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货币基础

文章目录
  1. 1. 第一节 货币范畴
    1. 1.1. 一、货币与财富
    2. 1.2. 二、货币与通货
    3. 1.3. 三、货币与收入
  2. 2.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
    1. 2.1. 交易媒介
      1. 2.1.1. (一) 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
      2. 2.1.2. (二)信用与商品交换
    2. 2.2. 价值尺度与延期支付标准
    3. 2.3. 财富贮藏手段
  3. 3. 第三节 货币形态
    1. 3.1. 一、实物货币
    2. 3.2. 二、金属称量货币和铸币
    3. 3.3. 三、纸币形式的信用货币
      1. 3.3.1. (一)可兑换的信用货币
      2. 3.3.2. (二)不可兑换的信用货币
      3. 3.3.3. (三)存款货币
      4. 3.3.4. (四)“良币驱逐劣币”规律
    4. 3.4. 四、电子货币
      1. 3.4.1. (一)电子货币的产生与特征
      2. 3.4.2. (二)电子货币在中国
  4. 4. 第四节 货币层次
    1. 4.1. 为什么要对货币划分层次?
    2. 4.2. 货币层次划分的国别差异
  5. 5. 第五节 货币总量统计
    1. 5.1. 一、市场信息与货币总量统计
      1. 5.1.1. (一)信息对称经济中的货币
      2. 5.1.2. (二)信息不对称经济中的货币
    2. 5.2. 二、货币范畴与货币总量统计
    3. 5.3. 三、货币总量的官方统计

货币是在商品和劳务的支付或债务的偿还中被普遍接受的任何东西。

货币产生于信息不对称

货币是个时空概念

美国三元悖论:

美元;制造业优势;自由贸易

维持美元体系,就必须拥有制造业优势保证美元购买力;但同时也需要自由贸易保证供应量。但如果美国拥有制造业优势,其他国家必然采取非对称贸易安排以保护国内市场。特朗普为保持制造业优势,也不得不限制与中国的自由贸易。

信贷息差(credit spread):国库券与除信用评级外所有条款相同的非国库券之间的息差;卖出溢价高期权及买入同一相关证券但溢价低期权的期权投资策略

第一节 货币范畴

一、货币与财富

货币仅仅是全部财富中很小的一个部分,但货币是财富中流动性最好的部分。

二、货币与通货

通货currency),指的是现金,包括纸币和硬币两种形式。把通货作为货币的全部范畴,主要是强调货币的物理特性。

  • 在金属货币时期,往往将货币与铸币不加任何区分。

  • 在信用货币时期,将货币界定为通货时,会忽略在交易过程中可随时支取的银行存款(bank deposits)等货币范畴。

  • 依据支票和借记卡,将资金从一个银行账户转移到另一个银行账户,同样可以使得交易活动顺利开展。在交易过程中可以随时支取(call upon)的银行存款(bank deposits)也属于货币范畴。

三、货币与收入

收入是指某个特定时期收益的流量,货币是一个存量概念。

货币经济学中的货币不是指收入,不等同于财富,也不局限于通货。

货币经济学中的货币范畴介于财富和通货之间,它是财富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包含了全部通货。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

  • 货币的产生,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

  • 货币产生以后,逐渐具备了许多职能,这些职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在任何经济社会中货币都包括四个最基本的职能:(1) 交易媒介;(2) 价值尺度;(3) 延期支付标准;(4) 财富贮藏手段。

  • 交易媒介和价值尺度是货币特有的职能。

交易媒介

(一) 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

  • 物物交换 :需要满足与拟交换物品有关的时间、地点、数量、质量等因素的多重偶合要求 。

  • 一般等价物的出现 (1)物物交换有利于劳动分工深化和劳动生产力提高。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在某些特定地区范围内,出现了可以与其他物品直接相交换的一般等价物。 (2)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物品多具有地域特征。

1.货币的出现

一般等价物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在较大区域范围内相对统一的一般等价物。能够适合更大交易范围的被普遍接受的一般等价物就是货币。

最早的货币基本上都是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都比较稳定的贵金属。这些贵金属有许多实际经济用途。货币是劳动分工深化、市场范围扩大、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2.货币的出现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 * 降低交易成本的方法 (1)深化分工体系; (2)建立有组织的交易市场; (3)使用货币作为交易媒介。

  • 使用货币作为交易媒介时,可节省商品交易时间,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有助于鼓励劳动分工和实行专业化生产。

  • 货币的出现还为经济活动提供了一种可以被普遍接受的流动性。货币有许多被广泛认同的特性,最容易被市场普遍接受,被认为是流动性最好的资产。

3. 货币的基本特点

(1)易于标准化,人们能很简单地确认其价值;

(2)能够被广泛接受;

(3)能够被分割,使得找零比较方便;

(4)易于携带;

(5)不易变质。

4.货币出现以后的物物交换

(二)信用与商品交换

1.商品交换过程中的信用

在现代经济中,商品交易多由银行或其他金融中介机构为买方提供信用(credit)支持,买方以负债形式承诺以后偿付,当买方履行债务偿付完成货币转手以后,商品交换过程才真正结束。

货币可以被界定为在债务的最后支付中被普遍接受的任何物品,它并非商品交换过程开始的必要条件。

信用交易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是显然的。

2.信用卡与商品交换

  • 在现代经济中,人们使用信用卡(credit card)购买商品是经常的事情。

  • 银行可以通过限制信用卡使用,影响经济活动中的商品交易能力。

  • 在债务结清以前整个商品交换活动始终是不完全的,但是,银行提供的信用也应该看作是交易媒介。

3.信用与个人交易能力

  • 拥有货币是实现商品交易活动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 你可能因为缺少货币而暂时不能进行商品购买,但你只要信誉良好或拥有其他财产,你的交易行为将畅通无阻。

  • 影响商品交换过程的是支付来源,包括现存财富和其他借入资产。

  • 个人的借款(信用获得)能力受其拥有的财富规模影响,但也不全是如此。

价值尺度与延期支付标准

  • 货币的价值尺度功能是指货币提供了计算单位,是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价值计算工具。

  • 以货币作为价值尺度,简化了商品交换比率的确定方式。

  • N种商品 (1)如果没有货币作为价值尺度,那么N种商品就需要有N(N-1)/2个交换比率。 (2)货币充当价值尺度以后,只要使用N个交换比率就可以表示N种商品之间的交换关系。

  • 以货币作为价值尺度还简化了经济活动中的簿记工作

  • 延期支付标准是货币价值尺度职能的延伸,是指使用货币来记录债权债务规模。

  • 货币价值比较稳定,可有效地记录债务规模。

  • 货币币材稳定,价值也比较稳定,可以大量节省因为事物变迁给债务合约履行所带来的麻烦。

财富贮藏手段

  • 在选择财富贮藏手段时,人们会在流动性和价值贮藏功能两者之间进行权衡。

  • 流动性(liquidity)是指一种资产转换为交易媒介的难易和快慢程度。资产的流动性可以根据交易过程中资产价格的变化特征来判断。

  • 货币并不是唯一可以作为财富贮藏手段的物品,股票、债券、土地、房屋、艺术品、珠宝等物品,都有价值贮藏功能。

  • 准货币 准货币是指被排除在货币定义之外,但又与货币范畴中的某些物品颇为相似的任何东西。比如,没有交换媒介作用,但却有财富贮藏功能的物品。

  • 准货币的特点 (1)具有财富贮藏功能。 (2)货币与充当财富贮藏手段的其他物品的区别在于其流动性不同,可完全流动但不具有交换媒介功能的物品就是准货币。 (3)股票不是准货币,国库券是准货币。

第三节 货币形态

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以后,货币形态经历了从实物货币到金属货币、从金属货币到纸质货币、再从纸质货币到电子货币的发展过程。

一、实物货币

  • 货币最原始的形态,就是实物货币。

  • 在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农业从畜牧业中分离出来)之前,交换的目的直接以满足某种生活或生产需要为主,要求作为交换媒介的货币必须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并主要由自然物来充当货币。

  • 充当货币的物品在当时的社会经济中往往最能代表财富,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比如,盐、毛皮、牲畜、奴隶、贝壳、绢帛、烟草,等等。

  • 实物货币有着显著的地域特点,相关地区多会选用当地多产且使用较为频繁的物品充当货币。 (1)沿海地区多使用海贝和盐作为货币; (2)游牧地区多用牲畜和毛皮作为货币; (3)农业地区则多用农具、布帛和奴隶等作为货币。

  • 早期的货币多脱胎于普通商品,并非理想的货币材料。在生产力水平提高以后,商品交易规模不断扩大,实物货币的使用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交易需求,由此便产生了新的货币形态。

二、金属称量货币和铸币

  •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工农业中分离出来)以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了出来。金属冶炼技术明显提高并使得金属实物在执行货币职能方面的优越性越来越明显。

  • 金属的特点。金属具有同质性、材质稳定、易于分割、易于保存(不易变质、腐烂)、体积小、蕴含劳动量大(价值大)、便于携带等特征。

  • 中国很早就确立了金属货币的地位。秦汉时代便以铜制币,明代开始将银确立为货币。

  • 金属货币的演化经历了两个过程。 第一,经历了由贱金属到贵金属的转变。 金属货币最初是以贱金属为主,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使用的是铜。在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以后,币材从铜向金和银等贵金属过渡。 第二,经历了从称量货币到铸币的演变。 金属货币最初主要是以块状形式进入流通,交易时要称重量,估计其成色,这就是金属称量货币,比如镑、铢等都属于金属称量货币单位。

  •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出现商业)以后,商业从手工业中分离了出来,一些富有信誉的商人在货币金属上打上自己的印记,于是便出现了铸币

  • 由实物转为铸币时,铸币常以原有的实物形态出现,比如斯巴达的枪形铁币,埃及的手钏形金银币,中国的布币和刀币。

  • 在金银复本位时代,流通中金币或银币的实际价值与名义价值的背离,会使得人们将那些实际价值高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即我们所说的“良币”)收回后熔化重新铸造,让那些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即我们所说的“劣币”)充斥市场。这种现象就叫做“劣币驱逐良币”,也称为“格雷欣法则(Gresham’s Law)”。

  • 金属称量货币和铸币时代的商品交换扩张非常迅速,需要有足够多的货币供给,而金和银等贵金属又与人们从自然界中提炼金银的能力有关,为此人们不得不付出巨大的劳动,且会降低商品交易效率。

铸币税(seigniorage)

  • 铸币税(seigniorage),即货币面值超过货币生产成本的那部分价值。

  • 为了管理铸币发行,许多国家收回了铸币权,铸币所代表的价值与铸币铸造成本之间的差额则被作为国家的一种公共收入来源。

  • 通过大量发行贵金属含量少、成本低的货币来获取财富时,也导致货币供应量大于实际经济能够提供的货物,进而引起了物价上涨。

三、纸币形式的信用货币

  • 信用货币,指的是作为商品自身的价值不能与它作为货币的价值完全相等的物品。

  • 信用货币有纸币、支票以及电子货币等多种形式。

  • 信用货币在交易中凭借发行人信用,被广泛接受。

  • 信用货币的数量由政府控制时,容易引起通货膨胀。

(一)可兑换的信用货币

  • 金融中介机构最早发行的银行券是其开出的铸币和金块存款的收据。

  • 早期的银行券是在一张空白字据上临时填写金额,后来演变为事先印制好的不同面额的钞票。这些银行券可代替金银流通,并可以兑换成金银等贵金属,金额和样式都不固定,后来为了便于流通,统一了样式,但仍可以兑换金银。于是,银行券就成为由银行签发的、代替金银货币流通的、可以随时兑现的信用货币。

  • 银行券的出现为后来不兑现的纸币出现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引发了由银行发行的票据是否应当有黄金作为支持的争论。

  • 通货(currency)学派认为,为了防止通货膨胀,应该有100%的黄金储备。

  • 银行学派主张由银行根据需要提供信用,以满足商品交易中的货币需求。

(二)不可兑换的信用货币

  • 典型的不可兑换的信用货币是政府纸币。政府纸币是指与银行券同时流通的、以国家政权为后盾,由国家发行的强制流通的纸质货币。

    • 与银行券相比,政府纸币具有以国家信用为基础、强制流通,以及不可兑现等特征。
  • 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纸币是中国北宋年间的“交子”。美国在1862年开始发行的“绿背钞”(Greenbacks)。

  • 政府货币作为不可兑现的信用货币,由于它与财政赤字的密切关系,容易导致货币流通的混乱。

  • 在20世纪30年代,许多国家的银行券与政府货币被合二为一。

  • ** 不兑现信用货币**的出现,突破了货币商品形态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为政府控制经济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手段。

  • 国家虽有着发行货币数量的主动权,但按照经济安全运行的实际需要,货币发行数量还是受限于一个合理的水平上,如果国家发行货币的数量不依据国民经济的实际需要而定,那么整个经济运行的机制就会被打乱。

(三)存款货币

  • 在现代经济中,不可兑换的信用货币逐渐采取了存款货币的形态。

  • 纸币和硬币的缺陷是,易于被偷窃,运输费用昂贵,由此人们发明了可相互抵消支付的支票(check)。

  • 存款货币的出现,打破了实体货币的观念,将货币由有形货币引向了无形货币。

  • 随着电子计算机的普及运用,存款货币又采用了“电子货币”的形态。

(四)“良币驱逐劣币”规律

  • 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期,在世界上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同时流通有多种货币,出现了明显的“良币驱逐劣币”现象。

  • 在拉美地区,本国货币与美元并行流通,由于该地区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美元作为“良币”大受欢迎,部分国家不得不考虑实行美元化改革。

  • 货币形态进入到不兑现信用货币时代以后,货币发行制度等一系列组织体系和运行规则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每一种信用货币背后都有一个经济组织做支持

  • 这些经济组织的市场化水平、经济实力比较及变动情况,以及政治社会等因素都夹杂在其中,不可兑现的信用货币流通呈现出“良币驱逐劣币”的规律。

在现实中,为什么世界货币没有趋同呢?

四、电子货币

(一)电子货币的产生与特征

  • 电子货币属于信用货币的一种形式,具体表现为人们持有的信用卡及其他记帐单位。

  • 电子货币也称数字货币或电子现金、电子钱包或网络货币,它是以计算机通信、金融和商业专用电脑和机器等现代化科技为基石,通过电子信息转账形式实现的货币流通方式 。

  • 电子货币具有以下特点: (1)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依托,进行储存,支付和流通; (2)可广泛应用于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领域; (3)融储蓄,信贷和非现金结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 (4)电子货币具有使用简便、安全、迅速、可靠的特征; (5)现阶段电子货币的使用通常以银行卡(磁卡、智能卡)为媒体。

  • 电子货币的最初形式是信用卡。信用卡由银行或公司签发,可供持卡人在指定的商店或商场进行记账消费,属于一种授信凭证。

  • 世界上最早的银行信用卡是美国佛拉特布什国民银行在1946年发行的用于旅游的信用卡。

  •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在信用卡的基础上又逐渐出现了智能卡、磁条卡、赊账卡、借记卡、IC卡等多种类型的银行卡。

  • 电子货币的使用有利于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

    • 通过电子货币进行结算,对于生产厂商而言可以瞬间以最低的成本收回资金,面临的风险很小。
    • 对于顾客而言,由于免除了烦琐的支付手续,可轻松购物,从而有效的拓宽了市场交易范围。
  • 比电子货币更进一步的网络货币叫数字货币,它用一串经过加密处理的数字来代表现金,它不需要电子钱包所借助的卡片作为载体,仅表现为一串数字。

  • 电子货币的广泛使用同样需要解决防伪和更新问题。

(二)电子货币在中国

  • 中国流行的电子货币主要有四种类型。
    • 第一,储值卡型电子货币。一般以磁卡或IC卡形式出现,其发行主体除了商业银行之外,还有电信部门(普通电话卡、IC电话卡)、IC企业(上网卡)、商业零售企业(各类消费卡)、政府机关(内部消费IC卡)和学校(校园IC卡)等。
    • 第二,信用卡应用型电子货币。指商业银行、信用卡公司等发行主体发行的贷记卡或准贷记卡。
    • 第三,存款利用型电子货币。主要有借记卡、电子支票等,用于对银行存款以电子化方式支取现金、转账结算、划拨资金。
    • 第四,现金模拟型电子货币

第四节 货币层次

为什么要对货币划分层次?

  • 在现代相当发达的信用货币制度下存款货币的种类很多,人们对货币供应量中应包括哪些资产的看法并不一致。

  • 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出于实行货币政策的需要,开始对货币供应量划分不同的层次。此后,其他国家也开始效仿。

    • 对货币供应量划分不同的层次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
  • 货币层次的划分,主要是按照货币流动性的强弱从外延上确定各个层次的货币所包含的具体内容。

    • 根据货币交易媒介职能界定的货币称为狭义货币(narrow money),包括法偿货币(含银行券和铸币)和即期存款(sight deposits)。

    • 与狭义货币相对应的是广义货币(broad money)。

  • 对货币供应量划分层次,目的是考察不同层次货币的供应规模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以选定一组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的货币,作为货币流通管理的依据和中央银行货币控制的重点。

  • 划分货币层次主要遵循流动性标准,流动性不同的货币在单位时间内流转的次数不同。

货币层次划分的国别差异

  • 世界各国对货币层次的划分方法并不一样, 同一国家在不同时期对货币层次的划分方法也不一样。

  • 虽然世界各国对货币供应量层次的划分很不一致,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货币供应量都包括现金、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即M1和M2。

  • 金融资产是否应列入到货币供应量层次之中,则是有分歧的。

    • 有些国家将这类金融资产列入到货币层次之中,但为了与货币供应标志M相区别,往往用其它的符号来表示。
  • 在中国,货币当局将全部货币供应量划分为M0、M1、M2等三个部分,其中: M0 = 流通中现金 M1 = M0 + 单位活期存款 + 个人持有的信用卡存款 M2 = M1 + 居民储蓄 + 单位定期存款 + 其它存款

  • 在美国,货币当局将全部货币供应量划分为M1、M2、M3和L等四个部分,其中: M1 = 通货+旅行支票+活期存款+其他支票存款 M2 = M1+其他能够签发支票的资产+其他能以极小的成本迅速变现因而具有极大流动性的资产=M1+小面额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和货币市场存款账户+货币市场互助基金份额(非机构所有)+隔日回购协定+合并调整 M3 = M2+其他流动性较小的资产= M2+大面额定期存款+货币市场互助基金份额MMF(机构所有)+定期回购协定+合并调整 L = M3+若干类基本上具有高度流动性的债券=M3+短期财政部证券(国库券/bills)+商业票据+储蓄债券+银行承兑汇票

  • 欧洲中央银行将全部货币划分为狭义货币M1、中间货币M2和广义货币M3等三个层次,具体划分如下: M1 = 流通中现金 + 隔夜存款。 M2 = M1 + 期限为两年以下的定期存款 + 期限在三个月以内的通知存款。 M3 = M2 + 回购协议 + 货币市场基金(MMF)+ 货币市场票据 + 期限为两年以内的债券。

  • 在这些货币层次中,M3是欧洲中央银行重点监测的货币指标

  • 英国的货币层次则包括M1、M2和M3等六个部分,其中: M1 = 流通中的现金和硬币+英国私人部门的英镑即期存款。 M2 = 流通中的现金和硬币+英国私人部门持有的在银行的10万英镑以下的活期存款+其他存款(一个月内通知银行提取的零售性存款)。 M3 = M1+英国私人部门的英镑定期存款+英国公有部门的英镑存款。 M4 = M3+英国居民持有的其他通货存款。 PSL1 = 私人部门所持有的英磅M3+私人持有的国库券+私人在地方机关及金融机构的存款+纳税存款证明+银行承兑汇票。 PSL2 = PSL1+其他各种流动性资产如国民储蓄证券+储蓄银行信托+国民储蓄银行的存款等。

  • 在几乎所有的国家中,M0和M1的含义都相同。但在不同国家中,广义货币的范畴有显著差异。

  • 综合各国情况,货币供应量一般划分为M0、M1、M2和M3几个层次。

    • 之所以将M0列为货币供应量的第一层次,是因为现金是流通中最活跃的货币,它构成对消费品的直接需求,是反映消费品市场当期供求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
  • 第二个层次的货币供应量M1,构成对消费品和投资品的直接需求,是反映消费品和投资品市场当期供求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

第五节 货币总量统计

  • 对于个人来说,没有必要知道货币的准确定义,也没有必要知道经济中到底有多少货币。

  • 如果货币当局通过调节利率来管理支出水平,则也没有必要定义和测算总量层面上的货币数量。

  • 为了说明货币供应量对宏观经济活动的影响时,我们才有必要测算宏观经济活动中的货币供应规模。

一、市场信息与货币总量统计

(一)信息对称经济中的货币

  • 信息对称时,市场能够自动达到均衡状态,不存在纯粹的金融交易活动

  • 将货币定义为在商品交换中可以接受的那些资产时,则可得以下关系式:

\[MV_T \equiv P_TT\]

其中:M=货币存量;\(P_TT\)=用货币完成的全部交易活动规模; VT=货币交易流通速度,与金融制度有关,与M、PT和T无关, VT变化时会影响PTT。

因此,信息对称条件下货币当局测算货币总量有三种方法: (1)区别存款中用于交易的部分和用于储蓄的部分。 (2)测算(在VT不变时)引起\(P_TT\)变化的那些资产数量。 (3)测算那些数量与VT变化无关的资产。 * 交易规模T与国民收入Y及金融资产交易 F有关,并可以写成以下形式:

\[MV=P_YY+P_FF\]

在现代经济中,V=GDP/M,或 PY/M ,而不用PT/M。但是,PY用 PT代替时,难以区别货币是用于二手品交易还是用于金融资产交易。

\[M_YV_Y+M_FV_F+M_{SV} \equiv P_YY+P_FF\]

其中,MY=用于新制成品交易的货币;MF=用于金融资产交易及其他交易的货币;\(M_{SV}\)=储蓄。当MV=\(P_{YY}\)时,需要\(M_{SV}\)=0且PFF/\(M_YV_Y\)保持不变。这样就可以用VY代替VT,Py代替PT。

接下来是测算PY,方法有两种: (1)在VY不变时,预测引起\(P_{YY}\)变化的资产。 (2)预测与VY变化无关的资产。

(二)信息不对称经济中的货币

  • 在信息不对称的经济中,信用与消费有一定关系,在测算货币总量时会碰到以下问题: (1)难以区分货币是作为交易还是用作储蓄。 (2) \(M_{SV}\) 不再等于零。 (3)VT随M变化而变化。货币供应增加时,会引起货币流通速度下降,使得PTT保持不变。此时,决定交易规模的是信用而不是货币存量(money stock)。 (4)在信息不对称时, M与 \(P_{TT}\)之间的关系难以确定,货币供应变为内生,货币当局难以控制货币供应量,测算货币供应量时需要分析引起\(P_{TT}\)变化的各种原因。 (5)存在货币幻觉时,\(P_{YY}\)\(P_{TT}\) 之间的关系不很密切。此时,很难找到一个使货币流通速度稳定的货币范畴。

二、货币范畴与货币总量统计

  • 货币的职能特征表明,只有那些明确地充当交易媒介的物品才属于货币范畴,对货币总量的测算应当只包括通货、支票账户存款和旅游支票等项目

  • 根据货币的职能特征统计货币总量时,会忽略掉那些可部分充当交易媒介的资产,特别是那些流动性不如通货和支票存款的资产,如银行储蓄存款,它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迅速地转变成为现金。

  • 除了根据货币职能确定货币范畴来统计货币总量外,也可根据货币总量变动引起的经济效应来统计货币总量。

    • 例如,根据货币总量变化与物价上涨之间的关系来统计货币总量,或根据货币总量变化与名义收入之间的关系来统计货币总量,等等。
  • 根据货币总量变动效应来统计货币总量时的重要缺陷是,不同时期能反映货币总量变动效应的经济指标往往会不一致,因此难以比较不同时期的货币总量水平。

三、货币总量的官方统计

  • 货币当局采用的货币总量统计方法会考虑整个银行系统的各种存款情况,并分为多个层次给出货币总量数据,货币当局也会根据各种资产发挥货币功能的大小来统计货币总量。

  • 假设i资产的存量规模为ɑi,则加总的货币总量D可以表示成:

\[D = \sum a_i·w_i\]

  • 其中:wi代表i资产充当货币时的权重。所有资产都有一定程度的流动性,因而也都具有某种程度的货币特征。

  • 假设在一定限制下能据以签发支票的货币市场基金份额可在60%程度上看作货币,而储蓄存款可在40%的程度上与货币相同,则:加权货币总量=M1+0.60(货币市场基金份额)+0.40(储蓄存款)。

  • 英格兰银行在统计加总的货币供应总量时,以三个月期本地机构存款利率(rate on three-month local authority deposits, 3mLA rate)为基础,其他资产i的利率\(i_i\)与其比较后,得到相应的权重\(w_i\)

  • 这个权重会经常变化,在实际处理时多选择利率最高的资产作为参照。

  • 货币当局经常会对已经公布的货币总量(比如M2)数据进行修正。

  • 三个原因。 (1)在小型存款机构报告存款数额之前,货币当局只能对货币总量进行粗略估计。 (2)商业银行存在着漏报和错报的现象。 (3)货币总量的变化有时会呈现出季节性特征,需要按照年份或者季度进行调整。

  • 央行最初公布的货币总量(比如M2)数据对于了解短期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并不可靠,这些数据仅可用于观察较长时期(如一年以上)内的货币供应量变动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