. 3.5.2. 二、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角色
      3. 3.5.3. 三、贴现政策的信号效应
      4. 3.5.4. 四、中国货币当局实行的再贴现政策
      5. 3.5.5. 五、对贴现政策的改革建议
      6. 3.5.6. 六、美国的贴现贷款政策
    6. 3.6. 第六节 存款准备金管理
      1. 3.6.1. 一、存款准备金的功能
      2. 3.6.2. 二、对存款准备金实施管理的优缺点
      3. 3.6.3. 四、对存款准备金管理的改革建议
    7. 3.7. 总结
  4. 4. 货币政策规则
    1. 4.1. 第一节 货币政策规则的发展
      1. 4.1.1. 一、相机抉择与政策规则
      2. 4.1.2. 二、货币政策规则的历史回顾
      3. 4.1.3. 三、弗里德曼货币供应量增长率规则
    2. 4.2. 第二节 货币政策规则的一般设计
      1. 4.2.1. 一、货币政策规则设计原则
      2. 4.2.2. 二、货币政策工具和目标选择
      3. 4.2.3. 三、货币政策规则类型确定
    3. 4.3. 第三节 货币政策工具规则
      1. 4.3.1. 一、麦克勒姆规则

总需求变动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要点: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对产出、就业、价格等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称作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争论。

(1)凯恩斯学派认为,调节货币供应量可以影响金融资产价格,进而影响投资支出和国民收入。流动性陷阱和投资的利率弹性是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运行效率的关键

(2)后凯恩斯学派的托宾认为,“流动性约束”和授信限额是导致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低效的主要因素。

(3)货币学派认为,货币供应量可以直接影响支出,进而影响投资和国民收入。货币政策之所以低效,是因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受到了时滞和适应性预期等因素的干扰。

梅尔茨和布伦纳从商品市场和资产市场角度分析了资产价格效应对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运行效率的影响

伯南克等从消费者的资产负债表角度论述了信息不对称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运行效率的影响。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分为两个阶段。

(1)货币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

(2)总需求变化后对总产出、就业和价格水平的影响。

本章着重讨论货币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

货币当局实施的货币政策形式。

(1)利率管理。

(2)基础货币管理。

(3)银行贷款管理。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类型。

(1)信用渠道,即利率变化对银行贷款的影响。

(2)货币渠道,即利率变化对银行存款的影响。

第一节 利率调整与总需求变动

一、基准利率调整对其它形式利率的影响

利率管理的货币政策对总需求影响的传导机制包括六个步骤。

(1)货币当局决定短期利率水平。

(2)企业和家庭等私人部门根据不同期限的利率会同涨同跌的原理,对其从银行部门的借款 规模进行决策。

(3)银行部门根据私人部门的信用需求,调整贷款利率和可贷资金量,以及银行间同业拆入 资金数量。

(4)银行对私人部门的借款需求作出反应,银行系统中的存款准备金规模发生变化。

(5)银行对存款准备金的需求变化,会影响银行从中央银行借入的贴现贷款数量。

(6)中央银行使用公开市场操作的方式来满足第五步中银行部门对存款准备金的需求。
中央银行调整短期利率的目的在于引起经济中利率整体水平发生变化。

短期利率也被称为官方短期利率:

  • 被中央银行作为操作对象的短期利率,包括国库券利率、国债回购利率和再贴现率。

  • 除官方短期利率外的其它短期利率会与官方短期利率同方向变动。

  • 官方短期利率调整对中期和长期利率的影响难以确定。中期和长期利率有时会与短期利率按同一方向变动,但变动幅度要小于短期利率。

二、利率提高的经济效应

(一)利率提高的居民消费支出效应

向上提高利率会引起居民消费支出产生以下变化。

(1)居民减少消费增加储蓄。

(2)由于债务偿还负担加重,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下降。

(3)借贷成本上升使信用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成本上升。

(4)存量金融资产价格下降,居民财富估值下降。

(5)房地产价格下降引起房地产价值下跌,借贷用的抵押贷款物价值下降。

如果居民相信利率提高会降低总需求,他们就会同时联想到利率提高对产出和就业的影响。出于谨慎,他们会减少开支,银行则提高贷款条件。抵押贷款实行浮动利率的形式时,利率上升会引起居民消费支出出现更为明显的下降。

利率上升并不会降低所有居民的消费支出水平。会出现再分配效应:净储蓄居民生活改善。通常情况下居民收入状况总体恶化。

(二)利率提高的企业投资效应

利率上升时会引起企业投资支出发生变化。

(1)企业投资回报的贴现值下降,投资项目盈利减少。

(2)企业银行贷款成本以及发行债券筹集资金成本上升。

(3)不动产价格下跌,企业资产净值下降,对外借款难度增加。

(4)企业在股票市场上发行股票筹集资金的困难加大,筹资成本上升。

(5)由银行贷款支持的企业存货持有成本上升。

企业对利率提高的反应取决于利率提高对总需求的影响,总需求变化会影响企业销售预期和利润水平。利率调整——总需求预期变化——减少生产、用工

货币政策对不同企业的影响,取决于企业业务特点、经营规模及其融资来源。拥有储蓄的企业境况改善;鼓励企业拥有金融资产或者向股东支付更多红利;如果企业短期负债和资产期限较匹配,那么受短期利率调整的影响比较小。然而整体来说利率提高时企业投资下降。
(三)利率提高的进出口贸易效应

本国利率提高时,本币投资吸引力增加,本币对外会升值。

利率调整通过汇率渠道发挥作用的条件

(1)汇率与利率完全由市场决定。

(2)资本在国际间自由流动。

(3)货币自由兑换。

在利率提高引起汇率发生变化时,不同部门的企业所受到影响不同。 制造业部门企业受影响最大。农业、金融业和商业,以及那些主要依赖于本国国内市场的服务性企业受影响较小。

三、利率下调的经济效应

(一)利率下调对消费需求的影响

利率下调以后,居民支出水平提高有以下原因:

(1)在现有收入水平下,因储蓄收入降低而减少储蓄。

(2)利率下调后感觉总收入水平提高而增加消费支出。(比如预期能找到好工作)

(二)利率下调对企业投资需求的影响

利率下降以后,企业的银行借款成本降低,如果有好的投资机会,企业就会加大投资力度,扩大投资规模,增加劳动力需求。

能否通过投资增加就业,关键要看利率下调后资金的投资方向以及企业对投资项目的选择。

(三)利率下调对政府购买的影响

利率下调会减少政府财政负担,刺激政府购买,有利于政府降低税收,从而刺激经济增长,增加社会就业。注意挤出效应,要谨慎的财政政策。

(四)利率下调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利率下调以后,银行为本国出口企业提供更加便宜的出口信贷和更加优惠的投资贷款。

利率下调时,本国内需增加,并会增加进口需求,使本国利率下调的经济效应产生漏出,降低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的效果。

四、实际利率变动

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渠道,强调实际利率水平而不是名义利率水平对消费支出和企业计划投资支出的影响。 在分析利率调整对总支出的作用时,需要考虑的是长期利率而不是短期利率。

价格粘性:价格水平调整缓慢,当利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降低短期名义利率水平时,实际利率水平也随之降低。实际利率水平降低会导致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存货投资,以及消费者对住房及耐用品等的消费支出增加,进而引起总产出水平的提高。

通货紧缩与实际利率。

在通货紧缩时期,名义利率水平接近于零时,货币政策依然能通过一定的途径刺激经济增长。当名义利率接近于零时,货币供应量增加(M)会提高价格水平预期Pe和通货膨胀预期πe,降低实际利率(\(i_r=i- π^e\))。

名义利率固定为零时货币政策对总产出的影响机制:

货币政策通过利率传导渠道影响总需求发生变化的条件

  • 第一,有为经济主体提供多样化金融工具的发达且完善的金融市场。

  • 第二,利率由货币或资金的供求关系决定(由市场自主决定)。

  • 第三,信息完全且对称。

  • 第四,企业投资支出和家庭消费支出都具有较大利率弹性;

  • 第五,金融市场完全竞争,货币与各种非货币金融资产之间、银行贷款与其他各种资金供给之间,具有完全替代性。

中央银行影响利率的工具。

  • 基础货币控制。

  • 对贴现贷款和再贴现贷款控制。

  • 直接规定基准利率水平或者上下限。

  • 信贷控制等手段。

利率调整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步骤

  • 第一步,基准利率变动直接影响市场利率 ,以及资产价格和汇率。基准利率的变动同时影响经济主体对未来经济走势的预期及其对该预期的信心

  • 第二步,市场利率、资产价格、经济预期和汇率的变化影响个人和企业的消费、投资和储蓄行为。

  • 第三步,消费、投资和储蓄变化反映为总需求变动,总需求相对于国内总供给的变动引起物价调整压力。

  • 第四步,加上汇率变动带来的对一般价格水平的影响,利率调整最终会引起物价水平变动和总产出水平变化。

五、利率调整与总需求变动时滞

政策时滞:任何政策从制定到获得主要或全部效果,都必须经过一段时间,这段时间被称为时滞。政策时滞有两个部分组成: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

(一)内部时滞

从经济现象发生变化需要政策矫正,到中央银行实际采取行动的时间过程。

内部时滞的长短取决于货币当局对经济形势的预见能力、制定对策的效率和行动决心等。内部时滞可以分为认识时滞和行动时滞两个阶段:

  • 认识时滞,是从形势变化需要货币当局采取行动,到它认识到这种需要的时间距离。搜集信息、判断

  • 行动时滞,是从中央银行认识到需要采取行动,到实际采取行动这段时间。取决于其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

(二)外部时滞

货币当局从采取行动到对政策目标产生影响时所需要的时间,也是货币政策从宏观传导到微观,再反映到宏观的时间。受经济主体的行为影响比较大包括:

(1)从基准利率调整到对其它利率产生影响需要的时间,即信贷机构经营行为调整时滞。

(2)利率变化影响居民可支配收入发生变化需要的时间,即居民收入变化时滞。

(3)利率变化影响居民消费支出和企业投资支出需要的时间,即消费支出和企业投资支出调整时滞。

(4)总需求变化对总产出、物价和劳动就业的影响需要的时间,即实际经济反应时滞。

发达国家的经验:货币当局调整基准利率以后,一般需经过12个月,利率调整的全部影响在需求和生产部门中才能被感觉到,对通货膨胀的影响需要再经过12个月才能充分显示出来。

在实际经济运行过程中,利率调整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时滞可能很短也可能很长,完全取决于利率调整引起的居民和企业对市场预期的变化过程。

(三)政策时滞的不利影响

由于滞后的存在,货币政策只能在相当长时期且不确定的时间之后,才能影响到经济运行;且在若干时间之后,某种政策影响可能会改变事先预计的政策作用方向。

货币政策的时间滞后,常常使得以反经济周期为目的的权衡性货币政策变为对经济的额外的和不必要的干扰。

  • 时滞的时间跨度可能会使得一项基于过去的货币政策,在未来的不确定的情况下成为经济变动的引发原因。

  • 在连续的货币政策出现政策时滞叠加的情况下,货币政策的效果就更难保证;而且这种时滞的跨度又极有可能进一步误导公众预期。

货币当局很难准确判断一项货币政策的力度是否已经到位,往往是接二连三地实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最终使得货币政策在实际经济领域的传导趋于无效。

(四)中国货币政策的调整时滞

  1.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实施时滞

中国央行没有能够完全摆脱财政赤字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中国人民银行对于货币政策的制定, 只具有建议和执行的权利, 采取怎样的货币政策工具必须报国务院审批;中国央行要在对人民币资本项目实行管制的情况下保持人民币币值相对稳定, 这必然导致其很难自主地控制货币供应量。

  1. 金融系统经营调整时滞

中国的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例失调;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发展不够成熟;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过于集中。

  1. 实际经济主体行为反应时滞

国有企业的特殊地位和民营企业的筹资渠道,以及居民支出的预期变化。

此外,利率形成机制的非市场化,限制了货币渠道传导机制作用的发挥;信息传导渠道不畅,限制了信贷渠道传导机制作用的发挥;外汇管理体制的缺陷,限制了汇率渠道传导机制作用的发挥;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分割和资本市场的制度缺陷,影响了货币政策财富效应的发挥。

第二节 货币供应量调整与总需求变动

一、货币供应量调整与总需求变化过程

假设货币市场起初处于均衡状态,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货币供应量出现增加时,将引起超额货币供给,并会引发市场主体进行均衡调整。市场调整会引起经济活动发生变化,直至货币需求增加到等于新的货币供给水平时为止。

以货币供应量调整作为货币政策工具时,货币需求非常重要。货币需求主要受利率和收入水平影响,以及与市场主体持有货币能够完成的商品和劳务购买量有关,价格水平对货币需求也有影响。

当货币供给与总需求之间存在稳定的关系时,表明利率和货币需求之间也存在稳定的关系(参见图9-2中的过程A)。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可以用货币流通速度来表示。如果货币供给对总需求的影响可以预测,那么货币的收入流通速度也可以通过预测得到。

恢复货币市场均衡所要求的货币需求增加引起的经济变化。在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很大,即其它形式的资产与货币之间有很好的替代关系时(参见图9-2中的过程A),在货币供应量增加的条件下,利率只需作小幅下降,就可以使货币市场恢复到均衡状态。增加的大部分货币供给被市场主体以货币余额的形式持有(就不用来消费啦!),货币供应量调整对总需求的影响比较小。

因此在货币需求存在很高的利率弹性,以及居民消费支出和企业投资支出缺乏利率弹性时,货币供应量调整对实际经济的作用效果就不会很显著。 在图9-3中,货币需求曲线Md比较平缓,货币需求有较大的利率弹性,货币供应量由货币当局外生控制。

货币供应量增加引起总需求变化的几点说明。

(1)存量货币增加只有引起利率发生变化时才能引起名义收入发生变化。

(2)当货币需求富有利率弹性时,货币政策促进收入增加的效果比较差。

(3)货币需求与利率之间的关系可能很不稳定。

当货币需求函数不稳定时,货币供应量变化引起的名义收入变化也不稳定,且影响方向难以确定。

即货币供应曲线移动,需求曲线也移动。

二、货币供应量调整的托宾Q效应

  • 托宾(Tobin)Q为企业的市场价值与重置资本之比率。

    • 当托宾Q大于1时(新购设备便宜,企业有动力去买新东西),整个经济中企业的计划投资支出增加。如果托宾Q值小于1,经济中的企业投资会下降(企业会通过购买其他存量企业来达到投资扩张的目的)。

    • 在托宾的资产组合理论中包括了货币、债券、股票和不动产等多种资产。

  • 货币供应量变化会影响到原有的资产组合均衡,并从流动性较好的资产逐渐影响到流动性较差的资产。

    • 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投资者会首先使用货币超额持有部分购买债券,引起债券价格上升,利率下降。利率下降以后,股票投资吸引力超过债券,投资者转而购买股票,引起股票价格上涨,投资收益下降。此时购买存量企业收益也会下降,故企业运用新增投资的方法扩大经营规模。
  • 货币供应量调整对实际经济的资产组合变化传导机制与不同金融资产的价值贮藏特征有关。

三、货币供应量调整的财富效应

居民的资产负债状况对其消费支出决策的影响 。

消费支出是指对于非耐用品和服务的消费(也包括居民从房屋和耐用消费品的所有权上所得到的服务)。消费者在一生中平均安排消费支出,决定消费支出的是居民一生中可利用的所有资源。在发达国家中,在居民可利用的资源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部分是金融资产,并主要由股票构成。

货币供应量增加,引起居民财富持有量增加时,各种金融资产以及包括资本设备和耐用消费品等在内的实物资产均会受到影响。货币供应量增加会直接影响市场中商品和劳务的支出规模变化。 利率渠道变得无足轻重,即使货币需求有很高的利率弹性也不会影响货币供应量增加对经济活动中的总需求影响。

财富效应引起居民消费支出增加(IS1移动到IS2),以及引起货币需求增加( LM2移动到LM3 ),最终的均衡点为IS2和LM3的交点。

货币供应量增加的财富效应与财政政策有关。在图9-6中,政府的财政支出增加通过货币供应量增加来获得融资支持。

财富效应中所指的财富范畴为净财富概念,有四种类型

(1)实物资产。

(2)本国拥有的对外国的债权。

(3)内生货币。

(4)私人部门对公共部门的债权。

在第(1)项和第(2)项包括了私人部门拥有的房地产和耐用消费品,以及企业的资本存量。第(3)项内生货币为私人部门持有的各种银行存款总和。第(4)项主要指政府面向本国居民发行的各种债券。

货币供应量调整产生的财富效应,受居民财富构成影响,并与居民所持有的财富流动性有关。在通货膨胀水平比较低时,货币供应量增加的支出效应大于其它非流动性资产增加的支出效应。

货币主义认为,货币可以替代其它资产,但其它资产不能替代货币,相对于收入而言,货币需求的交叉替代弹性比较小。

货币供应量增加会对居民储蓄和消费决策产生三种效应。

(1)替代效应。增加借入替代借出。

(2)收入效应。利率下降会减少储蓄未来的收入流量。

(3)横财(windfall)效应。 资本品价格上涨,引发财富增加幻觉,消费支出增加。

四、信用可得性与货币政策的总需求管理

无论是调整利率,还是调整货币供应量,货币政策对实际经济的影响与经济活动中的信用可获得性密切相关。当存在较为明显的信用配给时,货币政策对总需求的管理效果主要取决于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行为。

(一)信贷配给(credit rationing)

在面临对贷款的超额需求时,商业银行通过抑制贷款需求来实现信贷市场均衡,而不是通过提高利率来增加存款供给。

两种基本的信用配给形式:

(1)不管愿意支付多高的利率,借款人总是借不到所需要的贷款。

(2)在特定利率下,贷款数额给定。

信用配给的具体形式。

  • 第一,利率(或价格)配给。 贷款规模小于意愿规模。

  • 第二,见解分歧配给。相对于借款人来说,银行对贷款的违约风险普遍有更为悲观的评价。

  • 第三,红线注销。由于有风险分级,银行对在任何利率上都无法达到它所要求的收益率的申请贷款主体,拒绝发放贷款。

  • 第四,纯粹的信贷配给。一些经济主体得到了贷款,而明显相同的经济主体想以完全相同的条件申请借款时却得不到贷款。

信贷可获得性的变化会对实际经济活动产生很大影响,而且,既在总量水平上有影响,也对部门之间甚至个别项目之间的资源分配有影响。

(二)信用配给的影响因素

经济活动中存在信用配给时表明,货币市场现行利率偏低,难以使货币市场达到均衡状态。

主要原因:

(1)政府对利率实施了控制;

(2)金融机构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

经济活动中的信用可获得程度受下列因素影响。

  • (1)利率粘性效应 。

    利率决定和利率执行存在时滞,银行贷款规模调整缓慢,难以根据货币政策作出及时调整。

  • (2)锁定效应 。

    金融机构被现有资产组合锁定,难以面对现行货币政策作出及时调整。

  • (3)贷款非同质性。

    不同贷款有不同的风险,银行偏好于尽可能地降低贷款风险,在分配新增贷款时往往不考虑利率因素,只考虑抵押物和期初存款数量等,其贷款行为受货币政策影响比较小。

  • (4)信息不完善和不对称引起信贷供应不足。

    借款人比银行对资金的使用情况有更充分的信息,在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时,银行会实行信贷配给,并较少受货币政策影响。

  • (5)信贷配给与货币政策工具有关。

    第一,在货币供应减少时,贷款需求会超过贷款供给,在利率上升不明显时容易引起信贷配给。

    第二,利率水平提高时,会引起贷款风险上升,贷款违约可能增加,会强化银行信用配给行为。

货币政策对信贷配给的影响主要通过资产负债表效应(对资产现值和现金流量影响)和银行贷款效应(对可贷资金影响)起作用

在有信贷配给时,货币政策有如下作用特点:由于信息不完全,利率并不能完全影响信贷市场,以至于总有一些需求者即使愿意付出较高的利率也得不到贷款,且信贷量的变化并不能引起相应的利率变化。

在有信贷配给时,多由中央银行制定信贷投放计划,对贷款规模加以管理。此时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中央银行→贷款规模→商业银行(专业银行)→贷款配给→企业→货币政策目标。

(三)关系型融资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关系型融资,是指为了取得与企业的长期金融服务关系,银行选取具有增长潜力的企业通过多次诚信度检验后,进行关系专用性投资,以掌握企业内部专有信息,减少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降低内生交易费用并从中获得专有回报。

关系型融资对央行减少货币供应量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第一,央行减少货币供应量的政策对关系型项目贷款的影响比较小。当企业项目质量不佳时,银行所做的关系专用性投资的价值受到与企业中止服务关系的威胁,从而使得企业项目效益不佳时银行拒绝提供再融资的威胁不可信。

第二,预算软约束问题。预算软约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1)施加约束的人和机构的目标和动机。(2)权力的结构特征 。 (3)资源的集中程度。(4)信息的集中程度。信息过多也会使约束软化,因为交易成本下降,事后谈判空间大。

第三节 IS-LM模型

在价格水平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可使用IS-LM模型来解释利率和总产出决定问题。

一、总需求与总产出

对全部经济活动产出的需求总量称为总需求(\(Y^{ad}\)):

\[Y^{ad}=C+I+G+NX\]

均衡状态:

\[Y^{ad}=Y\]

在价格水平保持不变时,名义变量等价于真实数量变动。

(一)消费支出和消费函数

可支配收入\(Y_D=Y-T\)

\[C=a+(mpc*Y_D)\]

mpc表示消费函数线的斜率( ΔC/ΔYD),即边际消费倾向;a项代表自主性消费支出 。

(二)企业投资支出

企业投资支出有两种类型。

  • 第一种类型是固定投资,即工商企业用于设备(机器)和建筑物(办公楼)上的支出以及用于住宅上的支出。

  • 第二种类型是存货投资,即工商企业用于增加原料、零部件和成品等持有量上的支出,该种支出是按一定时期(比如说一年)内这些物品持有量的变动来计算的。

构成总需求Yad的企业投资支出等于存货投资加计划的固定投资(固定投资总是计划好的)

利率水平和企业对未来预期是影响企业投资支出的两个因素。

(三)凯恩斯的45°线

凯恩斯的45°线可用来说明总产出决定。45°线上的每一点均表示总需求Yad等于总产出Y,满足Yad =Y的条件。

只有当经济活动具有向某一点停留下来的趋势时,均衡的概念才有用。从存货投资角度,可观察到经济活动向均衡点的调整趋势。

当产出低于均衡水平时,非计划的存货投资为负值,企业会扩大生产规模,使得产出增加,直至经济活动达到Yad =Y时为止。

(四)支出乘数

总支出变动额对支出变动额的比率称为支出乘数。总产出变动额对企业投资支出变动额的比率ΔY/ΔI,称作投资支出乘数。企业投资支出增加时可使产出提高,也可增加消费支出(mpc×ΔY)。 企业投资支出一定数额的变动,会导致产出多倍变动。

\[Y=(a+1)*{1\over 1-mpc}\]

假设A=自主性支出=a+I,则Y=A/(1-mpc) 。

自主性支出变动会引起总产出多倍变动。

自主性支出变动受计划投资支出变动的影响很大,而后者又受企业家的乐观或悲观情绪影响。凯恩斯把这些因素称为“浮躁情绪”(animal spirit)。

(五)政府的作用

政府支出和政府税收也影响总需求函数的位置。税收(T)不同于政府支出(G),不直接影响总需求水平。税收因素通过影响消费者能用于支出的收入水平,来影响消费支出进而作用于总需求。

\[C=a+[mpc*(Y-T)] = a + (mpc*Y) – (mpc*T)]\]

当经济衰退和产出大幅度下降并引起失业增加时,政府可以通过提高财政支出或减少税收,使经济复苏。

(六)国际贸易的作用

净出口(出口减进口)也是总需求的一个组成部分。净出口增加会引起总产出数倍增加,增加的倍数相当于支出乘数1/(1-mpc)。

(七)对总产出决定因素的总结

有五种外生因素会影响总需求函数移动和总产出水平。

1.居民自主性消费支出(a)变动。

2.企业投资支出(I)变动。

3.政府支出(G)变动。

4.税收(T)变动。

5.净出口(NX)变动。

税收变动ΔT对总产出的影响比较小,消费支出变动为边际消费倾向mpc乘以税收变动(-mpc× ΔT )。

二、IS-LM模型

IS-LM模型考察的是总产出等于总需求的均衡状态。该模型假设价格水平保持不变,真实变量与名义变量一致。

IS-LM模型有助于回答下列问题:

(1)货币政策影响经济活动变化的机制,以及货币政策怎样同财政政策(变动政府支出和税收)相互作用,从而使总产出达到某个水平。

(2)利率水平受投资支出变动及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变动的影响过程如何?

(3)怎样才能更好地实施货币政策,以及如何得到总需求曲线?

构造IS-LM模型的第一步是考察利率变化对企业投资支出、从而对总需求的影响。第二步是运用凯恩斯45°线图考察利率变动对总产出均衡水平的影响,由此得到的均衡总产出与利率之间的关系就是IS线。

仅仅知道IS线我们并不能决定总产出水平,我们还需要得到在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时,利率与总产出之间的各种组合,即LM线。

(一)商品市场均衡与IS线

1.利率影响总产出的途径

利率影响总产出水平的基本途径是通过引起企业投资支出和净出口发生变化。反映利率与企业投资支出之间关系的投资曲线向右下倾斜(参见图9-8(a))。 利率变化与本国净出口负向相关(参见图9-8(b))。

2.IS线

运用图9-8(a)中利率与企业投资支出之间的关系,以及图9-8(b)中利率与净出口之间的关系,可推导得到利率与总产出均衡水平之间的关系(假设政府支出和自主性消费支出保持不变),此即IS线(参见图9-8(d))。

在不考虑净出口因素的条件下,投资的利率弹性为零时,投资支出对利率的变动没有任何反应,IS线变为一条垂直线。

在短期内利率超过均衡利率水平时,经历调整的是企业存货规模,调节的是企业投资和存货,而不是调整利率水平。

(二)货币市场均衡与LM线

1.关于LM线的说明

LM线是从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推导出来的,货币市场均衡时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

LM线的基础是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凯恩斯对货币市场分析的基础是关于货币需求的流动性偏好理论。

2.LM线的推导

货币需求线向右下倾斜。

在图(9-9(a))中,对应于Y1的货币市场均衡位置为1点,均衡利率为i1。当总产出为高于Y1水平的Y2时,在任一给定的利率水平上,货币需求量增加,货币需求线右移至Md(Y2),货币市场均衡位置为2点,均衡利率为i2。同样,当总产出为高于Y2的Y3时,货币市场均衡位置为3点,均衡利率为i3。

LM线表示在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利率和总产出之间的各种组合可能。

LM线的斜率取决于利率变动时,人们对货币需求作出反应的程度,即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LM线的斜率共有三种情况(参见图9-10)。

在货币供应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产出增加时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会增加,此时利率必须相应提高,以减少投机性的货币需求,使得货币总需求恰好等于既定货币供应量。因此,总产出与利率同方向变化,LM线自左向右上方倾斜。

一般来说,在利率越来越高时,LM线上相应点的货币需求弹性会越来越小。当总产出增加引起的与交易动机有关的货币需求增加,导致利率升高到一定水平时,投机性的货币需求等于零,也即与较高利率有关的投机性货币需求完全缺乏弹性,全部货币供给量被人们作为交易媒介用于交易活动,LM线变为一条垂直线,这一部分的LM线被称为货币需求函数的古典区域。

与垂直的LM线相对应的另一极端情形是,投机性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为无穷大,LM线表现为一条水平线。因为当利率降低到很低水平(如2%)时,人们认为利率不会再有下降即债券价格不会再有提高,人们普遍地将债券换成货币持有,出现流动性陷阱,LM线变为一条水平直线。

由于人们对货币的投机需求一般既不可能为零,也不可能是无限大,而是介于零和无限大之间,因此,LM线一般是向右上倾斜的。

3.LM线的作用

LM线也给出了经济活动发生变化时的调整趋势。当经济活动处于LM线的左边区域时,表示存在过度货币供给(图9-9(b))。由于利率高于均衡时的利率水平。人们实际持有的货币超过了意愿持有的货币。

在短期内利率超过均衡利率水平时,经历调整的是债券市场需求,调节的是债券价格和利率,而不是调整产出水平。

三、总产出和利率决定

在推导反映商品市场供求均衡关系的IS线时,我们假定消费函数,投资函数以及政府开支和税收等为给定,认为市场机制的作用会要求企业对存货投资进行调节,并由此得到使总供给与总需求达到均衡状态时的总产出水平,且利息率越低时,总产出水平越高。

在推导货币市场供求均衡关系的LM线时,我们假定货币供给量固定不变,认为在货币市场上人们会适应利率变化,通过调整其投机性货币需求,自愿持有的货币数量恰好等于既定的货币供应量。

为了求得商品市场供求均衡时的总产出水平,必须假定货币市场供求相等时的利率为已知;另一方面,为了求得货币市场供求相等时的利率水平,又必须假定商品市场总供给等于总需求时的总产出为已知。

将IS线和LM线结合起来,在IS线和LM线的交点E处表示,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了均衡状态,E点对应的总产出水平和利率水平,即为经济均衡时的总产出水平和利率水平

在图9-11中,当经济活动位于A点时,商品市场均衡,总产出等于总需求,但市场利率高于均衡时的利率水平,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在图9-11中,当经济活动位于B点时,货币市场均衡,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但总产出水平高于均衡水平即超过总需求。

IS−LM模型给出了在价格水平固定时,利率和总产出的决定过程。但是,**经济活动向总产出均衡水平Y*趋近,并不表明这一产出水平就是经济充分就业时的产出水平**。

  • 当经济活动位于失业率过高的产出水平时,政府可能会通过实施有利于总产出增加的政策来减少失业。

  • 比如,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移动IS线和LM线,使IS线和LM线在更高的产出水平上相交。

四、IS-LM模型中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可供政策制定者使用的、能够对总体经济活动发挥作用的工具主要有两种:

(1)控制利率或货币供应量的货币政策。

(2)控制政府支出和税收的财政政策。

(一)导致IS线移动的因素

每当与利率无关的自主性支出因素独立于总产出发生变动时,IS线就会发生位移。

有两种因素会引起IS线的移动

(1)支出乘数变化。

储蓄倾向提高,或者所得税率提高都会使支出乘数变小,从而使IS线向左边移动。在边际消费倾向提高或政府降低所得税率时,支出乘数变大,IS线向右边移动。

(2)自主性的支出水平

不受收入和利率影响的消费支出(a)和不受收入和利率影响的投资支出及不受收入和利率影响的政府支出等的变动。

税收改变对总需求产生的影响小于政府支出的等额变化对总需求产生的影响,对一定数额的税收变动而言,IS线的移动幅度小于政府支出作等额变动时IS线的移动幅度。

(二)导致LM线移动的因素

影响LM线发生移动的因素包括货币需求的自主性变动和货币供应量的变化。 在任何给定的总产出水平上,货币供应量增加时会引起均衡利率下降。货币供应量增加时会引起LM线向右下移动(参见图9-13)。反之,LM线向左上移动。

经济生活中可能会有货币需求的自发性增加。在任何给定的利率、价格或总产出水平上,债券回报的波动性加剧时,债券相对于货币的投资风险会增加,进而引起货币需求增加。货币需求的自主性增加会导致LM线向左上移动(参见图9-14)。

(三)利率和总产出均衡水平的变动

1.货币政策对利率和总产出的影响

参见图9-15。在开始时,经济活动处于均衡位置1,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同时达到了均衡。假设在开始时总产出水平为Y1,经济中存在着20%的失业,因而中央银行决定通过增加货币供应来增加产出,以减少劳动失业。

  • 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应以后,出现了货币超额供给,LM线向右下移动,因此引起利率降低。

  • 利率的降低又增加了企业投资支出和净出口,提高了总需求水平,并使总产出从Y1增加到Y2。

当货币供给增加时,总产出增加;当货币供应减少时,总产出减少。

2.财政政策对利率和总产出的影响

假设经济活动的初始均衡位置在1点(参见图9-16),当经济中存在着20%的失业时,中央银行不愿意增加货币供给。财政部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增加总产出,减少劳动失业。

政府支出增加或税收减少都会使IS线由IS1右移至IS2,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点因此移动到2点。总产出水平从Y1增加到了Y2,均衡利率从i1上升到了i2。

利率对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反应是不同的。

第四节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管理的有效性比较

一、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与财政政策的完全挤出效应

当货币需求不受利率影响时,LM线垂直于总产出线Y(参见图9-17)。

假设政策部门试图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或扩张性货币政策,来消除经济中的高失业现象。

(一)扩张性财政政策

在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时,IS线由IS1右移至IS2(参见图9-17(a)),总产出仍旧为Y1。

LM线为垂直线,IS线右移使得利率升至i2,而利率上升引起的企业投资支出减少和净出口减少,完全抵消了因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而增加的政府支出。

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时,引起的利率上升,挤出了企业投资支出和净出口,使得扩张性财政政策不能引起产出增加的情形,称为财政政策对私人部门支出的完全挤出效应。

(二)扩张性货币政策

在实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时,为了使货币需求与增加了的货币供给相适应,在各个利率水平上的总产出必须增加,所以LM线从LM1右移到LM2(参见图9-17(b)),总产出从Y1增加到了Y2,扩张性货币政策可有效增加总产出水平。

上述分析表明,当货币需求不受利率变动影响(货币需求对利率无弹性)时,实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有助于总产出增加,财政政策对总产出增加无效。

更为一般的结论是,货币需求对利率越不敏感,货币政策对总产出增加的效应越明显,财政政策对总产出增加的效应越不明显。

二、IS线与LM线的不稳定性比较

(一)IS线的不稳定性大于LM线情形

由于IS线不稳定,在IS′和IS″之间波动,对以利率稳定为目标的货币政策而言,IS线的上述波动使得总产出在Y′和Y″之间波动。

对实行以货币供应量为目标的货币政策而言,IS线的上述波动使得总产出在YM′和YM″之间波动,YM′和YM″之间的波动范围小于Y′和Y″之间的波动范围。

当商品市场(IS线)不稳定性超过货币市场(LM线)时,从有利于总产出稳定的角度来看,实行以货币供应量为稳定目标的货币政策,要优于实行以利率为目标的货币政策(参见图9-18)。

(二)LM线的不稳定性大于IS线情形

当货币市场(LM线)的波动幅度超过商品市场(IS线)的波动幅度时,从有利于总产出水平稳定的角度来看,实行以利率为目标的货币政策,要优于实行以货币供应量为目标的货币政策。

第五节 长期中的IS-LM模型

一、IS-LM模型的长期与短期区别

在短期的IS-LM模型中,假定价格水平保持不变,总产出和利率变量的名义值和真实值相同。

在长期中,物价水平会发生变化。为了分析长期中的IS-LM模型,我们引入产出的自然率水平概念。

产出的自然率水平,表示在价格没有上升或下降趋势时的总产出水平。

当产出高于自然率水平时,高涨的经济会引起物价上涨;当产出低于自然率水平时,经济不景气会引起物价水平下降。

二、长期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总产出的影响

(一)价格变动对IS线的影响

在IS-LM模型中,对IS线发生作用的消费支出、企业投资支出、政府支出以及净出口等因素,是以不变价值计量的,表示人们想要购买的商品实物数量。

当价格发生变动时,这些需求因素的量值并不发生变化。价格水平变动对IS线不产生影响。

(二)价格变动对LM线的影响

价格变动会影响LM线的位置。

  • 货币需求的流动性偏好理论认为,以不变价格表示的货币需求取决于真实收入和利率,货币价值以它所能购买到的商品多少来计值。

  • 价格水平上升时,真实货币余额下降,实际货币余额小于货币需求。在超额货币需求的推动下,总产出水平不变时利率会上升,LM线向左上移动。

(三)长期中IS-LM模型中的货币政策

在长期,货币供应量扩张的结果是,经济活动中的总产出水平和实际利率水平都保持不变。

  • 在长期中,货币供应量增加而产出和实际利率保持不变的事实,被称为长期货币中性。

  • 在长期中,货币供应量增加造成的唯一的影响是物价水平上升,且价格上升比例等于货币供应量增加比率,从而使得真实货币余额M/P保持不变。

(四)长期中IS-LM模型中的财政政策

长期中,财政政策产生的是完全挤出效应。

  • 价格水平上升使得LM线移至LM2,利率大幅度上升到i2‘,使得投资支出和净出口下降幅度完全抵消掉政府支出的增加。

  • 也就是说,虽然短期IS-LM模型中的财政政策不会发生完全的挤出效应,但在长期里却会发生。

综上所述,虽然在短期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能够影响总产出水平,但在长期,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总产出都没有影响。

第六节 总需求

总需求曲线是总供给(AS)和总需求(AD)分析方法的核心要素之一,运用AD-AS分析方法,不仅能够对总产出的变动作出解释,而且还能够解释价格水平的变动。

一、总需求曲线推导

以价格水平变动对IS线和LM线的影响机理为基础,分析当价格发生变化时,IS-LM模型中均衡点的变动情况,可得到在任何给定的价格水平下,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都处于均衡状态时的总产出水平,由此得到的价格水平与总产出的各种组合,就是总需求曲线。

在图9-21中,物价水平P1<P2<P3,总产出Y1>Y2>Y3。将图9-21中(b)中的点1、点2和点3等连接起来以后,就可以得到反映总需求与物价水平之间关系的总需求曲线AD。

总需求曲线AD通常向右下倾斜,因为价格水平的上升会减少以不变价格表示的货币供应量,引起利率上升和总产出降低。

二、总需求曲线移动

运用IS-LM模型可以分析在给定的价格水平下,总产出的均衡水平变动情况。任何引起IS线或LM线发生移动的因素(价格水平变动除外),都会使总需求曲线发生移动。

(一)IS线移动引起的总需求曲线移动

影响IS线移动的因素包括:自主性消费支出变动、与企业家信心有关的企业投资支出变动、政府支出变动、税收变动,以及净出口变动

假设初始时总需求曲线为AD1(参见图9-22)。价格水平为PA时政府支出有所增加,引起IS线从IS1右移到IS2,总产出从YA增加到YA‘;在价格水平保持不变时,总需求曲线从AD1右移至AD2。

(二)LM线移动引起的总需求曲线移动

影响LM线移动的因素:

(1)货币需求变动(并非由P、Y或i变动引起)。

(2)货币供应量变动。

假设在初始时总需求曲线处于AD1位置(参见图9-23),价格水平为PA。

  • 当货币供应量增加使LM线从LM1位置右移到LM2位置时,利率从iA下降到iA‘,总产出水平从YA增加到YA’。

  • 总产出增加在AD图上表现为从点A移动到点A′,以及总需求曲线从AD1移动到AD2。

三、总需求变化

总需求曲线描述了当其他所有因素保持不变时,总产出的需求量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 货币学派认为,总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使总需求曲线发生移动的一个基本因素。

  • 凯恩斯学派也认为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但认为政府支出和税收变动、消费者与企业支出意愿的变化等因素也会使总需求曲线发生移动。

(一)货币学派关于总需求的观点

1.货币学派的总需求曲线推导

在讨论总需求时,货币学派将货币数量(M)与商品和劳务的名义支出总量(P×Y,P是价格水平,Y是真实总产出)联系起来,使用了货币流通速度这个概念。

货币学派将货币数量(M)与商品和劳务的名义支出总量(P×Y,P是价格水平,Y是真实总产出)联系起来,使用了货币流通速度这个概念。

将关于货币流通速度的定义式的两边都乘以M以后,就可得到把货币供应量与总产出联系起来的交易方程式。

\[MV=PY\]

交易方程式可用于分析总需求确定问题。货币学派的总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表示价格水平下降会引起对总需求上升。

2.货币学派的总需求曲线移动

货币学派认为,货币供应量变动是总支出发生变动即总需求曲线发生移动的主要原因

货币供应量增加,会引起相同价格水平下的总产出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向右上移动。

货币供应量减少会使总支出按比例下降,并在各个价格水平上减少对总产出的需求量。所以,货币供应量减少时,总需求曲线向左下移动。

(二)凯恩斯学派关于总需求的观点

1.凯恩斯学派的总支出水平与总需求

凯恩斯学派从总需求的组成部分,即消费支出(C)、企业投资支出(I)、政府支出(G)和净出口(NX)等,来分析和推导总需求曲线。

2.凯恩斯学派的总需求曲线移动

凯恩斯学派认为,总需求曲线也向下倾斜。价格水平下降导致总需求水平上升机制有两个方面:(1)引起企业投资增加;(2)引起净出口增加。

凯恩斯学派认为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浮躁情绪”都会影响总需求水平发生变化,引起总需求曲线发生移动。

(三)货币学派和凯恩斯学派关于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的争论

货币学派

  • 政府支出增加会挤出私人部门支出(包括消费支出、企业投资支出和净出口),私人部门支出下降与政府支出增加在量上会完全相等,即私人部门支出变动会完全抵消掉扩张性的财政支出变动。

凯恩斯学派

  • 政府支出增加确实会使利率提高,并引起私人支出降低。

  • 当政府支出增加时,总需求也会增加,政府财政支出增加引起的是部分挤出,私人支出的下降只是部分抵消掉政府支出的增加。

(四)货币学派和凯恩斯学派关于货币政策对总支出影响的争论

货币学派和凯恩斯学派都认为货币供应量变化会影响总需求水平,但是,双方关于货币政策影响总需求的渠道问题存在明显的分歧。

  1. 货币观点与信贷观点之争

在信用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时,有两类途径可以传导货币政策。

(1)通过影响银行的借贷行为发挥作用。

只要没有其他更完善的金融机构形式来替代零售银行充当资金贷放职能,货币政策就可以通过对银行资金贷放行为的影响来发挥作用。

货币政策的信用传导渠道表明,货币政策对规模较小的企业有比较大的影响,因为这些企业与大企业相比,更加依赖于银行贷款,而那些大企业还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筹集资金。

(2)通过影响企业和消费者的资产负债构成发挥作用。

货币政策的企业资产负债表传导机制,与信用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有关。净值低的企业在进行借贷的过程中,更容易发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 低价值的借款人会引发道德风险问题。

  •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导致权益资本价格升高,进而提高企业净值,减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并会刺激企业投资支出增加,总需求水平随之增加。

货币学派

货币政策会引起银行贷款投放行为发生变化,当货币政策引起银行贷款增加时,可以引起企业投资支出增加和居民消费支出增加,进而引起总需求水平增加。

  • 银行贷款数量与利率以及货币供应量一样,也是一项重要的货币政策指标。

  • 关于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观点主要考虑的则是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贷款)。

凯恩斯学派

货币政策是通过货币渠道影响总需求的。

货币政策通过影响银行存款规模和货币供给过程,引起利率水平发生变化,进而引起总支出水平和总需求发生调整,货币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主要与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负债方(存款)有关。

  1. 货币学派和凯恩斯学派关于货币政策对经济活动影响的其他争论

货币学派和凯恩斯学派关于货币政策对经济活动影响的其他争论,表现在有关货币政策对总产出和总支出作用的实证研究方面。

  • 货币学派专注于简化形式的实证研究方程,认为货币供应量变动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更加重要。

  • 凯恩斯学派通过建立结构模型,来考察货币政策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 凯恩斯学派利用反映企业和消费者行为的系列方程来描述经济运行过程,说明货币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机制。

货币学派认为,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下降,会引起经济紧缩。

凯恩斯学派发现,利率变化对企业投资支出影响很小。货币政策对总需求的传导机制归纳为三种类型:(1)通过企业投资支出起作用;(2)通过消费支出起作用;(3)通过国际贸易起作用。货币政策对总需求的传递机制包括八个方面:

(1)货币供应量变化引起的利率变动对企业投资支出的影响;

(2)托宾Q效应;

(3)信贷效应;

(4)非对称信息效应;

(5)利率对耐用消费品支出的影响;

(6)财富效应;

(7)流动性效应;

(8)汇率变动的净出口效应 。

总结与思考

货币政策对实际经济的影响包括总需求渠道和总供给渠道两个方面。

在本章中,我们分析了货币政策对实际经济影响的总需求传导渠道。货币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与货币政策引起的利率变动和/或货币供应量变动等因素有关,并通过这些因素引起总需求水平发生变化。

1.利率变动会引起企业投资支出、居民消费支出、进出口贸易发生变化,并会引起总需求发生调整,引起总需求发生变化的是实际利率变动。使用利率来调整总需求时,存在货币当局的认知和行政时滞、信贷机构经营行为的调整时滞、居民收入变化时滞、企业生产活动调整时滞、实际经济反应时滞等五种时滞。

2.货币供应量变动对总需求的调节与不同形式的货币需求函数有关,并取决于货币供给的内生程度。信贷可获得程度会影响货币供应量变化对总需求的调节效果。当货币需求富有利率弹性时,货币供应量变动对总需求的调节作用会受到显著限制;反之,货币供应量变化可有效调节总需求水平。

3.货币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可使用IS-LM模型来作系统分析。使用IS-LM模型还可比较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不同调节特点。

当投资和消费等需求因素受利率影响比较大且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比较小时,货币政策对总需求的调节效果比财政政策明显;当投资和消费等需求因素受利率影响较小且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比较大时,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调节作用强于货币政策。

  • 在实行货币政策时,有货币供给总量目标和利率目标两种选择。

  • 在作具体选择时,需要考虑商品市场(IS线)和货币市场(LM线)的相对稳定程度。当IS线的稳定程度强于LM线时,应选择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目标;反之,应选择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目标。

4.货币政策对总需求的调节效果受经济中的供给能力约束。在长期中,劳动等要素已经处于充分就业的状态,实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来刺激总需求水平时,会引起物价水平发生变动。

5.以IS-LM模型为基础,可推导得到反映物价水平与总产出之间关系的总需求曲线,据此可分析物价水平与总产出变动之间的关系。

经济均衡与宏观经济管理

本讲要点

  • 货币数量理论认为,即使在短期,货币供应量增加也只会引起通货膨胀,真实产出仅由储蓄和生产率决定,不会受货币因素影响。货币供应量变化和总产出变化之间不存在传导机制。

    古典学派的经济理论认为,真实利率由储蓄和投资决定,而储蓄和投资决策及真实利率都属于长期范畴;货币当局可以影响名义利率,但对实际经济不存在长期影响。

  • 凯恩斯主义认为,名义利率变化会引起实际利率变化,存在失业时,名义收入受到利率影响也就意味着总产出受到了影响。如果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AS=AD=Yn),则超额需求会引起物价上涨。

  • 新古典学派的经济模型认为,即使在短期,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的替代关系也难以成立。

在实际经济中,通货膨胀和失业率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货币政策对实际经济的短期影响是存在的,货币政策对失业率的影响往往先于通货膨胀发生。

在本讲中,我们基于AD-AS模型,通过引入预期因素,分价格粘性和价格可灵活调整等情形,讨论货币政策对总产出的管理问题,并说明经济中出现通货膨胀的原因。

第一节 菲律普斯曲线

一、简单的菲律普斯曲线

菲律普斯曲线。

  • 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工资变动率(\(\triangle w/w\))与实际失业率U相对于自然失业率(\(U_n\))之差呈负相关:\(\triangle w/w=-b*(U-U_n)\)

  • 失业率之所以与货币工资上涨率呈负相关,原因在于货币工资上涨率是劳动市场超额需求程度的函数。当劳动需求超过劳动供给且失业率很低时,企业之间的劳动使用竞争会使得货币工资率上升。

  • 菲利普斯曲线本来只是用于描述失业率与货币工资上涨率之间的关系,但经济学家认为,工资是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从而也是商品价格的主要构成部分,因此他们把菲利普斯曲线描述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替代关系:失业率高时,通货膨胀率降低;反之则反是。当然通胀率与工资上涨率并不是同一件事,它们之间的差额为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

  • 菲利普斯曲线提供的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为实施政府干预、进行总需求管理提供了一份可供选择的菜单。

    • 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是有限的。失业或通货膨胀严重到一定程度,会引起社会不安定和政治混乱。

    • 菲律普斯曲线表明,总产出增加会使失业率下降,并将提高工资膨胀率,从而导致工资水平和物价水平上升。

    • 菲律普斯曲线意味着总供给曲线是向上倾斜的

图10-1给出了简单的菲律普斯曲线。图10-1有多重含义。

  • 第一,经济活动中有多个就业水平和总产出水平。

  • 第二,在失业率下降到A点(菲律普斯给出的是5.5%)之前,降低失业率不会引起通货膨胀。

  • 第三,将失业率控制在较低的水平时,会出现通货膨胀。 菲律普斯研究的结果是,失业率为2.5%时,通货膨胀率为2%,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稳定的权衡关系。

简单的菲律普斯曲线存在以下问题。

  • 首先,表示的是一种纯粹的统计关系,缺乏有关企业和家庭行为的微观经济学基础。

  • 其次,不能反映最低的失业率水平,虽然失业率不可能降低到零是一种公认的看法,但是我们并不清楚在均衡条件下失业率应为多少。

二、附加预期的菲律普斯曲线

(一)适应性预期与弗里德曼-费尔普斯模型

简单的菲律普斯曲线表明,通过一次性提高通货膨胀率可以永久性地增加就业,但是,在长期经济活动由实际的而非名义变量决定,货币对实际经济活动影响中性

20世纪60年代末,费尔普斯(Phelps)通过引入信息因素对工资和物价的决定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形成了基于微观基础的第一代失业率和通货膨胀关系模型。在这些模型中,厂商和工人不得不在掌握有关平均价格、工资和雇佣决策等信息之前,根据自己的预期来做出决策,因此得到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pi=f(U_U)+\pi^e\)

弗里德曼-费尔普斯(Friedman-Phelps)认为,劳动就业决策会考虑到将来的通货膨胀因素。货币工资有可能不等于实际工资。如果工人对通货膨胀估计正确,那么就不会存在货币幻觉工人的劳动供给就只与实际工资有关。由于通货膨胀预期的存在,通货膨胀和失业率之间并不存在长期的替代关系。在长期,经济将达到由劳动力市场运行状况所决定的均衡失业率水平,此时预期通货膨胀率和实际通货膨胀率相等。想要永久性地把失业率保持在均衡失业率以下,只会导致通货膨胀持续不断地上升,经济当事人会以前期的通货膨胀作为本期的通货膨胀预期水平。即\(\pi^e=\pi_{-1}\)

\(A\to B \to C \to D\)

只有当经济处于均衡状态时,失业和通胀率短期才存在替代关系。(因为不均衡的话工人会有不均衡预期)。在图10-2中,只有当通胀率为0时原来的菲利普斯曲线才会成立,如果为2则会向右移动。

(二)长期菲律普斯曲线

弗里德曼-费尔普斯模型假设工人使用的是适应性预期,以过去通货膨胀率的加权平均水平来预测未来的通货膨胀水平。这种预期具有事后特点,过去的预期错误会被带入到未来的通货膨胀预期中。

通货膨胀和失业率之间的关系就会出现在原先的菲律普斯曲线的右边位置。

  • 在每一个通货膨胀预期水平上,会出现不同的菲律普斯曲线。(如图10-2所示)

  • 在短期,当人们的预期不发生改变时,附加预期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仍然是一条向下倾斜的曲线。

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表明,政府只有实行意料之外的通货膨胀政策才有可能提高产出水平。

在长期,由于工人对通货膨胀的预期迟早会与实际的通货膨胀水平相一致,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将不再有失业率减少效应,长期菲利普斯曲线为一条竖直线

在每一条短期菲律普斯曲线上,工人对实际工资的预期只有一点是正确的,这就是劳动就业的长期均衡位置(如图10-2中的A点、C点等)。将这些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了一条长期菲律普斯曲线。

长期菲律普斯曲线对应于劳动力市场均衡时的失业率水平,也被称作“自然失业率”,它等于工人自愿失业加上结构性因素引起的摩擦性失业,但不包括由总需求不足引起的失业。政府只能通过宏观层面的政策管理来影响市场结构特征,或激励工人在劳动与闲暇之间做出选择来降低自然失业率水平,而不能采用增加总需求的方法来降低自然失业率。

自然失业率可以与多个通货膨胀水平相对应,即使在通货膨胀预期等于实际通货膨胀水平时也是如此。

失业率和通货膨胀在长期中不存在替代关系,货币供应量增加会引起通货膨胀上升。

由此可得到单一的货币政策规则,即在价格稳定时,应使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等于实际收入变化率,这也就是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的货币政策规则。

在长期,失业率根本不会下降,任何低于自然失业率的就业状态都是暂时的,并会带来通货膨胀加速上升。为此,自然失业率被称为通货膨胀非加速之失业率(NAIRU)。因此,在任何低于自然失业率状态下政府降低失业率的努力都只能加速通胀的上升,进而破坏正常的物价运行机制,使经济运行效率降低,并引起NAIRU上升。

(三)菲利普斯曲线的其它形式

  • 在理性预期条件下,可得到一条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

    • 理性人在制定经济计划时会充分利用所能得到的全部信息

    • 适应性预期会导致(1)系统性预期偏差(2)额外信息的浪费(Lucas,1972)

  • 向上倾斜的菲利普斯曲线。

    • 高度的或激烈的通货膨胀会降低市场的信号功能,引起自然失业率上升。

    • 向上倾斜的菲律普斯曲线表明,由扩张性货币政策引起的通货膨胀在长期中,不但不能促进经济增长,反而会破坏市场机制,阻碍经济增长。

第二节 总供给

总供给曲线从企业经营决策角度,给出了总产出(Y)与一般价格水平(P)之间的各种组合关系。

一、总供给函数

在特定的物价水平上,经济活动实际提供的商品和劳务的总和,称为总供给。

总供给函数推导。

在菲律普斯曲线中加入工人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因素以后,可得到以下形式的菲律普斯曲线:

\[\triangle w/w=-b*(U-U_n)+\pi^e \qquad (10-1)\]

增加了预期因素的菲律普斯曲线表明:当预期通货膨胀率πe上升时,名义工资w就会上升以防止真实工资下降,菲律普斯曲线向右上移动。对(10-1)式加以变换,并用h代替b可得:

\[U=U_n-{(\triangle w/w-\pi^e)\over b}\qquad (10-2)\]

由于工资膨胀率(Δw/w)和通货膨胀率(π)相互关联,可用通货膨胀率π代替工资膨胀率( Δw/w ),因此可得:

\[\pi-pi^e=-h(U-U_n)\qquad (10-3)\]

  • 失业率U对自然失业率Un的偏离,是由未被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率所致。

  • 未被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率为实际通货膨胀率减去预期通货膨胀率(π-πe),即只有未被预计到的政策才能造成失业和总产出对各自自然率水平的偏离。

在推导总供给函数的过程中,需要建立总产出水平和失业率之间的关系。

奥肯(Arthur Okun)定律。

失业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约2个百分点。我们可以把奥肯定律写成以下形式:

\[{y-y^*\over y^*}=-\theta (U-U^*)\qquad (10-4)\]

结合(10-3)和(10-4)式,将失业率一项消去,并用价格水平p和p*分别代替实际通货膨胀率和预期通货膨胀率(严格来说,这里的p是价格的对数),可得:

\[y=y^*+{\theta y^* \over h}(p-p^*)\qquad (10-6)\]

假设λ=(θy*)/b,则可得到总供给函数的数学表达形式。

\[y=y^*+\lambda(p-p^*)\qquad (10-7)\]

二、总供给曲线

  • 企业生产决策与经营成本以及价格水平有关。

    • 价格上涨时,因生产成本存在短期调节刚性,经营利润增加,企业会在原有生产能力的基础上扩大生产规模,总产出也会增加。

    • 总产出随物价上涨而增加的幅度,取决于企业生产成本相对于物价变动的调节程度。

  • 总供给曲线多为向上倾斜(参见图10-3)。

  • 在极端情况下,总供给曲线会呈水平和竖直情形。

    • 在价格完全刚性和社会存在大量失业条件下,在总产出达到充分就业以前,总产出增加价格水平不发生变化,此即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为一条与横轴平行的水平线

    • 古典的总供给曲线表现为一条与横轴垂直的直线,产出始终保持在充分就业的水平上,任何扩张性的政策都不会引起产出增加,但会引起价格水平上升。

第三节 经济均衡与总产出

总需求和总供给相等时,可以得到总产出量和价格水平。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分析,分为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两种情形。

一、经济短期均衡与总产出

在图10-4中,总产出量的短期均衡水平为Y,价格均衡水平为P。当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水平时,总产出供给量大于总产出需求量。

在供给过剩时,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会下降,整体价格水平也会下降,价格总水平要一直下降到均衡水平P*时为止。

  • 在价格下降过程中,企业会降低产量,在总产出等于Y*时达到均衡状态。

  • 在价格下降过程中,实际货币余额增加,货币市场上出现超额货币供给,债券需求增加,市场利率下降,并引起居民消费、企业投资等增加,直至总需求增加到Y*时达到均衡状态。

反之,当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水平时,总产出需求量大于总产出供给量,将引起价格上升,直至价格恢复到均衡价格水平P*时为止。

二、总供给曲线移动与经济均衡变化

(一)引起总供给曲线发生移动的因素

经济周期表现为总产出的变动。总产出变动由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的移动引起。所有影响生产成本的因素都会引起总供给曲线发生移动,这些因素有:

  • 劳动力市场松紧程度;

  • 通货膨胀预期;预期通胀越高,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幅度越大

  • 工人为提高真实工资的努力;罢工加工资!

  • 与工资无关的生产成本变动(生产技术和原材料供应,如能源成本)。

(二)总供给曲线移动与总产出变化

假定经济活动在开始时处于图10-7中的1点,现因遭遇到负向供给冲击(比如石油价格上涨),总供给曲线从AS1左移到AS2,经济活动从1点移动到2点。

价格上升和总产出同时下降的情形,被称为滞涨。

在图10-7中的2点,经济活动并非处于长期均衡状态。在2点,价格高于经济均衡时的价格P1,总产出低于自然率水平,劳动工资会下降,并使总供给曲线从AS2回到AS1位置,经济活动沿着AD曲线下滑,在1点达到长期均衡。

三、总需求曲线移动与经济均衡变化

影响总需求曲线位移的因素有六个:货币供给;政府支出;税收;净出口;消费者情绪;企业家情绪。

图10-6中,经济长期均衡位置为1点,产出为Yn,价格为P1。

当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时,总需求曲线从AD1右移至AD2,经济活动的短期均衡位置为 1′点,产出为Y1′,高于自然率产出水平,工资有上涨压力,并引起总供给曲线向左上移动到AS2位置,经济活动最后在2点均衡,均衡时的产出水平为Yn,价格水平为P2。

四、经济长期均衡与总产出

在生产成本发生变动时,总供给曲线会发生移动。生产成本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工资成本(约占生产成本的70%),它由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

判断经济繁荣与衰退的方法:将劳动就业状况与自然失业率下的劳动就业进行比较。自然失业率是指劳动供给等于劳动需求时的失业率。当失业处于自然失业率水平时,劳动力市场上不存在使工资上升或下降的压力,总供给曲线不发生移动。

在自然失业率条件下的总产出水平被称为产出的自然率水平。 不管总产出量原来在什么水平,它终究会回到自然率水平,这表明经济活动具有一个自我校正机制。对于经济活动的这个自我校正机制完成到均衡状态时所经历的时间,以及是否需要进行政策干预,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有不同的理解。

第四节 通货膨胀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

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普遍地不断上涨的状况。

在实际经济中,关于通货膨胀的指标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1)消费者价格指数(CPI)。

CPI主要由以下商品价格构成:食品;烟草;酒精制品;衣物;家居用品;艺术品及其相关服务;药品;医疗用品;交通通讯设施;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住房。

(2)零售价格指数(RPI)。

RPI指标排除了许多服务类产品的价格,主要包括以下商品价格:食品;饮料;烟酒;衣服鞋帽;纺织品;文化办公用品;体育娱乐用品;药品;医疗保健用品;化妆品;书籍,报刊杂志以及电子出版刊物;日常用品;交通通讯设施;家具;家用电器以及视听器材;金银珠宝;燃料;建筑,硬件以及电力材料。

(3)生产者价格指数(PPI)。 PPI仅包括工业产品价格,主要包括以下商品价格:制造业商品(采掘业;原材料;制造业);消费品(食品;衣服;日用品;耐用品)。

二、货币供给增加与通货膨胀

米尔顿•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在任何时空条件下都是一种货币现象。”他认为,所有的通货膨胀都源自货币供应量的高增长率。只要把货币供应量增长率降低到合适的水平,就可以避免通货膨胀发生。

只要将通货膨胀定义为物价水平普遍地不断上涨的状况,那么,无论是货币学派还是凯恩斯学派,都会同意弗里德曼的说法:即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

(一)货币主义的观点

在货币主义的分析中,货币供应量变化被看作是影响总需求曲线发生移动的唯一因素。货币主义认为,迅速的通货膨胀是由较高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引起的。

在图10-8中,经济活动最初均衡位置位于总需求曲线AD1和总供给曲线AS1相交的1点,产出处于自然率水平Yn,物价为P1。

货币供应量不断增加,使得总需求曲线从AD1向右移动到AD2、AD3乃至AD4,总供给曲线从AS1向左移动到AS2、AS3乃至AS4,物价水平从P1不断上升到P2、P3乃至P4。只要货币供应量持续增加,这一过程就会持续下去,并导致通货膨胀发生。

(二)凯恩斯主义的观点

凯恩斯主义认为,除货币供应量变动因素以外,财政政策和供给冲击等其他因素也会引起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发生移动。但是,财政政策和供给冲击等其他因素只是一次性地引起物价上涨,对物价的持续上涨没有影响,不会引起通货膨胀。

货币供应量持续增加也是引起通货膨胀的唯一因素

1.凯恩斯主义对扩张性财政政策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分析

参见图10-9。

政府支出一次性增加使得总需求曲线从AD1右移到AD2,物价只是一次性上升,并非持续不断上升。在点2,通货膨胀率又恢复到的水平。

当政府支出可以持续增加时,就会引起物价持续上涨,引发通货膨胀。但是:

  • 政府支出持续增加并不具有现实的可行性。

  • 政府支出的增加不可能大于国内生产总值水平,政治因素和政府预算平衡要求,会约束政府支出的持续增加。

政府的持续减税政策也不会引起通货膨胀。政府的一次性减税会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价格水平会有一次性的上涨,但在税收为零时就不能再继续减税,物价的上涨过程也不会再持续下去。

2.凯恩斯主义对负向供给冲击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分析

负向供给冲击只是引起物价水平暂时上升,不会引起通货膨胀。供给方面的变化不可能是引起高通货膨胀的根本因素。1-1'-1

因此,如果将通胀定义为“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现象”,那么绝大多数经济学家都会同意“通胀在任何时空下都是一种货币现象”

第五节 为什么会出现引发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

政府为什么会采取易于导致通货膨胀的较高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政策呢?

为了达到其他目标,政府只能实施较高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政策,并不得不付出由此引发的通货膨胀的代价。

一、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一)通货膨胀的新增收入分配效应

  • 通货膨胀首先会对工薪阶层产生影响。工资上涨率往往慢于物价上涨。受损害最大的是那些工作成绩很难与工资挂钩的白领工人、公务员及教师等。

  • 通货膨胀可使得以利润为收入者得到好处。生产成本(工资)滞后于产品价格水平上涨

  • 通货膨胀会使得以利息和租金为收入的群体受到损害。利息和租金收入往往以合同的形式被长期地确定下来,在合同有效期内出现通货膨胀时,资本或土地等要素实际表现出来的利息或地租往往高于合同规定的数额。而借贷或租用者会因此得到好处。

  • 通货膨胀使得退休人员损失很大。

(二)通货膨胀的存量财富分配效应

家庭财富水平受通货膨胀的影响依赖于每个家庭的资产和负债状况。取决于其资产与负债数额,以及全部资产中按不变价格偿还部分与按可变价格偿还部分各自所占的比重。

(三)通货膨胀的就业和产出效应

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末预料到的通货膨胀对就业和产出增加的正向效应比较大,反之,对就业和产出增加的正向效应比较小。当经济中出现未预料到的通货膨胀时,由于货币工资以合同的形式被固定下来,其变动滞后于通货膨胀,结果会使得实际工资下降,企业生产成本降低,进而导致企业增加劳动使用,产出量增加。

反对者看来,通货膨胀不仅是价格水平普遍上升,同时也是对价格信号的一种扭曲。通货膨胀有可能使得生产者和消费者行为出现扭曲,从而导致更加严重的通货膨胀或经济结构失调。

(四)通货膨胀对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的影响。

以利润为收入者一般具有高于以工资为收入者的储蓄倾向,利润在其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增加有利于资本积累增加,这样就可促进经济增长。

稳定的小幅通货膨胀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试图达到零通货膨胀(物价维持平准)的做法会导致产品价格、生产盈利和雇员数降低,追求完全的价格稳定会引起通货紧缩(物价持续降低),甚至会引起企业破产与经济衰退,以至于出现经济萧条。

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大小与通货膨胀类型有关。

  • 如果通货膨胀属于平衡的和预料到的通货膨胀,那么最终产品和劳务价格会普遍地同比例上升。这种通胀对经济活动没有实质性的影响。

  • 除了极端的通货膨胀之外,其他类型的通货膨胀都会不同程度地产生各种经济效应。

实际中,货币调整速度再加快

二、高就业目标与通货膨胀

为促进高就业而实施的经济稳定政策,可能会产生两类通货膨胀: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和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一)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起因于负向供给冲击或工人要求提高工资。 图10-11:

  • 假定工人要求提高工资,提高工资使得总供给曲线左移到AS2,经济活动新的均衡点为1′点。

  • 以高就业为目标的政府,不断地通过使总需求曲线右移来保持失业和总产出位于自然率水平,并使得价格水平不断上升。

政府支出增加的上限约束和税收减少的下限约束,会阻止扩张性财政政策长期使用,只有连续增加货币供给,提高货币供应量增长率,才可以使总需求曲线连续右移。也就是说,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如果没有货币当局默许以较高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适应性政策,它是不可能发生的。

(二)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是由于政策制定者采用那些使得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的政策而产生的。

  • 如果政策制定者有一个低于自然失业率的劳动就业目标,那么,他们会试图使得总产出大于自然率水平。

  • 为实现较高的劳动就业目标,需要持续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但总供给曲线会不断向左移动,并导致物价水平进一步上涨,而总产出和失业率仍旧为自然率水平,并引起了通货膨胀。

  • 由于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政府税收面临着现实约束,政府难以通过财政扩张政策来达到上述目标,只能求助于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即不断增加货币供应,从而造成较高的货币供应增长率。

上述通货膨胀是政策制定者采用那些使总需求曲线右移政策而引起的,因而被称为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一般发生在失业率低于自然率水平时期,而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则发生在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水平的时期。但是,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最初可能是从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开始的。当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造成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时,预期的通货膨胀率终于会增加,工人会要求提高工资以求真实工资不致于下降。这样,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最终会触发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三、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

政府实施通货膨胀性的货币政策的另一个原因是政府的财政赤字约束。

(一)由财政赤字引起的通货膨胀

当政府以创造货币而不是以对公众发行债券来弥补预算赤字时,政府的预算赤字会引发通货膨胀。

预算赤字持续存在且政府依靠增加印刷钞票,不断以货币创造来筹措资金,以应付持续不断的预算赤字,也会引起通货膨胀。但是,只印一次钞票不会引起通胀。

(二)财政赤字与货币创造

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发达的国家,政府比较容易通过出售长期和短期债券来筹措预算赤字所需资金。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不发达国家,当政府出现预算赤字时,通过发行债券来筹措资金难度较大,所能采取的唯一选择就是印制钞票。

不太大的预算赤字也会引起通货膨胀,这与政府债务货币化以及中央银行为了维持较低的利率目标有关。

总之,较高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是引起通货膨胀的唯一原因。政策制定者坚持的高就业目标和政府财政赤字持续存在,会迫使中央银行放弃物价稳定目标,不得不实行易于引起通货膨胀的较高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政策。

四、中国经济中的通货膨胀

我觉得不会考,考了上天台

第六节 就业压力与政策干预

是否有必要付出通货膨胀的代价来达到高就业目标。

一、通货膨胀与经济长期均衡

(一)通货膨胀的成本

厂商必须在绝对价格变化和相对价格变化(实际需求增加还是随机需求冲击?)之间加以区分,相对价格变化传给厂商的信号是会发生通货膨胀。厂商需要对这些信号加以甄别。价格水平波动越大,厂商甄别正确价格信息的难度就越大,价格变化引起的厂商供给反应就越小,失业率和通货膨胀之间的替代关系往往不再成立,通货膨胀甚至会引起失业率上升。

当通货膨胀水平比较高时,政府当局降低通货膨胀会存在一定的难度。产出下降和失业增加的短期成本很高,而且我们也无法预测工人调节他们的预期具体需要多长时间。

通货膨胀还会引起其它福利损失,而这些福利损失主要产生于通货膨胀时期人们将货币换成其它资产(被称为皮鞋成本)的成本。因此,低通货膨胀往往具有比较高的社会福利效应。

(二)自然失业率水平的确定与经济长期均衡

我们需要比较通胀的社会成本与失业的通胀成本。

失业增加会破坏经济信心,引起企业投资下降和经济增长下降,并会降低工人劳动技能,使劳动生产率下降。这样,短期失业上升会引起失业在长期中进一步上升,失业的长期成本远大于通货膨胀的长期成本。

自然失业率状态也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最优的,其在时间上也非固定不变。

但在进行总需求和总供给分析时,通常假设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移动对自然产出率没有影响。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真实的总供给冲击确实会影响自然产出率水平Yn。对偏好(如工人的工作意愿)和技术(生产率)的冲击,会引起自然率产出水平Yn发生明显波动。当经济周期因上述原因发生波动时,就没有太多的必要采取主动的政策措施来消除较高的劳动失业。

自然失业率和自然产出率也受有关劳动就业的“后遗效应”影响。后遗效应认为,过去的高失业会使得现在的就业偏离自然率就业水平。当失业率因总需求减少而上升时,人们认为自然失业率水平高于充分就业水平,因而会丧失信心去寻找工作,企业也不愿意雇佣长期的失业者。在失业率升高之后自然失业率会出现增加,Yn会下降到原先的自然率水平以下。

当失业导致工人丧失劳动技能,或者长期的失业改变了工人对工作的态度,从而降低了他们寻找工作的愿望,并持久地约束工人寻找工作的过程和使摩擦性失业增加,以及要花很长时间才能使失业率降低到其正常水平时,政府必须实施积极的政策措施来阻止劳动失业增加。

二、低于自然率水平的经济均衡调节

在图10-13中,经济活动的初始均衡位置为总供给曲线AS1和总需求曲线AD1相交的1‘点,该点上总产出为Y1’,低于自然率产出水平,经济中有失业存在。

(一)政策主动调节

当劳动工资和物价的调整过程极其缓慢,经济在恢复到充分就业的过程中导致大量的产出损失时,政策部门需要主动实施使经济活动移动到充分就业水平的政策,也即通过实施扩张性的政策(扩张货币供应、扩张财政支出等),将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到AD2位置,从而消除高失业。在实施主动调节的过程中,需要确保政府政策的主动调节速度快于市场自动调节机制。

(二)市场自动调节

在有高失业率时,如果劳动工资和物价的调整过程比较快,总产出很快能恢复到自然率水平(AS1右移到AS2),那么就无须通过实施主动的政策干预来使总需求曲线移到AD2位置,以避免引起价格水平和产出的频繁波动。

第七节 理性预期与卢卡斯批判

一、理性预期理论

理性预期理论认为,如果公众预期某项政策将要实施,那么,政策的实施效果是值得怀疑的;而且宏观经济模型也不能用于预测政策实施的可能结果。

(一)理性预期理论的规范表述

假设X为待预测的变量,\(X^e\)为对该变量的预期,\(X^{of}\)表示使用所有可知的信息对变量X所得到的最佳预测,则理性预期理论可以表述为 :

\[X^e=X^{of}\]

对X的预期等于使用所有的可得信息所作出的最佳预测。

理性预期理论有两层含义:

(1)如果某个变量变动的方式有所改变,那么该变量预期的形成方式也会改变。

(2)在理性预期条件下,变量X的实际值与其预测值Xe之差等于零。

(二)金融市场中的理性预期

在金融市场上,持有证券的投资回报率RET等于证券投资的资本利得(价格变化)(\(P_{t+1}-P_t\)),加上利息(红利)支付C,除以该证券的原先购买价格Pt。

\(RET={P_{t+1}-P_t+C \over P_t}\)\(RET^e={P^e_{t+1}-P_t+C \over P_t}\)

如果市场对未来证券价格的预期是合乎理性的,即\(P_{t+1}^e=P_{t+1}^{of}\),那么就有 \(RET^e=RET^{of}\)

\[RET^{of}={P^{of}_{t+1}-P_t+C\over P_t}\]

假设RET为包含了风险和流动性因素的均衡回报率,也即为证券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时的证券投资回报率,则可用均衡回报率来决定预期回报率,即RETe=RET。在市场为有效市场时,有\(RET^{of}\)=RET* 。含义是,在金融市场上,证券价格被决定为某一特定水平。在这个水平上,用所有可知的信息对某种证券的回报率所作的最佳预测,等于该证券的均衡回报率。

在有效市场上,不存在任何未加利用的盈利机会。

在金融市场上,并非每个人都必须对其所投资的证券了如指掌,只要有一些人在密切注意着未加利用的盈利机会,那么,市场中的任何超额盈利机会都会趋于消失。

有效市场理论指出,购买证券时不可能获得超过均衡回报率的异常高的投资回报率。

(三)理性预期模型与政策含义

假设财政政策不变,只有货币政策影响总需求。对所有变量取对数形式,将总需求函数表示为:

\[M_t+V_t=P_t+Y_t \qquad(10.9)\]

总供给函数采取卢卡斯供给函数形式:

\[Y_t=Y_P+\beta(P_t-_{t-1}P^e_t)\qquad (10.10)\]

上式中,\(Y_P\)为自然率产出水平,\(_{t-1}P^e_t\)为经济当事人在t-1期所预期的t期的价格水平。卢卡斯总供给函数表示:产出水平相对于自然率产出量的偏离取决于实际价格和预期价格之间的差异。预期价格非固定。

政策制定者的货币供给规则:

\[M_t=aY_{t-1}+\epsilon\qquad(10.11)\]

在(10.11)中,\(E(\epsilon/I_{t-1})=0\).(10.11)式表明t时期的货币供应量为上期产出水平的函数加上一个随机的未被预期到的冲击,货币当局和公众都不能预测该冲击。假设预期是理性的而,价格可以表示为:

\[_{t-1}P^e_t=E(P_t/I_{t-1})\qquad(10.12)\]

上式表明,在给定模型结构和信息可获得的前提下,人们的预期价格水平与实际价格水平一致。联立总供给函数和总需求函数,消去\(Y_t\),可得:

\[M_t+V_t-P_t=Yp+\beta(P_t-_{t-1}P^e_t)\qquad(10.13)\]

在预期为理性时,从上式可得

\(aY_{t-1}+V_t-_{t-1}P^e_t\),或\(_{t-1}P^e_t=aY_{t-1}+V_t-Vp\qquad (10.14)\)

结合(10.9)和(10.10)式可得:

\[P_t=aY_{t-1}+V_t-Yp+\epsilon\qquad(10.15)\]

因此,预期价格与实际价格之间的差距为:

\[P_t-_{t-1}P^e_t=\epsilon/(1+\beta)\]

使用卢卡斯供给方程,产出等于:

\[Y_t=Yp+\epsilon \beta /(1+\beta)\]

上述产出方程的含义是,只有未被预期到的货币供应量变化才会影响产出,被预期到的货币供应量变化只会影响价格水平而不会影响产出水平。在理性预期下,如果没有随机变化,经济活动将会持续地保持在自然率产出水平上。

二、卢卡斯批判

传统的计量经济学模型经常被用于:(1)预测经济活动;(2)评价不同政策的实施效果。

卢卡斯认为,不能指望用这些计量经济模型来评价具体的政策对经济活动可能产生的影响。

当被预测的变量的行为发生变化时,预期的形成方式(预期与过去信息的关系)也会变化;在预期对经济行为有影响时,计量经济模型中的关系不再保持不变,用以往数据测算出来的计量经济模型,不再能正确评价经济行为对这种变化的反应。

按照凯恩斯主义的理论来制定经济政策时,可使用下列方程来作估计安排:

\[Y_{t+1}=F(Y_t,X_t,\theta,e_t)\]

Yt为被解释变量(可以是总产出、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等);Xt为政策变量(可由政策制定者控制的变量,如货币供应量,政府支出,税收等);θ为结构变量(如边际消费倾向等);et为随机扰动项。

在政策制定过程,首先根据现有的Yt和Xt的数据来测定经济结构,即估测所有的 θ 值,然后根据未来的期望目标Yt+1来确定经济政策变量。中央银行可以将不同的政策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从而得出不同的结果,再通过对这些结果作比较,选择出最适合于经济运行目标的政策安排。

卢卡斯认为,这个模型给出的政策制定方法存在的关键问题在于:

  • 模型错误地把经济结构变量θ 看作是“常数”;这些被认为是常数的变量往往会随着人们对经济环境的反应而发生变化,θ 值实际上代表了一组“行为变量”,而不是常量。

  • 当政府出台新的政策时,人们并不是像凯恩斯模型中假设的那样,继续按照原来的行为方式参与经济活动,而是有改变行为方式以更好地适应经济形势的倾向。

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人们会积极地搜集信息,但这并不代表人们随时都可以获得他们所需要的信息。

  • 理性的人会通过一切办法寻找它们所需要的信息,在搜寻信息的过程中也可能会遇到“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 人们在处理信息过程中也会犯错误,但他们在发现错误时会马上改正,因而不会犯系统性的错误。

  • 政府的一切政策都会被人们发现并且做出与之相对应的反应行为。

第八节 预期与货币政策有效性

在传统的宏观经济模型中引入理性预期因素以后,人们的行为会根据预期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在政府通过扩张性的政策影响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同时,总供给曲线也会移动,而不是像传统宏观经济模型中那样总供给曲线不发生变化。由此就引出了新古典宏观经济模型和新凯恩斯主义模型。

一、新古典宏观经济模型

在新古典宏观经济模型中,相对于价格水平的预期变动而言,所有的工资物价都是灵活可变的,即预期物价水平的上升会立即引起工资和物价相同幅度的上升。

新古典宏观经济模型的基本观点是,预期之中的政策对总产出没有影响,只有预料之外的政策才会对总产出产生影响

(一)预料之外的政策与新古典宏观经济模型

对新古典宏观经济模型的讨论,可分为预料之中的政策和预料之外的政策两种情形。比如,中央银行希望通过实施扩张的货币政策来刺激总产出增加。

预料之外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可达到在短期中增加总产出的目的。在长期,公众会形成价格上涨判断,要求增加工资并使AS1向左移动,总产出回到Yn水平。

(二)预料之中的政策与新古典宏观经济模型

在新古典宏观经济模型中,如果政府采取的政策被公众预料到,那么,即使在短期,扩张的货币政策也不能使总产出增加(产出仍然维持在Yn水平),只有预料之外的政策才对总产出存在影响。在某些情形下,扩张性的政策甚至会导致总产出水平出现下降。

假设理性预期条件成立,中央银行的扩张性政策被公众所预料。在图10-16中,当中央银行的货币扩张政策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时:

  • 总需求曲线实际上只是向右移动到AD3位置,新的均衡点为3点,总产出由原来的自然率水平下降到了Y3,价格水平上升到P3而不是P2。

  • 如果扩张性的政策没有预期中的那么强烈,那么它将导致产出落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

(三)政策无效性命题

需求管理政策被新古典宏观经济模型强烈反对。

  • 新古典宏观经济模型强调理性预期和市场连续出清,理性预期被认为是对未来事件的准确预测,而且与正确的经济模型预测得到的结果完全一样。

  • 在理性预期条件下,通货膨胀预期是对实际通货膨胀水平的一个无偏估计。也即预测误差不存在时间序列相关性。

  • 理性预期假说表明,市场主体在预期通货膨胀时总是充分运用所有可得关信息,而不仅仅是考虑过去的通货膨胀水平。

在理性预期情形下,市场行为主体可以完全预见到政府政策行为,并将之并入到通货膨胀预期的形成过程。如果货币政策被完全预期到,那么它对产出和就业就不会有任何影响。这就是政策无效性或政策不相关命题。

市场连续出清假设意味着价格可以瞬间自由调整到市场出清水平。每一个希望就业的工人都可以在市场出清的均衡工资水平上找到工作机会,经济活动处于自然失业率状态。

  • 理性预期假说和市场连续出清假说表明,产出和就业会在各自的自然率水平附近随机波动,菲律普斯曲线变成一条垂直线。

  • 即使在短期,总需求增加也不会降低失业率,只会引起通货膨胀,对总需求加以管理没有任何好处。

新古典宏观经济模型表明,政府只能推行出乎市场主体意料之外的总需求管理政策,来影响产出和就业水平。

需要说明的是:

  • 在理性预期条件下,市场主体调整通货膨胀预期的速度快于预期加总的菲律普斯曲线。在后者,市场行为主体只有在通货膨胀实际上升时才会意识到通货膨胀上升。

  • 在理性预期条件下,政府当局无法获得通胀和失业的抉择机会。

政策无效性命题认为,斟酌决定的稳定政策会使公众感到意料之外的政策变化,引起总产出在自然率水平附近上下波动,从而对经济活动产生不利的影响,政策制定者应放弃斟酌决定的政策。

  • 理性预期是支持政策无效论的第一个基础。

    • 但仅有理性预期还不能使政策无效的命题成立,它仅仅是必要条件,还不是充分条件。

    • 假定货币当局对于经济情况具有比公众更好的信息,也即货币当局比公众先了解到关于总需求的冲击信息,那么,每当存在一个对于总需求的正向冲击时,货币当局减少货币存量,而当存在负向冲击时则增加货币存量,货币当局仍能“逆经济风向行事”。

  • 卢卡斯总供给函数是支持政策无效性命题的第二个基础。

    • 卢卡斯总供给函数由下列假设导出,即所有的价格具有完全的弹性,并且能够迅速地出清市场。

    • 然而现实生活中,由于契约性协议、调整成本或其他惯性的原因,价格往往有粘性特征。此时政策是有效的。

上述表明,政策无效性命题是理性预期假说与新古典学派关于所有市场都能够出清命题结合在一起的产物,理性预期假说与非市场出清假设相结合就会得到政策有效的结论

二、新凯恩斯主义模型

新凯恩斯主义模型不同意工资和价格的完全弹性,认为经济中存在着某些因素,妨碍着工资和价格完全随着预期价格水平的上升而上升,即“工资价格调整存在粘性”。

新凯恩斯主义学派把理性预期理论看作是预期如何形成的合理描述。新凯恩斯主义模型的基本结论:

  • 较之预料之中的政策,预料之外的政策对总产出有较大的影响。

  • 即使是预料之中的政策也能影响总产出和经济周期,政策无效性命题不成立。

(一)预料之外的政策与新凯恩斯主义模型

从预料之外的政策实施效果来看,新古典宏观经济模型和新凯恩斯主义模型没有明显区别。

(二)预料之中的政策与新凯恩斯主义模型

与新古典宏观经济模型不同,在新凯恩斯主义模型中,即使是预料之中的政策也会对总产出产生影响。

(三)新凯恩斯主义模型的政策含义

预料之外的政策比预料之中的政策对总产出的增加效果要好。新凯恩斯主义模型虽然不像新古典宏观经济模型那样得出政策完全无效的命题,但是它也强调政策是否被预料对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

结合上述两个模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政策制定者在不了解公众对政策预期的情况下,是不能知道政策效果的。这就给政策实施带来了两个方面的困难:

  • 第一,由于公众的人数太多,政策制定者几乎不可能弄清每个公众的预期水平;

  • 第二,由于公众有理性预期,在政府试图了解公众预期的同时,公众也在尽力预测政策制定者的想法。而且,公众的预期会随着政府的政策发生改变。

因此,不论从上述哪个模型进行考虑,主动性的政策效果都会因为理性预期的因素而被大大削弱,甚至完全没有效果。

三、理性预期与宏观经济管理

传统模型中使用适应性预期,认为公众的预期并非完全合乎理性的。

在传统经济模型中,公众对未来政策的预期不会引起总供给曲线发生移动。

(一)影响总产出和价格水平的短期政策

扩张性的政策为在预料之外时,上述三个模型会有相同的短期产出和价格变动。

  • 例如,传统的经济模型认为总供给曲线不发生变动,这一点在新古典宏观经济模型和新凯恩斯主义模型中也是一样的。

  • 所以,当政策为预料之外且公众没有预料到时,三种模型的调节结果都是使得均衡产出水平上升到了Y1′,价格水平上升到P1′。

当政策在预料之中时,上述三个模型会显示出完全不同的结果。

  • 由于传统经济模型采用的是适应性预期,适应性预期只是对之前的数据进行平均而得出预期结果,不会随着当期政策的变化而改变。

  • 在传统经济模型中政策是否被预料到,对于政策实施效果没有任何影响,两者均衡调节结果相同,扩张性政策都会对价格与产出发挥作用。

在新古典宏观经济模型中,当政策在预料之中时,人们会根据理性预期来调整自己的工资水平,政府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会使得公众要求提高工资,又由于价格具有完全弹性,在总需求曲线向右上移动到AD2时,总供给曲线也会向左上移动到AS2的水平,从而使得产出水平保持不变,价格有大幅度的上升。参见图10-15。

  • 在新古典宏观经济模型中,预料之外的政策会产生总产出增加效应。

  • 在预料之中的政策作用下,价格波动要比预料之外的政策剧烈得多。

在新凯恩斯主义模型中 ,政策制定者采用预料之中的扩张性货币政策时,由于理性预期的作用,人们也会调整对价格水平的预期,但价格调整不是完全弹性。

新凯恩斯主义模型也强调预料之中的政策和预料之外的政策效果之间的区别,预料之中的扩张性政策的总产出均衡水平低于预料之外的扩张性政策的总产出均衡水平,但与新古典宏观经济模型不同的是,预料之中的政策也会对总产出水平产生影响。

上述分析表明:

(1)在传统模型中,不区分预料之中的政策和预料之外的政策,认为预料之中的政策和预料之外的政策对总产出和价格有相同的影响。

(2)在新古典宏观经济模型中,区分预料之中的政策和预料之外的政策,认为预料之中的政策对总产出没有影响(价格水平和工资调整具有完全弹性),预料之外的政策对总产出和价格有明显影响。预料之中的政策与预料之外的政策相比,预料之中的政策对价格变动有更大的冲击影响。

(3)新凯恩斯主义模型区分预料之中的政策和预料之外的政策,认为预料之中的政策对总产出的影响比预料之外的政策对总产出的影响要小一些,而对价格的影响比预料之外的政策的影响要大一些,预料之中的政策会引起总产出波动增加。

(二)经济稳定政策

经济稳定政策指的是以消除总产出波动为目的的政策。

传统经济模型中,扩张性的政策可以有效地影响总产出水平,政府的经济稳定政策可以起到稳定总产出从而减少经济波动的效果,而且政策制定过程也相对容易。

新古典宏观经济模型中,政府和公众之间存在着一种博弈,双方都试图获取对方的信息,政府试图了解公众的预期水平,公众试图了解政策制定者的政策意向。

  • 试图改变总产出水平的政策不会总对产出造成任何影响。

  • 在理性预期的作用下,总产出在政策实施前后不会有任何变化。

  • 过多的积极政策可能会增加总产出围绕自然率水平的波动幅度,这是政策制定者所不愿意看到的。

  • 新古典宏观经济模型的建议是,尽量少采取积极的经济稳定政策,应通过制定有效的政策规则,来提高市场行为的稳定性。

凯恩斯主义模型认为,即使是预料之中的政策也会对经济中的总产出水平有影响,政策制定者可以借助这种影响对总产出水平加以改变。

但政策的实施效果难以有效衡量。所以,新凯恩斯主义模型虽然不像新古典宏观经济模型那样完全否定积极的稳定性政策的作用,但认为政策上的不确定性给政策制定者在进行实际操作时增加了难度。

三种模型对旨在减少产出波动的稳定性政策有不同的看法。

  • 传统经济模型认为,实施积极的稳定政策可以使总产出波动平稳下来。

  • 新古典宏观经济模型认为,实施积极的稳定政策会使总产出波动增加,政策制定者只有采取公众感到意外的政策才能影响总产出水平。政策的实施可以看作是一场博弈。

  • 新凯恩斯主义模型采取了介于传统经济模型和新古典宏观经济模型之间的中间立场,认为经济稳定政策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总产出波动。

(三)反通货膨胀政策

许多国家的政策制定者经常会以控制通货膨胀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我们同样可以借助于上述三个模型,来分析在不同的条件下反通货膨胀政策的实施效果。

当政府实施反通货膨胀的政策时,其主要是通过控制总需求来调节,比如降低货币供应量增长率。

  • 在传统经济模型中,反通货膨胀政策是能够降低通货膨胀率的,但是整个经济为通货膨胀水平的降低付出了巨大的成本:均衡产出从自然率水平Yn下降到了充分就业水平之下的Y2′。实证分析表明,在传统经济模型中通货膨胀率每下降1个百分点,实际的GDP就会下降4%,以如此高的成本换来的低通货膨胀是否合算是政策制定者需要考虑的问题。参见图10-20(a)。

  • 在政策没有被预料到的情况下,新古典宏观经济模型和传统经济模型的分析结果是一样的。当政府政策被预料到时,人们会调整对价格的预期使之与政策相适应,公众会同意调整工资水平,总供给曲线从AS2向右下移动到AS1的位置。政府的反通货膨胀政策达到了预期效果,并且均衡的总产出仍然在自然率水平Yn上,没有任何产出损失。参见图10-20(b)。

  • 新古典宏观经济模型表明,当政府试图采用反通货膨胀的政策时,如果能让公众预期到将要实施的政策,那么这种政策就能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 如果政策没有被公众预料到,那么不但不能有效地控制通货膨胀的水平,而且还会造成大量的产出损失。

    • 在采取反通货膨胀政策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告知实情”,让公众充分认识到政府的政策意图以及控制通货膨胀的决心,让公众相信这样的政策一定会被贯彻实施。

  • 政府向公众传递信息的机制以及政府的诚信,是控制通货膨胀政策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在新凯恩斯主义模型中,虽然预料中的政策不能完全消除通货膨胀,但其政策实施效果要好于政策未被预料到的情形,通货膨胀率会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上,产出损失也比后者要小。参见图10-20(c)。

上述分析表明,反通货膨胀政策能在总产出减少上代价最小而又能成功地降低通货膨胀的关键是,公众必须相信这项政策能被贯彻执行。

  • 在新古典宏观经济模型看来,最好的反通货膨胀政策是“告知实情”。如果该项政策是可以信任的,那么通货膨胀会立即消除,而且总产出不会下降。

  • 新凯恩斯主义模型认为,即使“告知实情”的政策是可以信任的,为了消除通货膨胀,总产出也会有所减少。

因此,以较为渐进的方式来降低通货膨胀,往往可达到消除通货膨胀的目标而不会使总产出出现很大的下降,关键是要使这种渐进的政策在相当程度上成为可信的政策。

四、理性预期与政策规则

(一)理性预期理论的现实意义

在现实经济中,人们的预期会随时间变化而缓慢地发生变化,既受过去的信息影响,也受现在的信息影响,而且一旦有新的信息出现,人们会及时调整其预期。

其次,该理论认为人们的预期能够影响经济行为,这与事实是吻合的。如果政策制定者在制定政策时不考虑预期的影响,则很可能会使得政策实施趋于无效。

第三,实证研究也支持理性预期的观点。比如,有效市场理论认为,一种证券的价格完全反映了所有可知的信息。

(二)对政策无效论的评价

理性预期理论要求政策制定者在制定政策时,充分考虑到预期对于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这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对理性预期理论和政策无效论的批评和挑战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第一,对于理性预期理论假设前提的批评

理性预期理论以“理性人”为假设前提,认为市场主体可以对未来作出理性的判断,并依据效用最大化原则进行决策。但是行为金融理论认为主体决策也受到自身固有的认知偏差的影响。如果“理性人”假设无法成立,则理性预期理论的前提基础将需要做进一步修正。

第二,货币政策是否有效并不在于是否存在理性预期,而在于市场是否完全竞争

  •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市场经济主体存在着理性预期,货币政策是中性的。

  • 货币政策中性并不是由于理性预期的存在导致的,而是由于完全竞争条件下价格能够灵活调整导致的。

在理性预期条件下,也存在着实施政策干预的必要性。即使是在有理性预期的条件下,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也是必要的。只要市场还存在着不完全性,以及价格调整存在粘性,货币政策就是有效的。

信息在市场中的传播总是有一个过程,信息不会迅速而无差异地在价格上得到充分反映,信息在市场中的传递往往是有摩擦的,理性预期的政策效应会因此受到较大影响。

市场主体获取信息的渠道不同、理解能力不同、信息传递路径不同,等等,也会导致信息分布不对称。一些信息会发生疏漏、偏差或者错误,这会导致每一个人的决策依据不同,因而难以形成稳定的合理的理性判断。

从实践上来看,理性预期学派倡导的“货币中性政策”长期正确,短期存疑。

(三)经济政策是否需要按规则办事

卢卡斯、萨金特、华莱士等新古典经济学家与货币主义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等,都赞成以规则作为货币政策的制定基础,反对斟酌使用原则,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则赞成斟酌使用原则。

政策无效的主张其实是在坚持自由放任主义,反对国家干预,从历史的观点来看,是不合时宜的。但是,它也有积极的值得借鉴的一面。

  • 首先,为使政府的经济政策充分发挥作用,必须考虑和顾及经济活动当事者的预期,使所实施的政策具有长期的稳定性或符合经济活动者的预期规律。

  • 其次,经济活动者的预期在受客观的经济形势影响的同时,也会影响客观的经济形势,为使政府的政策充分发挥效力,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实行不同的政策措施。

五、理性预期政策含义总结

理性预期理论让经济学家更加重视预期对经济行为的影响,并涌现出了新古典宏观经济模型和新凯恩斯主义模型。

  • 理性预期理论认为,公众的信心对于实施控制通货膨胀的政策有很大的重要性。如果某项抑制通货膨胀的政策不被公众所相信,那么其政策实施的效果就会很差。

  • 新凯恩斯主义模型和新古典宏观经济模型都认为,预料之中的反通货膨胀政策的实施效果,要明显优于预料之外的反通货膨胀政策,并且后者还会带来相当大的政策实施成本(总产出水平的大量损失)。

理性预期理论对政策有效性问题的讨论,给政策制定者创造了新的难题,政府需要重新思考对宏观经济目标进行有效控制的问题。

政府要做的不应该是试图调节经济使之没有任何产出波动,而是应该制定一些不确定性较小的政策,以促进形成一个更加稳定的宏观经济运行环境。

六、经济发展推动经济理论发展

(一)古典学派面对20世纪30年代的高失业无计可施

20世纪20年代后期到30年代初期,世界范围内出现了持续的失业现象。古典学派认为工资刚性和劳动不能自由流动是导致失业现象持续的主要原因,只要能消除这种刚性,经济制度就可以自动地在充分就业的水平上发挥功能。

(二)凯恩斯对失业的解释和政策处方

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认为,在工资和价格完全有伸缩性的条件下,也难以达到充分就业状态;货币经济中的不确定性和预期的存在,以及由此引起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会阻止经济活动达到充分就业状态。

在凯恩斯的理论中,货币是联系现在与将来的一种微妙手段,当货币经济处于不均衡状态时,市场需求显著下降,即使对价格与工资进行弹性调整,也不能改变这种行为。

(三)政策的不稳定性与货币学派的发展

凯恩斯学派所提出的政策工具不足以应付大多数国家所遇到的持续的国际收支失衡问题和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因此,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货币学派。

货币学派认为,货币供给变化是引起货币收入出现波动的最主要原因,主张实行一种与货币(名义)收入增长相一致的货币供给稳定增长的政策。

以R.W.Clower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开始研究货币的动态变化和随之而来的预期和不确定性问题,并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出现了关于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的“新微观经济学”。该理论旨在说明在不确定条件下工资调整与就业决定之间的动态关系。

非自愿失业与自愿失业之间的区分仍旧困惑着经济学家。一种能够说明世界上不同国家经济情况的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适当结合显然还是很遥远的事情。

总结与思考

在本章中,我们通过分析菲律普斯曲线给出了总供给函数,并以AD-AS模型为工具,讨论了经济活动中的总产出与物价水平的决定问题,分析了经济活动中出现通货膨胀的原因,以及在理性预期与价格有调整粘性的条件下,运用货币政策来对经济活动进行管理的问题。

1.菲律普斯曲线表明,在短期中,劳动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相互替代的关系,通过提高物价上涨水平,可以增加劳动就业。

  • 引入预期因素以后得到的菲律普斯曲线表明,物价上涨率与劳动失业率之间几乎不存在相互替代关系,任何试图降低劳动失业率的总需求管理政策都会引起物价水平上升;在有预期的情形下,劳动就业处于非加速通货膨胀的自然率水平。

  • 在短期,由于存在货币幻觉,工人对通货膨胀预期不够充分,提高物价上涨水平仍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劳动就业水平,由此可得到向上倾斜的总供给曲线。

2.经济中的总产出由总需求和总供给共同决定。

  • 在短期中,物价上涨时,总供给增加,可使用货币政策等总需求管理手段来增加总产出水平和增加劳动就业。

  • 在长期,总供给曲线对应于自然率产出水平,任何旨在推动总产出增加的总需求管理措施,只会引起物价上涨。在长期中,增加总产出水平只能从总供给管理出发。

3.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水平普遍的持续上涨现象。在任何时空条件下,通货膨胀都是一种货币现象。

  • 负向供给冲击会引起生产成本提高和失业增加,如加以总需求管理就会引起通货膨胀;以高就业为目标持续进行总需求管理时,也会引起通货膨胀。

  • 通货膨胀是货币当局在诸多政策目标中进行权衡的结果。

4.在短期中,运用货币政策等总需求管理手段对总产出水平和劳动就业进行管理时,会有政策时滞问题。

  • 政策时滞又与市场预期和价格调节的粘性程度有关。在理性预期和价格可灵活调整的情形下,即使在短期,针对总需求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也不能引起总产出增加,只会引起物价上涨。

  • 在理性预期和价格粘性情形下,运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对总需求进行管理时,会引起总产出和物价水平同时上升;

  • 在不存在理性预期时,无论是价格调整粘性还是可灵活调整,运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对总需求实施管理时,都可以增加总产出水平,而物价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不变。

在对通货膨胀进行管理时,需要实施紧缩的总需求管理政策。在有理性预期和价格可灵活调整的条件下,实施紧缩性的总需求管理政策可有效地降低通货膨胀水平,且总产出水平不会有明显下降。为了有效地控制通货膨胀,在实施紧缩性的总需求管理政策时,最好是对公众“告知实情”。

5.政策无效性命题和相机抉择的政策安排都与理性预期和价格是否可灵活调整有关。

在理性预期和价格水平可灵活调整时,针对总需求加以管理的货币政策无效,货币政策应按照既定的规则行事;反之,可实行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来管理宏观经济运行。

6.理性预期理论遭受的众多批评表明,一个能够说明世界上不同国家经济情况的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适当结合显然还是很遥远的事情。

只有适当摆脱新古典学派的原理和假定,才有可能找到一种以更为相关的微观经济学为基础,对总量经济问题进行更带有动态性的研究方法。

货币政策工具

第一节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一、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内涵

(一)以高度就业为目标

高度就业的政策目标不是追求零失业率,而是同充分就业不相矛盾的大于零的失业率水平,在这一水平上对劳动力的需求等于劳动力的供给。

在达到充分就业目标时,仍旧会存在两种失业:(1)摩擦性失业;(2)结构性失业。

弗里德曼等人认为,政府可以通过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使使失业率降到“自然失业率”水平。货币政策充分就业目标只能确定是为将失业率降低到“自然失业率”水平。

(二)以经济增长为目标

经济增长与高度就业的目标紧密相关。

政府也会针对经济增长目标专门制定相关政策。政府可通过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来鼓励企业对厂房和设备增加投资,以及通过鼓励居民增加储蓄来为企业提供更多的生产资金,进而使总供给增加,并实现经济增长。

(三)以物价稳定为目标

所谓稳定物价,也就是避免或减少通货膨胀。

  • 通货膨胀会引起收入与财富的重新分配。引起储蓄率降低,不利于投资。

  • 非预期的通货膨胀还增加了经济决策的不确定性。降低经济运行效率。

  • 恶性通货膨胀。人心恐慌和社会动荡。

衡量物价稳定与否的指标。(1)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IPD)。 (2)消费物价指数(CPI)。 (3)批发物价指数(WPI)。

以物价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目标至少需要满足三个条件:(1)中央银行的独立性;(2)货币政策的单一目标原则;(3)完善的利率传导机制。

(四)以利率稳定为货币政策目标

利率波动会引起经济活动不确定性增加,使得经济主体对未来的计划变得更加困难。利率稳定有助于金融市场稳定。

(五)以金融市场稳定为目标

金融危机会破坏金融市场的资金配置功能,易于引起经济活动急剧收缩。 ——央行最后贷款人

(六)以外汇市场稳定为目标

本币对外价值稳定有利于企业和个人提前计划向国外购买商品。稳定外汇市场的关键是稳定本币对外汇率水平。

二、中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中国人民银行法》指出,中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适度通货膨胀可视为中国中央银行度量币值稳定的上限指标。

三、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冲突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中,高度就业目标与经济增长目标之间具有相当程度的一致性,利率稳定目标与金融市场稳定目标之间也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从长期来看,货币政策的高度就业目标、物价稳定目标、经济增长目标、外汇市场稳定目标、利率稳定目标和金融市场稳定等六个目标之间也都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其中经济增长是实现高度就业目标和实现物价稳定目标以及外汇市场稳定目标的物质基础

从短期和实际经济运行来看,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互矛盾关系。

(一)稳定物价目标与高度就业目标

(二)稳定物价目标与经济增长

关于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观点:(1)物价稳定有助于维持经济增长。(2)轻微的物价上涨能够刺激经济增长。(3)经济增长有助于物价稳定。

就现代社会而言,经济的增长总是伴随着物价上涨.

对世界上许多国家近100年中经济增长时期的物价数据分析后发现,除经济危机和经济衰退时期以外,凡是经济正常增长时期,物价水平都呈上升趋势。

(三)稳定物价目标与外汇市场稳定

从货币的对内价值来看,稳定物价目标与外汇市场稳定目标之间具有相当程度的一致性。

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汇率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内生变量,在浮动汇率制度时期尤其如此。

当国际收支出现较大逆差时,需要政府采取出口鼓励政策,这些政策有时会与物价稳定目标出现明显背离。

总之。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一致性,各个国家所选择的货币政策目标也多有不同。即使是同一个国家,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时期,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侧重点也有不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选择需要溶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个进程当中,才能加以有效把握。

第二节 货币政策实施战略

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和货币政策操作目标也被称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一、中央银行直接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困难

中央银行的三大政策工具(公开市场操作、变动贴现率和改变法定准备金要求)难以直接影响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这套政策工具的使用通常需要在一段时间以后(通常是一年以上)才能间接地影响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二、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和操作目标的引入

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是指,为达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那些阶段性目标。

即使这些中间目标也不受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直接影响,因此,中央银行又选择了另一组能够被货币政策工具直接作用的变量,即货币政策操作目标(operating target),如存款准备金总量(存款准备金、基础货币)或者利率(同业拆借利率或国库券利率)等。

  • 通过选择操作目标和中间目标,中央银行能够较为容易地判断所实施的货币政策是否正处于实现最终目标的正确轨道上,而不必等待最终目标实现以后来判断货币政策的实施结果。

  • 中央银行可通过操作目标和中间目标,来引导货币政策工具指向它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

三、对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和操作目标的选择

(一)目标变量的类型

可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和操作目标的变量类型:

(1)利率;(2)货币总量(货币供应量和准备金总量)。

在实际经济中,货币当局在利率和货币总量两者之间只能选择其中的一个指标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或操作目标。选择货币总量作为目标时会使利率失去控制。

(二)货币政策中间目标选择标准

1.可计量。

在实际经济中,货币总量和利率两个指标都比GDP更容易计量,但是无法确定利率和货币总量两者之中哪一个更具有可计量性。

2.可控制。

在其相对于目标值发生偏离时,中央银行可以很快地使它重新进入到预定的轨道当中。

3.可预测。

可预测性含义:(1)中央银行选择的金融变量,必须具有明确而合理的内涵和外延。(2)中央银行能够及时、准确、系统地获得有关指标的数据资料,并能够比较容易地对其进行统计和分析处理。

(三)货币政策操作目标选择标准

与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标准类似,被选择为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变量也必须具备可计量、可控制和可预测等三个方面的要求。

1.可计量。

同业拆借利率和存款准备金总量两者都可以精确计量,并且每天都可以迅速地得到相关数据。

2.可控制。

同业拆借利率和存款准备金总量两者都易于用货币政策工具来加以控制。

3.可预测。

在货币政策中间目标被确定以后,如果有关指标能够被用于准确地预测已经被确定的货币政策中间目标,那么,该指标就比较适合于作为货币政策操作目标。

第三节 货币市场调控机制

货币政策工具是指由政府或货币当局直接控制的、能够通过金融途径,影响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而影响经济政策目标的经济手段。

根据对经济变量的调控方式不同,可将货币政策工具分为直接货币政策工具和间接货币政策工具两种类型。

根据使用的经常性和特殊性,可将货币政策工具分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与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两种类型。

  •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管理、贴现政策、公开市场操作等三种形式,是货币政策的基本工具,旨在影响整个经济活动和整个金融系统的运行。

  •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对某些特定部门或领域实行的货币政策,有直接信用控制(信用分配、直接干预、利率管制、特种存款)、间接信用控制(道义劝说、窗口指导)、消费信用控制、证券信用控制等形式。

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分类

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 美国: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和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隔夜逆回购工具;定期存款工具(TDF)

  • 中国:利率政策;常备借贷便利;中期借贷便利;抵押补充贷款

一、货币供应量管理

多倍存款创造模型表明,对金融体系中超额准备金规模进行主动调节,是货币当局调节货币供应量的基本思路。

金融体系中的货币供给数量:

\[M_s={1+C/D\over r_D+C/D+ER/D}*(C+RR+ER)\]

\[M_s=C+D=L_G+L_P\]

\(L_G\)是对政府的贷款,\(L_P\)是对私人部门的贷款

只要货币当局对所有影响货币供给的因素(主要是商业银行的贷款投放)加以调控,就可以管理货币供应量。

假如货币当局决定向经济体系中增加投放100亿元人民币。货币当局的做法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公开市场购买债券。 第二,贴现贷款。 第三,降低法定准备金比率。

二、利率管理

经济活动中有多种利率。既有短期利率也有长期利率,既有企业债券利率也有财政债券利率。对居民消费行为和企业投资行为有直接影响的主要是中长期利率。

(一)利率调控机制

在利率期限结构和风险结构比较完整的情形下,货币当局调节市场利率也主要是通过对金融体系中的超额准备金规模进行管理来实现的。

第一,公开市场出售与利率提高。为了使基准利率提高1%,货币当局可以在债券市场上大量卖出其持有的政府债券。债券市场利率提高,投资者调整投资结构,银行被迫提高基准利率。另外资金需求者转向银行申请贷款,引起银行贷款需求增加,进而银行基准利率提高。

第二,贴现政策与利率提高。

第三,提高存款准备金比率。

(二)中国货币政策中的利率调控

1.中国货币政策中利率调控机制的形成

(1)改革再贴现利率及贴现利率形成机制。

(2)建立再贷款(再贴现)浮息制度。

  • 再贷款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主要应用于调节金融机构的短期头寸。

  • 再贴现是中央银行通过买进商业银行持有的已贴现但尚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向商业银行提供融资支持的行为。

  • 再贷款(再贴现)浮息制度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授权范围内,根据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在再贷款(再贴现)基准利率的基础上,适时确定并公布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再贷款(再贴现)利率加点幅度的制度。

(3)优化准备金存款利率结构。

(4)邮政储蓄转存款利率改革。

(5)不断完善和加强中央银行利率调控。

  • 第一,灵活调整存贷款利率水平。

  • 第二,公开市场操作与利率调控。

    中国人民银行从1998年1月起,取消了贷款规模管理,公开市场操作逐步成为货币政策调控的主要工具。

  • 第三,协调本、外币利率政策。

2.中国货币政策中的利率工具运行

中国人民银行多根据货币政策实施的需要,适时的运用利率工具,对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进行调整,进而影响社会资金供求状况,实现货币政策的既定目标。

中国人民银行采用的利率工具:

(1)调整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包括:再贷款利率,再贴现利率,存款准备金利率,超额准备金利率。

(2)调整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

(3)制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

(4)制定相关政策对各类利率结构和档次进行调整等。

三、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货币当局针对个别部门、企业或有特殊用途的信贷进行管理时,而采用的货币政策手段。

(一)直接信用控制

直接信用控制是指货币当局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直接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控制。

具体手段:规定利率限额与信用配额;给出信用条件限制;规定金融机构的流动性比率;进行直接干预等。

对信贷规模加以控制时,有两种方法:控制贷款总量的最高额度;控制贷款增长的最高比例或幅度。

(二)间接信用指导

间接信用指导是指中央银行根据市场供求关系或资产组合调整要求,间接影响信贷规模的政策手段。

具体包括:(1)房地产信贷管制。(2)设定优惠利率。(3)设定证券保证金比率。(4)实行消费信用管制。(5)设定预缴进口保证金制度。

(三)道义劝告

道义劝告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其地位和权威,通过情况通报、书面文件、指示及与金融机构负责人面谈等方法通报经济形势,劝其遵守金融法规,自动采取相应措施,配合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实施。

道义劝告形式的货币政策实施起来灵活方便,无须支付很高的行政费用;不足之处是缺少可靠的法律保证和强有力的控制措施。

第四节 公开市场操作

一、公开市场操作类型与操作方式

公开市场操作是指央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主要是政府债券),以调节经济中货币供应量的政策行为。

公开市场操作是最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公开市场操作是决定基础货币(MB)变动的基本因素。

公开市场业务类型:

  • 旨在改变存款准备金水平和基础货币规模的能动性公开市场操作;

  • 旨在抵消由其他因素引起的基础货币变动的防御性公开市场操作。

公开市场的操作方式:(1)直接买卖证券。(2)正回购或逆回购。

二、公开市场操作实施条件

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最理想的对象是市场容量大、期限非常短的国库券。原因:

(1)不会造成债券市场价格的大幅波动;

(2)在短期政府债券市场上形成的利率期限结构,能够有效地传导货币政策意图;

(3)短期政府债券作为相对的零风险金融资产,既是其他金融资产定价的基准,也是多种衍生金融资产设计的基础,同时还是从事金融交易时对冲风险的主要工具。

中央银行在实施公开市场操作来管理经济运行时,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

(1)本国金融系统较为发达,可通过金融系统的借贷业务得到相当部分的经济活动所需资金。

(2)本国政府债券市场比较发达,有可供货币当局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大量国债或政府机构债券。

(3)本国金融体系相对于其他国家的金融体系具有一定程度的独立性。

三、公开市场操作的优点

(1)可由货币当局主动进行,能够完全控制债券交易规模。

(2)灵活精确,能够恰到好处地把握操作规模。

(3)容易对冲,易于逆转,即使操作失误也可以及时地作出纠正。

(4)可以迅速执行,不会有行政性延误。

四、中国货币当局的公开市场操作

中国货币当局的公开市场操作包括人民币操作和外汇操作两个部分。

中国货币当局的公开市场操作对象:

(1)国债;(2)政策性金融债券;(3)中央银行票据。

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主要包括回购交易、现券交易和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回购交易分为正回购和逆回购两种

  • 正回购为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卖出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买回有价证券的交易行为。

  • 逆回购为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有价证券卖给一级交易商的交易行为,逆回购为中央银行向市场上投放流动性的操作。

第五节 贴现政策

一、贴现政策内涵

贴现政策是指商业银行用未到期的票据向中央银行融资时所遵循的各种规定。

  • 通过变动贴现率来影响贴现贷款数量,调节基础货币规模,从而对货币供应量实施管理。

  • 通过对贴现窗口实行行政管理,来调节贴现贷款规模。

  • 通过制定贴现贷款规则来防止贴现贷款被滥用。中央银行制定的贴现窗口使用规则,通常被称作“道义劝告”。

贴现贷款可分为调整性信贷(adjustment credit)、季节性信贷(seasonal credit)和持续性信贷(extended credit)等三种类型。

银行从贴现窗口借款的成本:

(1)贴现率所代表的利息成本;

(2)为申请贴现贷款而接受中央银行信誉调查的成本;

(3)因过于频繁地申请贴现贷款,将来的申请可能要遭拒绝的成本。

二、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角色

贴现政策的最大优点是使得中央银行能够履行最后贷款人的作用。

优点:中央银行可以向商业银行提供数额巨大的贴现贷款,作为存款保险公司的后盾,随时准备向银行体系提供所需要的任何数量的准备金,从而提高存款人对银行体系的信心,防止银行恐慌。

缺点: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增加了存款机构的道德风险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当一家银行在其陷入麻烦可以期望中央银行给予贴现贷款时,它往往会冒更大的风险。

“最后贷款人”不仅意味着中央银行是基础货币供给的源头,还表明中央银行贷款是在商业银行没有其他任何合理资金来源的情况下才投放的。

在控制货币供应方面,贴现政策不如公开市场操作有效。中央银行无法强迫银行借款,相比于公开市场操作,央行也无法对贴现政策及时调整方向。

就最后贷款人角色而言,货币当局贴现政策的重要性与早先相比已大大减弱。商业银行更愿意拆借。

三、贴现政策的信号效应

中央银行的贴现政策还可以被作为一种信号,来表明中央银行将来的政策取向。

  • 当中央银行决定让利率上升以放慢经济增长速度时,可以用提高贴现率的方法来表明这种意图。

  • 当公众因此预期未来的货币政策较少会扩张时,他们就会减少消费,从而有助于放慢经济增长速度。

货币当局通过贴现政策发出的信号存在被误解的可能。明智的方法是明确地宣布货币政策取向并随即付诸实施,而不能仅仅通过调整贴现率来向市场传达其政策意图。

四、中国货币当局实行的再贴现政策

中国货币当局对再贴现政策的特点:

(1)商业信用票据化日趋明显, 贴现、再贴现业务总量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

(2)再贴现作为一种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具有资金导向和经济结构调整功能。

(3)再贴现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再贴现业务的操作始终伴随着中央银行从上至下的强化管理和规范动作。

五、对贴现政策的改革建议

米尔顿·弗里德曼认为,为了建立更为有效的货币运行体系,货币当局应该结束它的贴现便利。

有建议认为,尽管有了存款保险公司,但中央银行的贴现政策仍可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提高金融系统的安全状况,并能促使金融体系更加健康的运行。因此应保留中央银行的贴现贷款政策,但需要将贴现率同市场利率捆绑在一起,特别是使用惩罚性的贴现率,来运行贴现贷款政策,即按高于市场利率的一个固定数额来确定贴现率水平。

在实际经济中,美联储着重于管理贴现率与市场利率之间的差幅,使之不至于过分扩大。这样就可既减少银行对贴现贷款的滥用行为,也使货币当局仍旧可以使用贴现政策这一货币政策工具。

六、美国的贴现贷款政策

(1)商业需要的贴现贷款(DL_business)

(2)赢利用途的贴现贷款(DL_profit)

  • 如果一级信用贴现贷款利率低于联邦基金利率,银行可以从美联储以较低利率(一级信用贴现贷款利率)贷款,再以较高利率借给其他银行。

贴现贷款政策与准备金管理及政策利率确定

  • 准备金R分为非借入准备金NBR和贴现贷款DL。R = NBR + DL

  • 准备金供应数量为R = NBR + DL = NBR + DL-business + DL_profit

  • 当联邦基金利率高于一级信用贷款利率时银行会申请贴现贷款。

假设一级信用贴现贷款利率rDL =5.75%。

(1)当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定为ffr1=4.75%, 但对应的市场均衡时的联邦基金利率为ffr2=6.75%时,美联储会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满足市场准备金需求,最后的联邦基金利率为4.75%。 DL-profit=0。

(2)当联邦基金利率为6.75%,高于一级信用贴现贷款利率rDL =5.75%时,银行会以rDL =5.75%的利率申请赢利用途的贴现贷款DL-profit,联邦基金利率等于贴现率5.75% 。

举例。 假设美联储公开市场柜台认为准备金需求曲线由下列方程给出:

D = 50-(4×i)

其中i是以百分率表示的联邦基金利率,D以10亿美元表示。假设美联储供应了290亿美元的非借入性准备金,商业用途的贴现贷款数量为10亿美元,一级信用贴现率为4%。

如果美联储设定的联邦基金利率目标为3.5%,那么需要改变市场上的准备金供给吗?它需要从市场上增加或收回多少准备金?在实施了上述操作以后,均衡的准备金数量和贴现贷款各为多少?

答案。

(1)起初,联储供应的准备金 R=NBR + DL_business=290+10=300(亿美元)。

(2)当联邦基金利率目标为3.5%时,准备金需求量= (50 – 4*3.5)= 360亿美元。因此,联储需要增加60亿美元准备金供给。均衡的准备金数量为360亿美元,贴现贷款为10亿美元。

第六节 存款准备金管理

一、存款准备金的功能

1.调整法定准备金比率可以引起货币乘数的变化,从而影响货币供应。

2.中央银行一般很少使用法定准备金工具。

改变法定准备金率是影响货币供给的强有力的手段。变动法定准备金率对货币供应的影响如此之大,以致于中央银行很少动用这一工具来控制货币供应。

二、对存款准备金实施管理的优缺点

(一)改变法定准备金率的优点

改变法定准备金率的货币政策,对所有银行的影响都是平等的。

(二)改变法定准备金率的缺点

1.难以对货币供应作小幅调整。

2.对超额准备金很低的银行来说,提高准备金率可能会立即引起其流动性问题。

  • 中央银行在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时,往往同时实施公开市场操作或放松贴现窗口管理,对那些需要准备金的银行提供准备金,从而使提高法定准备金率的打击力度减弱。

  • 不断变动法定准备金率,也可能对银行引起更大不确定性因素,使它们的流动性管理更加困难。

四、对存款准备金管理的改革建议

(一)完全取消法定准备金要求的改革建议 许多国家的中央银行一直在降低法定准备金比率要求,有些国家已经完全取消了这种制度。

(二)保留法定准备金要求且把法定准备金比率定为存款的100%的建议

保留法定准备金制度的理由是,在对法定准备金比率加以规定以后,可使货币乘数更为稳定,从而使得货币供应量能得到更为有效的控制。

米尔顿•弗里德曼建议把法定准备金比率定为存款的100%。把法定准备金比率固定为存款的100%时,货币供应量就等于基础货币,从而可保持货币乘数的绝对稳定,中央银行可以对货币供应规模实施严格控制。

总结

  • 本讲分析了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以及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分步实施战略,并分析了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和中间目标的选择问题。

  • 货币当局在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过程中,主要是运用公开市场操作、贴现贷款管理和法定准备金比率调整等三种工具。本章比较了这三种货币政策工具的优点和缺点,以及这些货币政策工具的具体使用过程。本章还讨论了世界主要国家货币政策的实施经验。

1.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主要包括六个方面:(1)高度就业;(2)经济增长;(3)物价稳定;(4)利率稳定;(5)金融市场稳定;(6)外汇市场稳定。

这六个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中,高度就业目标与经济增长目标相对比较一致,但高度就业目标与物价稳定目标之间往往是一对矛盾关系。其他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也有这样的特点。各国货币当局所确定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多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形加以取舍。

2.货币政策实施战略

货币当局掌握的货币政策工具难以直接作用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必须通过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和中间目标来分步骤实施,才能达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通过使用中间目标和操作目标,中央银行能够较为迅速地判断它的政策是否处于正确的运行轨道当中,可进行中途修正,而不必等着看其政策对诸如就业和价格水平这些政策目标的最终作用结果。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可直接影响其操作目标,而操作目标又可影响中间目标,中间目标再影响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3.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及操作目标的选择

由于利率目标和货币总量目标并不互相一致,中央银行难以同时选择这两个指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并需要按照三个标准来选择中间目标变量和操作目标变量:(1)可计量性;(2)可控制性;(3)能预见到其影响。

4.公开市场操作

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央银行用来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基本工具。公开市场操作的主动权在于中央银行,具有操作灵活、易于改变方向,能迅速实施等优点。 5.贴现政策

贴现贷款的数量取决于贴现利率和道义劝告对借款规模的限制。除了会影响基础货币和货币供应量之外,贴现政策还可使中央银行发挥最后贷款人的作用。

贴现政策会带来贴现贷款数量以及货币供应量的频繁波动,加大了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难度。有人建议将贴现率同市场利率捆绑在一起,以减弱贴现贷款数量的那些非意向性的波动。

6.存款准备金管理

通过变动法定准备金比率来对宏观经济实施管理时,由于这一货币政策工具过于粗笨,因而在市场机制比较健全的正常情形下很少被经常使用。

货币政策规则

要点

货币政策规则,是指为了实现最优经济目标而需要坚持的货币政策安排,分为工具规则和目标规则两种类型。

  • 经济政策分为积极(activist)政策和非积极(non-activist)政策两类。

  • 前者是指政策制定者坚持对当前经济状况的变化作出主动反应,而后者一般不做出反应。

  • 典型的非积极政策就是按规则办事。积极政策往往就是指相机抉择,即所谓的“逆经济风向而动”。
    按规则行事优于相机抉择的论据

  • 第一,政策工具的不稳定问题。经济政策实施以后,漫长且易变的滞后效应会导致积极的反周期政策出现不稳定现象。

  • 第二,动态非一致性问题。对动态非一致性问题的研究表明,对政策实施规则有预先承诺(pre-commitment)时,可以达到社会行动的更优均衡状态。

消除通胀的唯一办法就是根据既定的规则来实施货币政策。

第一节 货币政策规则的发展

一、相机抉择与政策规则

“相机抉择”的含义:政府在t时期制定货币政策时,只考虑t期的宏观经济状况,在给定宏观经济状态的前提下最优化社会福利函数,从而得出最优的政策选择。

动态不一致性

  • 在给定个体经济人追求其效用最大化的条件下,政府的政策规则必须使得每个时期中的社会福利函数达到最大化。

  • 政府在t期为t+i期制定的政策,在第t+i期到来的时候继续实行该方案可能不再是最优的政策选择。

  • 在动态不一致的经济中,政府需要根据实际经济情况随时作出政策调整。在动态经济中,政府根据相机抉择作出的政策选择会出现动态不一致性。

t+1时期的社会福利不但取决于t+1期政府政策选择,也取决于私人部门在t期的经济决策;而理性预期下,人民t期的决策又取决于其对t+1期的政策预期。

在相机抉择的条件下容易产生动态不一致性问题

  • 当私人部门为理性预期时,公众就会意识到政府执行通货膨胀政策的倾向。

  • 公众在制定工资和签订合同时就会把这部分通货膨胀预期考虑在内,结果是均衡产出和就业仍然维持在原来的水平,而通货膨胀率却有很大提高。

存在动态不一致性时,能够预先承诺去实行某项政策的政府会收到较好的政策效果;相反,一个比较短视、每一期都做重新最优化的相机抉择的政府却得不到很好的政策效果。

解决动态不一致问题的基本思想是改变政府的相机抉择行为,用一套在时间上比较稳定且有政府承诺的政策安排来代替相机抉择。

二、货币政策规则的历史回顾

弗里德曼以前的货币理论着重于货币政策对经济影响的间接传导机制,以借贷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在弗里德曼以前的许多货币政策规则都与金本位制度有关。

  • 金本位制度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货币政策规则。

  • 补偿美元规则也与金本位制度有关。补偿美元规则强调,通货能够与黄金兑换,黄金的价值通过实际条款来(由CPI定义)加以固定。

    • 优点是总价格水平对黄金价格波动不敏感

    • 缺点它是对黄金的投机行为相当敏感

芝加哥学派

  • 狭义银行观点:100%储备

  • 费雪-西蒙斯价格水平规则:人均实际货币存量不变和价格稳定

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不变规则。强调:

(1)公开宣布。(2)长期采用。 (3)固定货币供应量增长率。

只有长期采用一个固定不变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才能确保币值稳定,以及实现物价水平稳定和经济长期稳定增长。

为了克服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不变规则的缺陷,在1988年出现了麦克勒姆-梅茨勒基础货币规则。它是一个典型的工具规则,它引出了后来的泰勒规则和通货膨胀目标规则

提出时间 货币规则名称
1875 金铸币流通规则(Gold-specie flow rule)(Viner,1955)
1920 费雪的补偿美元计十划(compensated dollar proposal)(Fisher,1920)
1933 狭义银行观点:100%0储备(Fisher,1945)
1945 费雪-西蒙斯价格水平规则(Fisher,1945)
1960 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不变规则(Friedman,1960)
1983 名义GDP目标规则(Taylor1985)
1988 麦克勒姆-梅茨勒基础货币规则(Mccallum,1988)
1993 泰勒规则(Taylor,1993)
1996 通货膨胀目标规则(Svensson,2002)

三、弗里德曼货币供应量增长率规则

货币理论→货币数量论→货币主义。

凯恩斯主义→芝加哥学派。

收入-支出理论→名义收入货币理论。

名义收入理论

  • (一)起点:六方程模式(单一共同模型)

    六个方程,但有七个变量。(1)-(6)式是数量论者和收入-支出论者都可接受的,关键在于如何填补第七个方程式,解决遗漏方程问题(the missing equation)。

  • (二)遗漏的方程:三种解决方案

    方案①:简单的货币数量论:固定实际收入水平

    \[{Y\over P}=y=y_0\qquad(7)\]

    方案②:简单的收入-支出理论:固定价格水平

    \[P=P_0\qquad(8)\]

    方案③:弗里德曼认为,上述两种假定都会导致无法对价格涨跌做动态分析。解决方法是导出一个名义国民收入方程,而不是给定价格或给定实际国民收入。

    • 第一步,讨论货币需求。弗里德曼指出,货币需求的实际国民收入弹性为1,接近于实证研究结果。于是, (1)式可改写为(1a)式:

    \[M^D=P*l({Y\over P},r)\qquad(1)\to M^D=Y*l(r)\qquad(1a)\]

    • 第二步,讨论利率。弗里德曼借鉴了凯恩斯和费雪的观点。

      凯恩斯的观点。现行市场利率主要取决于对长期利率的预期,即:

    \[r=r^*\qquad(9)\]

    费雪则强调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区分,认为名义利率等于实际利率(设为ρ)与价格变动率之和:

    \[r=\rho+({1\over P}*{dP\over dt})\qquad (10)\]

    两者结合,可得

    \[r=\rho^*+({1\over P}·{dP\over dt})^*\qquad (11)\]

    名义利率=预期实际利率与预期价格变动率之和

    由 P=Y/y 可知,价格变动率等于名义收入变动率与实际收入变动率之差,即:

    \[\left({1\over P}·{dP\over dt}\right)^*=\left({1\over Y}·{dY\over dt}\right)^*-\left({1\over y}·{dy\over dt}\right)^*\qquad (12)\]

    代入式(11)可得:

    \[r=\rho^*+\left({1\over Y}·{dY\over dt}\right)^*-\left({1\over y}·{dy\over dt}\right)^*\qquad (13)\]

    弗里德曼认为,预期实际利率(^*)和预期实际收入增长率(\(\left({1\over y}·{dy\over dt}\right)\))是由(1)-(6)体系之外的实际因素决定的,……,二者之差可视为外生,记为常数k0,式(13)简化为:

    \[r=k_0+\left({1\over Y}·{dY\over dt}\right)^*\qquad(14)\]

    • 第三步,建立名义收入的货币理论模式。弗里德曼将货币供给视为外生变量,同时引进时间t,记M(t) 为外生决定的t时的货币供给量,则有式(1a)、(2)、(3)可得:

    \[Y(t)=V(r)·M(t)\qquad (15)\]

    其中,V(r)=1/l(r),表示货币周转率,即货币流通速度。

    (14)式与 (15)式构成一个两方程体系,该体系可决定任一时点的名义收入,而不必对价格水平加以限制,从而包含了价格涨跌的动态均衡。

  • (三)动态含义

    将(14)和(15)式对t求导,则:

    \[{dr\over dt}={d\over dt}\left({1\over Y}·{dY\over dt}\right)^*\qquad (16)\]

    \[{1\over Y}·{dY\over dt}={1\over V}·{dV\over dt}+{1\over M}·{dM\over dt}={1\over V}·{dV\over dr}·{dr\over dt}+{1\over M}·{dM\over dt}\qquad(17)\]

    将(16)代入(17)。并用s代表\({1\over V}·{dV\over dr}\)(代表了logV对r的回归方程率),可得:

    \[{1\over Y}·{dY\over dt}=s·{d\over dt}\left({1\over Y}·{dY\over dt}\right)^*+{1\over M}·{dM\over dt}\qquad(18)\]

    假定预期收入增长率是由一个简单的适应性预期模型所决定的:

    \[{d\over dt}\left({1\over Y}·{dY\over dt}\right)^*=\beta \left[{1\over Y}·{dY\over dt}-\left({1\over Y}·{dY\over dt}\right)^*\right]\qquad (19)\]

    则由(18)(19)可解出\({1\over Y}·{dY\over dt}\),得:

名义收入货币理论所强调的不是货币绝对量的重要性,而是货币增长率的重要性。

弗里德曼坚持认为,货币政策必须保持其单一性、长期性和稳定性。

  • 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是稳定货币、稳定经济,而不是降低失业率或其他目标;

  • 货币政策只能以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为控制指标,而不能钉住利率、汇率、物价或其他变量;

  • 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一经正确制定,就应该长期固定,而不能因经济波动或其他因素作随便调整。

弗里德曼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不变规则可用于解决货币政策工具的不稳定问题。

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不变规则的缺陷。

  • 假定货币的收入流通速度保持不变,但支付制度改进会引起货币的收入流通速度发生变化。

  • 控制货币存量有很多困难,中央银行往往只能间接地影响货币供应量增长水平。

第二节 货币政策规则的一般设计

一、货币政策规则设计原则

设计的货币政策规则必须满足卢卡斯批判的要求,使构成货币政策规则的模型参数不会随货币政策变化而发生变化。

货币政策规则的设计可以从下面的宏观经济模型开始:

\[y_t=A(L,g)y_t+B(L,g)i_t+u_t\]

yt是由内生变量组成的向量,可理解成是目标变量;it是由工具变量组成的向量;ut表示独立分布的误差项;A(L,G)和B(L,G)是包含滞后项L和政策参数G的多项式。

在上述模型的基础上,可以得到工具变量it的解。

\[i_t=G(L)y_t\]

工具变量的取值可以根据期望得到的目标变量求解得到。当政府对基本宏观经济形势有充分的知识时,就可以通过最优控制试验求解出最优货币政策: \[i_t=G^*(L)y_t\]

政策制定者在选择货币政策规则时,需要选择最为合适的目标和工具。政府是选择存量水平还是增量水平作为政策目标,会对规则设计有很大的影响。对选择以基础货币作为工具变量还是以短期利率作为工具变量,也一直有争议。

在设计货币政策规则时必须将之区分为刚性规则和弹性规则两种类型。 刚性规则避免微调。

货币政策规则的设计是通过建立一系列目标变量和工具变量之间的关系来完成的。工具变量主要是钉住某项货币政策工具,目标变量则需要钉住某项宏观经济目标。

在制定货币政策规则的过程中,对于货币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往往比求出最优解更为重要。

二、货币政策工具和目标选择

货币政策目标可以是社会福利水平,或是产出稳定增长和低失业率等,货币政策的作用对象可以是物价指数、名义收入或汇率等。

货币政策工具实际上就是中央银行经常操作的变量,如利率,或者是中央银行可以控制的某个货币范畴。

在货币政策目标选择过程中,最基本的问题就是是否应执行固定汇率制度安排。

货币政策目标选择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对设定增长率目标与设定增长水平目标的权衡问题。

三、货币政策规则类型确定

在实际经济中,需要对货币政策工具规则与货币政策目标规则进行严格区分。 目标规则由最优化模型导出,最优化模型的一个特点就是中央银行预先确定的损失函数最小化。比较普遍。工具规则优势在于,对公众来说它非常明确且易于交流。

大多数货币政策规则在论证时,使用的是事后数据(ex-post data),当使用实时数据(real-time data)时会得到不同的结论。

第三节 货币政策工具规则

如果货币政策工具仅取决于先定变量,那么就能得到显性工具规则;如果货币政策工具取决于前瞻性变量,则可以得到隐性工具规则。

泰勒规则、麦克勒姆基础货币规则等都是显性工具规则

一、麦克勒姆规则

麦克勒姆基础货币规则的提出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 金融创新发展和银行系统变化,使得货币需求函数表现出很大的不稳定性,使得由弗里德曼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不变规则难以实施,而且也很难达到稳定经济的货币政策目标。

麦克勒姆认为,政府应该通过控制基础货币(而不是货币供应量)来达到稳定经济的目标。金融市场发展使货币供应量变得越来越难以被政府所控制。中央银行的货币供应量目标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不稳定。

基础货币的可控性要明显强于货币供应量,以基础货币作为操作变量不会与其目标路径发生重大偏离。

  • 基础货币调整的依据是名义收入实际增长率与政府设定的目标增长率之间的差额。

  • 基础货币规则的设定会受到货币流通速度影响。

麦克勒姆的基础货币规则可用下式表示:

\[\triangle b_t=\triangle x^*-\triangle v^a+\lambda(\triangle x^*-\triangle x_{t-1})\]

\[\triangle v^a={1\over 16}[(x_{t-1}-b_{t-1})-(x_{t-17}-b_{t-17})]\]

\(Δb_t\)表示作为货币政策操作变量的基础货币增长率;Δx*是指名义GDP的目标增长率; \(Δv^a\) 代表基础货币流通速度平均增长率(比如取政策实施前16个季度的平均值)。

(算了,看ppt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