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与工业化

文章目录
  1. 1. 导论
    1. 1.1. 经济科学与科学的经济研究
      1. 1.1.1. 什么是经济科学?
    2. 1.2. 经济发展
      1. 1.2.1. 什么是经济发展
      2. 1.2.2. 如何度量经济发展水平
      3. 1.2.3. 发展经济学
  2. 2. 工业化与经济发展
    1. 2.1. 什么是工业化
      1. 2.1.1. 什么是工业化?
    2. 2.2. 农业国的工业化
      1. 2.2.1. 一个理论框架
      2. 2.2.2. 工业化所需资本的可能来源
      3. 2.2.3. 工业化的发动及限制因素
      4. 2.2.4. 资本积累对于经济增长有多重要?
      5. 2.2.5. 两种不同的工业化战略
      6. 2.2.6. 发展中的农业大国能否通过出口导向型战略发动工业化?
    3. 2.3. 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1. 2.3.1. 中国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
      2. 2.3.2. 工业化前的工业化:中国的乡村工业
      3. 2.3.3. 为什么中国的乡村工业没有发展成现代工业?
      4. 2.3.4. 李约瑟之谜(Needham’s Puzzle)
    4. 2.4. 工业化对中国农业的渗透效应:微观数据
      1. 2.4.1. 1990年代中国农业与农村的基本事实:一些微观证据
      2. 2.4.2. 工业化对中国农业生产和生活的渗透效应
      3. 2.4.3. 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还有多远的路要走?

导论

经济科学与科学的经济研究

什么是经济科学?

经济科学:解释经济现象和人的经济行为的学科;

A. 林毅夫:

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在本质上是用来解释社会经济现象的一套逻辑体系;经济学理论是用来说明社会经济现象的几个主要经济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逻辑体系。

B. 钱颖一: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经济行为和现象的社会科学。现代经济学以研究市场经济中的行为和现象为核心内容,现代经济学并不是一些新鲜的经济学名词和概念的汇集,经济学家的工作也不是任意套用这些名词和概念,而是运用这些概念所代表的分析框架来解释和理解经济行为和现象。

例:阿尔钦-艾伦定理

当相同的附加成本被加在两个相似的商品价格上时,其结果是人们会增加对优质商品的相对消费量,因此,优质商品很可能被出口。

现象:华盛顿州附近的消费者发现,在本地买不到华盛顿生产的优质苹果

解释:我们假定在当地买一个优质苹果要花10分钱,而次等苹果需5分钱,那么,吃一个优质苹果的花费与吃两个次等苹果的花费相等,我们可以说一个优质苹果“值”两个次等苹果,两个优质苹果就值四个次等苹果。假定将一个苹果运到中东的成本是5分钱。那么在中东,一个优质苹果就值15分,而次等苹果值10分。但现在吃两个优质苹果的花费就等于吃三个而不是四个次等苹果。尽管两者的价值都提高了,但相对而言,优质苹果变得便宜了,因此,中东地区对优质苹果的消费比例比这里高。这个定理可以回答为什么亚洲人从美国进口高价汽车的比低价的多,为什么国际贸易中交易的多是奢侈品,为什么对“次等货”的消费多发生在产地附近而不是远离产地等之类的问题。

经济发展

什么是经济发展

  1. Seers的经济发展目标:在贫困、失业率、不平等三大问题上有所改善

Seers批评那些发展中国家说,它们缺乏贫困方面的足够信息并非是因为它们没有能力获得这些信息,而是它们没有意愿去搜集这些信息。

  1. Sen的经济发展目标

发展与降低人们的权利剥夺或者增加人们的选择有关(Sen, 1999)。

剥夺代表了贫困的一种多纬度的视角,它包括饥饿、文盲、疾病或健康程度低下、没有能力、没有权力、没有话语权、没有安全感、害羞和缺乏获得最基本的基础设施的途径

Sen (1999)认为,自由(不是发展)才是经济生活和通过最有效的方式实现全面的福利的终极目标。克服被剥夺是发展的核心问题。

  1.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说的是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和产出的增长。

“经济发展”的含义则更广泛,除了人均收入的提高外,还应含有经济结构的根本变化,其中两个最重要的结构性变化是,在国民产值中农业比重的下降和工业比重的上升,以及居民在城市人口中百分比的上升。

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人民必须是这一过程的主要参与者,这样才能带来结构的诸多变化。参与发展过程,意味着享受发展带来的利益,并且参与这些利益的生产过程。如果增长只是极少数富人受益,那就不是经济发展。

如何度量经济发展水平

1. 人类发展指数(Human Development Index):

教育指数=2/3(成人识字指数)+1/3(毛入学率指数)

HDI=1/3(预期寿命指数)+1/3(教育指数)+1/3(GDP指数)

\[分项指数={实际值-最小值 \over 最大值-最小值}\]

指标 最大值 最小值
出生时的预期寿命(岁) 85 25
成人识字率(%) 100 0
综合毛入学率(%) 100 0
人均GDP(PPP美元) 40000 100

\[GDP指数={log(实际值)-log(最小值) \over log(最大值)-log(最小值)}\]

  1. 性别发展指数(Gender Development Index)

\[分项指数={实际值-最小值 \over 最大值-最小值}\]

指标 最大值 最小值
女性出生时的预期寿命(岁) 87.5 27.5
男性出生时的预期寿命(岁) 82.5 22.5
成人识字率(%) 100 0
综合毛入学率(%) 100 0
人均GDP(PPP美元) 40000 100

\[收入指数={log(实际值)-log(最小值) \over log(最大值)-log(最小值)}\]

教育指数=2/3(成人识字指数)+1/3(毛入学率指数)

\[平均分布的指数=\{[女性人口比重*(女性指数)^{1-\varepsilon}]+[男性人口比重*(男性指数)^{1-\varepsilon}]\}{1\over {1-\varepsilon}}\]

ε=2,它度量的是对不平等的厌恶程度。

GDI=1/3(预期寿命指数)+1/3(教育指数)+1/3(GDP指数)

其他度量指数:

  • HPI-1: 发展中国家人类贫困指数

  • HPI-2: 部分OECD国家的人类贫困指数

  • GEM: 性别赋权尺度

发展经济学

1. 内涵

发展经济学:解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各种经济现象的学科。(贫困、饥荒、营养不良、收入差距、高犯罪率、失业、歧视、战争与冲突、民主制度等)

2. 发展经济学的两大基本问题

A. 工业化:扩张工业部门以使得工业产出和就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较大的发展过程;

B. 城市化:农业劳动力大量进入城市部门(主要是工业和服务业)就业和生活的发展过程;

3. 古典发展经济学

古典发展经济学:以威廉·配第、杜阁、亚当·斯密等为代表的古典主流经济学家,关注的焦点是分工对经济发展的含义。在一定程度上说,古典主流经济学的核心就是发展经济学。这一核心的主体是斯密定理,即分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分工依赖于市场的大小,市场的大小取决于运输条件。我们将这一古典主流经济学的核心,称为古典发展经济学。

工业化与经济发展

什么是工业化

什么是工业化?

1、一种片面的认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最初年代里,几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已经认识到,工业化是赶上发达国家生活水平和政治地位的关键,因而将之作为自己追求的首要目标。然而,当时许多发展经济学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决策者对工业化的认识是片面和错误的,他们仅仅把工业化看作制造业(尤其是重工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比重的增加,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两个错误倾向:一是只注重于集中资源投资于制造业,而忽视了传统农业的改造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二是只注重了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应用,而忽视了社会经济结构的相应变革。这是战后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步履维艰和屡屡失败的重要根源之一。

2、对工业化的正确认识

张培刚在《农业与工业化》中提出:“工业化的概念是很广泛的,包括农业及工业两方面生产的现代化和机械化。”它的特征可以用各种方式说明:

“如果着重技术因素,工业化可以定义为一系列基要生产函数发生变动的过程。”

“若着重资本这个要素,则工业化也可以定义为生产结构中资本广化和深化的过程。”

“若着重劳动这个因素,工业化更可以定义为每人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的过程。”

“所有这些特征合起来指明一件事——经济飞跃进步。”

把工业化的含义仅仅界定为制造业的发展,不仅在理论上失之偏颇,而且在实践中贻害无穷。工业化决不应该局限于工业部门,而应该涵盖整个国民经济。具体地说,工业化至少应该包括工业和农业(国民经济的两个基础产业部门)的机械化和现代化。工业化是一个动态的和发展的过程,它以技术变革为基础和前提,首先表现为“一系列基要的生产函数”不在处于停止状态,而是发生着连续的变化,并进而导致生产过程、经济组织、社会结构,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都发生一系列相应的变化。

如果我们大家都能正确认识的到“工业化”的完整内涵及其真实意义的话,那么就不可能出现为了发展制造业而忽视农业,或者以牺牲农业来发展工业的错误倾向,也就不可能出现由于主观认识的失误而导致产业结构失衡,并进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3、工业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要想经济发展,首先必须实现国民经济基本产业部门(包括工业和农业)的机械化和现代化,也就是说,只有通过实现工业化,才有可能出现生产能力和生活水平(包括社会经济福利)的持续稳定提高。可见,工业化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根本性和决定性的作用。与此相应,工业化问题也应该成为当代发展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

余粮率=城市化率

农业国的工业化

一个理论框架

农业国工业化理论可以以不同形式或从不同角度展开,但归纳起来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社会经济条件和文化历史背景。这也就是应该从历史演变的角度(而不是单纯地通过对若干障碍因素的平面罗列)来分析阻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最终根源。

2、工业化的发动因素和限制因素。一般来说,人口基数过大和人口增长过快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由此而引起的人均资源占有量过少,也成为限制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重要因素。至于工业化的发动因素,则应该首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包括企业家阶层的形成)。

3、影响工业化进程的各增长要素的分析。这包括资本的迅速形成和有效使用、劳动力素质的提高、生产技术的变革、基础设施的发展等。

4、工业化过程中的结构转换和协调发展。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在工业化变革时期,大都具有“二元经济”和不平衡的特点,它不仅表现在产业结构上,而且反映在区域发展上。工业化和现代化是使二元经济向更高层次一元经济转化的必经之路,是克服地区间发展和部门间发展不平衡的必要手段。

5、工业化过程中产生的重大社会经济问题。如人口数量爆炸、生态环境恶化、通货膨胀严重、收入分配不均等,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途径和机制。

6、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外部资源的利用。其中包括对外贸易、引进外资、外债问题、国际经济关系和国家经济秩序等。

7、工业化过程中的调节机制。主要是探讨计划与市场的结合及二者相互转换的问题。

工业化所需资本的可能来源

1、殖民掠夺

形式:

A、垄断贸易:殖民者进入殖民地之后,大多要实行垄断贸易,从中牟取巨额利润。例如,17世纪初英国在印度建立的东印度公司就是一个典型代表。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150年间,在印度各地建立了众多的商馆、货栈和大代理商行。这些商馆和商行进行垄断贸易的形式:一是以预付款的方式迫使本地工商业者为其生产订货,然后以低价收购、高价出售;二是廉价收购当地农产品,同样以高价在欧洲销售。三是垄断了印度海岸线食盐的专卖权

B、不平等贸易:殖民者用本地生产的一些廉价工业品换取殖民地的金、银、钻石、象牙等贵重物品。

C、开采矿藏:殖民者在殖民地直接利用当地廉价劳动力开采金、银贵金属矿及钻石矿等,并全部据为己有。

D、收取重税:东印度公司在印度期间,曾凭借土地所有权,对当地农民收入远高于以前的地租。

E、建立农产品基地

F、奴隶贸易:这是通过殖民地开发获取剩余资源的一种最野蛮的形式,它曾为西欧国家尤其是英国带来了巨额财富。

G、抢劫、贩毒。

殖民掠夺对于殖民者本国的工业化的发动和发展的作用:

A、殖民掠夺是受惠国工业化所需巨额资本的一个重要来源;

B、殖民掠夺是受惠国食物和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

C、殖民掠夺使受惠国拓宽了工业市场;

2、外国援助

作为一种工业化筹资的途径,外援有两个显著特点:第一,非市场性;外援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受援国工业化的发展,不具有盈利性质,其发生是在非市场条件下进行的。第二,让与性。外援中有不少是无偿的,即使是有偿的,其利息率也大大低于市场水平,而且偿还期还较长。

外援的利用对于一个国家的工业化的启动和推进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对于受援国来说,外援具有一种基本的优势:既获得了发展的资本,又免遭缩减本国消费之苦,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国内因资本积累造成的积累与消费之间的矛盾,和提供资本积累的产业与接受资本积累的产业之间的矛盾。所以,不少国家和地区曾利用获得外援的契机,适时地推进了本国或本地区的工业化进程。

3、FDI

外资具有不必为增加资本积累而牺牲国内消费的优点,因而是工业化资本积累比较轻便的一种方式。在工业化历史上,利用外资筹措发展资本一直具有较重要的作用。

发展中国家的实践表明,利用外资筹措工业化发展资本也有很多不利因素。除非利用得当,外资并不能成为一个国家工业化的成功启动,一个国家工业化的资本筹措过度地依赖外资是十分危险的。成功地引进外资尽管不失为工业化资本积累的一个途径,但一个国家工业化的发展资本不能完全建立在外资的基础之上,外资不能代替农业剩余。

4、国内储蓄:

A、个人储蓄:又称为居民储蓄或家庭储蓄,决定个人储蓄的基本因素包括个人可支配收入以及储蓄倾向;后者又由收入分配状况、利率水平、储蓄习惯、金融制度与支付习惯、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制度、物价水平、财政与货币政策等因素决定。

B、企业储蓄:企业的储蓄包括净储蓄和折旧基金两部分,净储蓄是企业的未分配利润,它是用于企业的扩大再生产的,取决于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内部分配政策。折旧基金在未用语更新机器设备之前,也是一种储蓄。在先进的国家,企业经常采取加速折旧的办法,政府也给予税收等方面的优惠,以扩大企业的资本积累和更新改造能力,加速技术进步。所以,折旧是企业资本积累的一个重要来源。由于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所以,提高企业的获利能力,增加企业利润用来进行再投资,对于经济起飞和工业化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C、政府储蓄:政府储蓄包括政府预算储蓄和国有企业上缴利润两部分。预算储蓄是政府的税收扣除经常性支出后的余额。除了这两个正常手段之外,如果政府储蓄不足以支付政府的投资支出,即发生财政赤字,那么政府可以通过向国内公众发行债券,出售国有企业的股票,或借外债,或向银行透支扩大货币发行,即实行通货膨胀等手段来弥补财政赤字。

5、农业剩余:

一个国家不能也不可能完全依靠获取国外资源的方式来筹集其工业化的全部发展资本,工业化资本积累的主体来源是国内储蓄,大国更是如此。

从理论上说,农业为工业化提供剩余积累的基本方式有四种:

A、赋税方式:

  • 土地税:土地税是首要的、最基本的农业税。一般地,由于土地税是固定税率,因而以土地税形式向农业征税不仅不会抑制农业增长,相反为了增加个人所得还会提高农民增加生产的兴趣,因为土地生产率提高的结果,会使得土地税按土地产出量计算的比例呈降低的趋势。

    土地税既可以实物的形式出现,也可以货币的形式出现。一般来说,征收货币土地税有利于促进商品化农业的发展,同时还为工业化拓宽了市场。以货币形式运行着的土地税,不仅可以实现专业农业剩余的资本要素贡献,而且可以实现提供工业产品市场的产品市场贡献。日本明治维新后,新的货币地税的实行就是按照这种思路展开的,因而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与其他形式的农业税相比,土地税的最大优点是农民难以逃避。由于土地的空间敞开性,农民可以隐瞒土地的产量,但是却无法隐瞒土地的面积,这就决定了以地税形式调动农业剩余于工业化资本积累过程的较高效率。

  • 销售税:即以农产品的市场销售或销售收入为对象计征的农业税。与土地税相比,由于销售税只是针对有销售活动的农民征收,所以,如果税负过重,会产生抑制农业商品化发展的负作用。

  • 所得税:是一种以农民的要素收入为对象计征的赋税。农民的要素收入包括工资收入、地租收入和利息收入,由于在很多情况下,农民是自我雇佣,耕种自有土地,使用自有资本,其工资、地租和利息等收入在会计核算上并不表现出来,而且计征农民所得税在技术上是比较困难的。而且,由于工业化初期农民要素收入水平一般较低,能够到达起征点的人数很少,所以,所得税在农业赋税中所占比例一般不大。

  • 土地增值税:这是一种以土地增值为计征对象的农业赋税。土地增值税制度在德国、英国、加拿大、美国等许多国家都存在过。作为一种吸取农业剩余的方式,土地增值税在转移农业剩余的同时,会阻碍土地自由转让的负作用,而土地的自由转让如果不通畅,则土地进入最有能力从事土地种植者手中的机会就大大减少。

B、价格方式:

通过工业产品与农业产品的交换价格“剪刀差”,人为地压低农产品的相对价格或贸易条件。

这是政府利用行政力量干预市场,有意压低农产品的价格,并抬高农用生产资料(农药、化肥、机械等)以及其他工业用品的价格,这样造成对农业不利的贸易条件,在农民难以察觉的情况下将部分农业剩余悄悄地转移到政府手中,因此这实际上是一种看不见的税收,它比直接征税所遇到的阻力要小,所以为政府所偏好,并广泛采用。在前苏联和中国,这种非常隐蔽的专业农业剩余的方式,是工业化的初始资本积累的最主要来源。

C、直接的劳动力投入

当农民开垦土地,修造建筑物,修筑篱笆,开挖灌溉沟渠,修建公路、铁路、机场、桥梁时,便直接形成了物质资本,这是储蓄活动和投资活动就同时发生。这种直接的实物储蓄或实物投资,是最古老的而又流行久远的作为农业贡献于资本形成的典型方式。

在中国当前至今后很长的时期内,由于在农村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仍然是一种可以利用的、很有潜力的投资方式,特别是修建公路、兴修水利、建造房屋,对于改进农村落后地区的交通状况和居住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十分有益。如果政府在公共设施建设中,以劳动力的征用换取农民交纳赋税的一定减免,即“以工代赈”,那更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既于国有益,又对民有利。

D、利用廉价剩余劳动力

发展中国家大都人口众多,农村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对城镇劳动力市场是一个很大的竞争力,使得工业企业可以维持工人的低工作,从而增加利润,扩大资本积累。这便是著名的刘易斯“二元模式”所提出的资本积累理论。他的“二元模式”的核心思想,就是在不变的实际工资下获得无限供给的劳动力,扩大资本形成,推动经济增长,直到二元结构消失。这是一种隐蔽的或间接的资本形成方式。

刘易斯主张保持实际工资不变以及靠牺牲农业来发展工业,显然是不可取的。但是他关于利用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扩大资本积累的思想,是有积极意义的。战后“四小龙”就是利用了这一点,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轻纺工业,以低廉劳动力成本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扩大了出口,赚取了巨额的外汇,为国内工业化进口了大量的国外先进机器设备和技术。

E、出口农产品换取外汇

这种方式在很多国家经济起飞阶段,为积累初始资本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通过引进国外的先进机器社会和技术,缩短了工业化的时间。

工业化的发动及限制因素

1、什么是工业化的发动因素?

指在工业化进程中能够直接启动国民经济中“一系列生产函数组合方式发生连续变化”的基要因素。换言之,它是能够直接推动经济长期持续增长、促进社会生产力发生变革、促进社会经济结构发生转变的根本性的决定力量。

“创新理论”大师Joseph A. Schumpter的理论。他指出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关键在于把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新组合体系包含5个方面:

A、引进新产品;B、引用新技术;C、开辟新市场;D、控制原材料的供应来源;E、实现企业的新组织。

2、工业化的发动因素有哪些?

A. 企业家精神:

  1. 企业家的首创精神、精明肯干、富有远见等素质往往不为政府官员所具备;

  2. 工业化中充满了大量的不确定性,所以需要富有冒险精神、有判断能力和充满信心的企业家;

  3. 发展中国国家往往总面临着市场的不完善,此时更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仍能在这些约束下有出色的表现;

B. 技术进步:

  1. 技术创新能够推动传统农业效率的提高,增加农业剩余产品,以及推动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的转移;

  2. 新产品和新工艺的涌现,促使工业部门生产率提高和产业结构转变;

  3. 技术创新是现代企业成长的基石;企业只有通过各种创新活动才能降低成本和提高竞争力,并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

  4. 技术创新可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吸纳更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推进城市化进程。

C. 制度革新

制度是人为设计的各种约束,它构建了人类的交往行为,并确定了社会的、尤其是经济的激励结构。制度在经济方面的作用:

a.降低交易费用;

b.影响要素所有者之间风险的配置(合约、分成制、公司、保险等);

c.提供职能组织与个人收入流的联系(产权、资历等);

d.确立公共品和服务的生产与分配框架(学校等);

土地制度的改革、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出现等都属于推动经济增长的制度革新。

3、工业化的限制因素有哪些?

A. 自然资源:煤炭、矿石、石油、木材、水源等自然资源匮乏,恶劣的生存环境导致贫困陷阱等;

B. 人口:人口过剩或劳动力不足、营养不良、教育低下、性别比失衡等;

C. 社会制度:政治独立、政治体制、产权制度、价值观、文化等;

资本积累对于经济增长有多重要?

在解释资本积累问题时,Arthur Lewis(1954,1955)就强调:“经济增长理论的核心问题是要理解一个社会从储蓄率为5%变为12%的过程——以及伴随着这种转变而来的在态度、制度和技术方面的一切变化。”但是他后来又对此论断做了进一步解释:“资本并不是增长的唯一要求,而且,如果提供了资本但同时却没有提供使用资本的有效框架的话,资本将被浪费掉。”这表明他也认识到了技术和知识等要素在工业化和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更早的哈罗德-多马模型则更是强调:资本的不断形成是经济增长的唯一决定因素。

二战以来,固定资本占GDP的比重和经济增长率之间密切的联系导致许多学者,如德龙和萨默斯(1991,1992)等,得出了资本形成率或者固定资产投资形成率决定一国经济增长率的结论。然而,固定投资或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较强的联系,尤其是15-20年跨期证据并不能证明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由于经济增长对资本形成存在影响,因此快速的经济增长导致了较高的资本形成率。利普西和克拉维斯(1987)进行的较早期研究发现,五年期或更长时期内,连续期增长相比当期和前期的增长率更接近于资本形成率。这一结果表明,所观察到的长期联系更多的是由于经济增长对资本形成的影响,而不是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仅仅使用固定资产投资率作为独立变量进行的正式和非正式的检验给出的证据表明,经济增长先于资本形成,但是没有证据表明资本形成先于经济增长。因此,从经济增长到资本形成只存在单向因果关系。

两种不同的工业化战略

1、进口替代战略

这是自英国在工业革命中成为第一个工业强国以来的两个多世纪中,大多数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基本途径,它是指用国内生产工业品以替代进口工业品的方式推进国内的工业化进程

要实施这一战略还需要三个条件:第一,国内有广阔的产品市场能够消费自己生产的工业品;第二,国内制造者必须拥有这些工业品的生产技术,或者能够的得到外国投资者的技术、资本和管理经验;第三,必须能够通过关税保护或者进口配额的设置降低国内工业生产的成本,使得这些产业的投资者有利可图。

2、出口导向型战略

这是与进口替代型相反的一种战略,它将注意力从国内市场转向国外市场并通过向国际市场出口工业制成品来推动国内的工业增长。

这种战略的优点在于:当面临国内的狭小市场时,出口企业可以进入更大的市场,从而获得规模效益;同时,当企业面临着更广阔的市场时,增加了它们利用和了解新技术的机会,更多的竞争也会给他们提高生产率和降低生产成本提供激励。当发展中国家采用这种战略时,就不得不把整个内部激励机制转向外部,以便使得企业在国内市场获得的利润逐渐降低时,能够在国外市场上获得更多的利润。

根据世界银行等的总结,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发展战略具有如下四个方面的共性:

  • 第一,发展了一套官僚体系,能够认知和执行“强政府”的政策,以推动经济发展规划,从而带动就业和产出的增加。另外,政府都把经济发展作为极优先的目标,尽管经济中存在着一定的腐败和寻租现象,但是政府能够把它们控制在一定程度之内,并服从于经济增长的目标;

  • 第二,政府实施了合理的经济管理政策,采用了谨慎而可持续的财政政策,财政赤字较少,通货膨胀较温和,从而鼓励长期投资和固定资产积累;

  • 第三,要素市场具有高度的流动性,劳动力市场没有因为政府干预而失灵,信贷市场尽管受到抑制,但是无法享受优惠贷款的企业也能够通过其他方式获得融资;

  • 第四,选择性得使用关税保护和鼓励出口措施,以及温和的金融抑制,以帮助工业降低成本和增加竞争力;建立可以维持出口竞争力的汇率政策,出口商能够按照接近世界市场的价格进口和出售商品,从而使得国内的工业企业的激励机制得以发挥而没有受到太大的扭曲。

但是,这些共性未必能够推广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去,也未必能够带来这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持续增长,特别是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学术界便开始了对“东亚模式”的反思。

发展中的农业大国能否通过出口导向型战略发动工业化?

Lewis认为:“很难通过制成品出口开始工业化;通常一个国家是通过在熟悉和受到保护的国内市场销售制成品开始的。”在这里,我们强调的重点是“熟悉的”。出口同质产品的时候,如果贸易商发现国内和国外市场的价格差异足以弥补关税和运输成本,就会装运这个产品。出口不同质的产品的时候就是另外一回事情了,因为这些产品包含了不同的特点。了解外国市场是一个昂贵和持续的过程。

这种观点被日本很好的证实了,日本是惟一一个不是通过西欧移民而在1850-1914年“世界经济大增长”时期成功工业化的国家。日本是作为原料丝出口商开始集约化增长的,但到1900年棉纺织品已经成为出口的主要产品了。日本通过发展总贸易公司、众所周知的综合商社,来解决进入外国市场的问题。在韩国和土耳其分别于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开始模仿以前,这些贸易公司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欠发达国家,就规模和范围而言,都是独一无二的。Yoshino and Lifson在他们关于综合商社的著作中写到了这些商社在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早期的运做:

特别重要的……是综合商社在为无数的棉花产业的日本小公司提供出口机会方面扮演的角色,这些小公司就像现在发展中国家的类似公司一样,在进入世界市场方面面临很多的问题。综合商社为它们提供市场信息、帮助它们设计产品、扩展信贷,并且最重要的是,为它们的产品发展外国的市场通道。

相对于昂贵的外国市场的培育而言的另一种选择就是,通过FDI建立出口导向的制造业。 Lewis (1950)在关于英属西印度群岛的工业化的研究中认为:“通过建立新的分销渠道进入外国市场是艰难并且昂贵的,如果这些岛致力于吸引那些已经在外国市场很好地建立起来了的制造商,这就很可能会成功。”自从Lewis写了这以后,确实有很多的出口导向的制造业外国直接投资出现在欠发达国家,并且事实上,许多小的欠发达国家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开始工业化的。一般来说,这种外国直接投资都是从对来自母国的零件进口进行组装开始的,如果从总体来看,更加完整的制造业后来才出现在东道国。

这种工业化战略在1850-1914年间对于那些热带地区的国家可能行不通:首先,东道国和母国之间工资的差异比较小,而运输成本又很高,所以,外国直接投资在出口主导的组装运作方面可能会没有利润。其次,这些国家的基础设施一般都比薄弱(特别是铁路) ,以至于没有多少人愿意到这些国家去投资。所以,至少在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早期,把国内市场的规模作为决定国家工业化能力的关键变量是有道理的。

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与“地球村”的工业化

一个发展中国家 全人类
资本积累 剥夺农业利润 帝国主义剥削殖民地
劳动力 农业劳动力转移 发展中国家的移民
企业家精神 ??? 早期的冒险家投资
制度创新 引进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与管理技术
技术进步 引进外资 两次工业革命(1760/1870)
现状 落后的农业与农村 落后的农业国
城乡差别/工农差别
工业反哺农业?!
工业国与农业国的差别
工业国支持农业国?!

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中国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

1、以“天不变,道亦不变”的世界观为基础,形成低水平、超稳定型耕作方式和生产技术。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中给传统农业下过一个定义:“完全以农民世代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为基础的农业可称之为传统农业。”

2、在停滞不前的技术条件下,农业经营形成了粗放式耕作与劳动密集型精耕细作结合的双向发展。单位亩产的提高和粮食总产的增加,几乎完全依靠较大资本和较大劳动力的大量投入。与此同时,出现了单位劳动生产率或边际劳动报酬的下降。

3、以“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为特征,呈现出封闭性的自我循环和自我发展状态。传统社会的农业生产活动基本上是非商业性的“农民农业”或“小农耕作”,即不是为市场生产,而是自给自足的农业。农村的生产、流动、分配、消费等再生产过程,也都建立在自给自足、自我循环的基础之上。

4、由于低水平的劳动生产率,以及土地租佃制度下生产要素和收入分配的不合理和不平等,传统农业社会的储蓄率和投资水平较低。舒尔茨曾认为,传统农业停滞、落后的根源,主要在于“投资收益率低”和“缺乏足够的经济刺激”。然而在中国和印度,这两点因素固然也存在,但导致土地资本形成困难以及储蓄率和投资水平低下的更主要原因,则是由资源分配不合理而造成的收入分配不合理。

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特征,是大部分土地集中在少数豪绅手中。官府和地主往往通过巧取豪夺而实现土地兼并,农民则处于依附或半依附地位。农民为徭役、租税的沉重负担所累,即使有所剩余,往往也只能用于改善消费或添置少量简易农具。

5、人口的增加是推动传统农业增长的惟一基本动力,而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是粗放式的发展。也就是说,在技术停滞的条件下,引致经济增长的因素不是来自供给方面,而是来自需求方面。

上述特征阻碍了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并束缚着工业化的进程。

工业化前的工业化:中国的乡村工业

在西方国家历史上,传统乡村工业过渡形成“工业化前的工业化”,为工业革命和经济起飞准备了重要条件。而东方主要国家的传统乡村工业则囿于经济结构、社会制度、政策乃至观念等方面因素的束缚,步履维艰、进展曲折,未能顺利地为工业化创造条件。

1、人地矛盾是中国乡村工业发展的动力

中国封建社会的人口发展虽也经历数次大幅度波动,但人口增长速度和数量均显著超过西方。

东方传统社会历史上都曾想以开荒拓地、扩大农耕面积和缓和日益尖锐的人地矛盾,但这种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人均耕地面积的逐步下降,少地或无地农户的不断增多,仍是越来越严重的事实。

人地矛盾的趋于紧张,迫使农民开辟农业之外的生产层次。传统乡村工业的最初发展和持续发展,正是为了弥补土地资源和农业收入的不足,以副补农,以织补耕地。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的结合,成为传统社会的乡村调节人地矛盾维持人们生活的一条基本途径。作为副业生产的传统乡村工业自始就是传统农业的天然和必要补充,与传统农业一样历史悠远。

传统乡村工业的变化尽管缓慢,但当整个社会出现新的生产关系和市场条件时,其自给自足就会减弱,商品性就会增强。一旦新旧交替演变达到一定程度,乡村工业就会突破传统框架而展现新的生机。这种向近代转型期间出现的乡村工业,虽与现代乡村工业的性质有着重大差别,但是孕育近代大工业的母体。纵观世界各国传统乡村工业的历史走向,一般均由初始的自给性生产逐步趋向商品生产,这是符合社会经济形态演变的总规律的。

2、中国传统乡村工业的特点

A、经济地位的从属性

传统乡村工业的典型形态是依附于小农业的家庭副业,起着补充农业收入不足、维持农民自给自足的作用。因而在整个乡村经济中,工业只处于从属于农业的次要地位。

  • 劳动的季节性:中国传统社会中“工商各业多行于农隙”

  • 劳动力的辅助性:传统乡村工业的成员多为妇女和老人,有时还包括儿童。

  • 经济收入的补充性:传统乡村工业在农户家庭收入中起补充农耕的作用。

B、产业关联的互补性

传统手工业虽为农民家庭副业,但其产品主要属于民生日用的大众必需品,包括所占比重最大的各类纺织品及其他日用品。传统乡村工业在原料来源上基本依靠农业。

C、生产技术的劳动密集型

传统乡村工业是以手工方式进行的生产,易于吸纳各类劳动力。

TVE(乡镇企业)

3、乡村工业发展的意义

乡村工业是传统社会的主体,如果没有一种改造传统社会主体的历史准备,没有一段为经济起飞铺设道路的先行进程,工业革命的发展便是十分困难的。如同“原始积累”是资本积累的前史一样,原始工业化也是工业化的前奏,两种工业化之间存在着如下密切的内在联系:

第一,原始工业化初步改造了农本经济的主体,瓦解了传统耕织结合的乡村自然经济,为以后的工业化提供了赖以运行的经济载体和市场机制。

第二,原始工业化培育了大批进行商品生产的熟练劳动力。前一种工业化提供了劳动力的蓄水库。

第三、原始工业化与工业化还存在着密切的部门联系。原始工业化的主导部门纺织业,也就是工业革命的先行部门,而初步发展的冶铁及相关的采煤工业,则成为工业革命的机械和能源支柱。

第四、原始工业化改造了传统的城市体系,为工业化提供了新的生长点和发展极。一批由工业乡村演变为新兴工业城市的居民点,如英国曼彻斯特、伯明翰、谢菲尔德等,在工业化中发挥了强大的凝聚和辐射作用。

第五、原始工业化为工业化提供了企业家队伍。

为什么中国的乡村工业没有发展成现代工业?

张培刚认为:“传统乡村工业的转机,既要突破农本自然经济的闭塞,也要突破农本观念的束缚。”

1、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的牢固结合,使东方国家传统乡村工业难于向真正的商品生产过渡。“人口压力与繁重的封建剥削交织在一起,全部倾注到小农经济头上。这就像一条饥饿的鞭子驱使他们从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中寻找出路,结果是加强了两者的结合。”独立的或以工为主的乡村手工业很难从这样的农业生产模式和家庭生产单位中脱颖而出。西欧尤其是英国传统社会晚期的农业进步情况恰好相反,趋向商业性经营的牧场和农业是以破坏小农经济为条件的。

2、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着不利于甚至严重阻碍商品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主要表现为国家长期推行的重农抑末政策。

3、传统观念的束缚。中国在这方面的传统观念主要是农本自足观念,封建地主阶级的“治家”原则,是“至能守其业者,闭门而生之具以足”。

为什么英、美当初能快速走上工业化道路?

人少地广,需要用机器替代人手——用机器替代人,需要技能和资本,哪里来的资本?——人均剩余多,能带来高储蓄和高投资,从而积累资本

李约瑟之谜(Needham’s Puzzle)

1、什么是李约瑟之谜?

“既然明朝以前中国的科技水平一向领先于全世界,但是为什么后来的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却发生在英国,而没有发生在中国?”这就是所谓的李约瑟之谜。

“韦伯疑问”:工业革命为何没有首先发生在孕育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中国?

2、现有的解释

A.李约瑟自己的解释

中国的官僚体系重农抑商,因而无法把工匠的技艺与学者发明的数学和逻辑推理方法结合是中国未能自发产生科学革命的原因。

B.一个流行的解释

“高水平均衡陷阱”假说:中国技术创新的停滞缘自人地比例的失调,在前现代社会中国先进的社会经济制度和科学技术使得中国达到了很高的经济发展水平,然而由于儒家文化重视以男性为主的传宗接代伦理思想使得中国的家庭盛行早婚多育,人口的较快增长和膨胀使得人均耕地不断下降,劳动力越来越便宜,对劳动替代型技术的需求随之减少,因而尽管14世纪中国已接近工业革命门槛,但“人口的数量已经多到再也不需要任何节约人力的装置了”。同时,人均剩余因为人均耕地下降而减少,也使得工业化所需的积累不足。相较之下,欧洲则由于人地比例合理,拥有未加利用的经济潜力,当知识积累足够冲破工业革命大门时,“节约劳动的需求仍然十分强烈”,且还存在大量农业剩余可供积累。

C. 其他解释

社会学家:帝国的统一和意识形态的统一不容异说,阻碍了现代科学理论方法的发展。

经济学家:中国的科举制度所提供的特殊激励机制,使得有天赋、充满好奇心的天才无心学习数学和可控实验等,因而,对自然现象的发现仅能停留在依靠偶然观察的原始科学的阶段,不能质变为依靠数学和控制实验的现代科学(林毅夫,2007)。

3、关于李约瑟之谜的疑问与进一步思考

A. 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天才无疑会起一定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18世纪后期起作用的各种因素的综合结果。

B. 农业发展水平对于工业革命应该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Arthur Lewis:18世纪末期的工业革命的显著特征在于,它是从具有最高的农业生产率的国家——英国开始的,而英国当时已经有了较大的工业部门了。工业革命并没有创造一个此前并不存在的产业,它通过引进新的方式制造旧的产品来改造一个已经存在的产业。工业革命迅速地扩散到那些正在改革它们农业部门的国家,特别是西欧和北美。但对于那些只有较低的农业生产率的国家,如中部和南部欧洲、拉丁美洲和中国等国家,只有相当小的工业部门,工业革命在那里取得的进步就很慢了。

Nurkse( 1953):“每个人都知道,如果没有工业革命之前的农业革命,壮观的工业革命就不可能发生。”

C. 革命的内在推动力是什么? 增长的需求+人少地多

工业化对中国农业的渗透效应:微观数据

问题:中国的工业化对于其农村居民的收入又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影响的渠道是什么?中国的经济增长是否通过渗透效应(Trickle-Down Effect)起到了消除农村贫困的作用?如何才能够使得贫困家庭或落后地区的农户更好地分享到工业化的好处?

渗透效应: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并不直接给与贫困阶层、弱势群体或贫困地区以特别的优待,而是利用优先发展起来的群体或地区通过消费、就业等渠道惠及它们,并带动落后地区的发展。(里根经济学:里根政府的经济政策理念,救济不是救助穷人最好的方法,而应该通过经济增长使总财富增加,最终使穷人受益。 )

1990年代中国农业与农村的基本事实:一些微观证据

工业化对中国农业生产和生活的渗透效应

1、产出:粮食产量保持稳定的增长势头;

2、劳动力投入:农民的闲暇增加,农业和非农业劳动时间都在减少,但是外出务工(从事非农就业)时间明显增加;

3、资本投入:更多的使用高效率的工业机械(拖拉机、浇灌机、收割机等)动力 ,低效率的人力和畜力的使用减少;

4、土地投入:变化不显著

5、技术投入:更多地使用农药、化肥等工业产品;

6、其他没有详细统计的方面:优良种子、地膜、生物技术等应该是在更多的使用;

总结:

工业化对农业的渗透效应机制体现在两方面:第一,为农业生产提供由工业部门生产的产品或新技术;第二,为农业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非农就业机会;

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还有多远的路要走?

1、基于1990年代中国农业的基本事实的推断

工业产品和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还会继续增加,从而会使得更多的农业劳动力被解放出来;

2、中国的工业化进展到了什么地步?

张培刚:一个农业国或欠发达国家,只有当工业化进展到相当的阶段,农业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由原来的2/3甚至3/4以上,降低到1/3甚至1/4以下,同时农业劳动者人数占全国的比重,也由原来的2/3甚至3/4以上,降低到1/3甚至1/4以下,这个国家才算实现了工业化,成为“工业化了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