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货币供应

文章目录
  1. 1. 货币供应过程
    1. 1.1. 第一节 货币供给系统
      1. 1.1.1. 一、货币形式与货币供应量
      2. 1.1.2. 二、货币供给与货币供应主体
        1. 1.1.2.1. (一)货币供给
        2. 1.1.2.2. (二)货币供应主体
        3. 1.1.2.3. (三)中央银行
        4. 1.1.2.4. (四)商业银行
        5. 1.1.2.5. (五)存款人和借款人
      3. 1.1.3. 三、中国中央银行体系的形成
    2. 1.2. 第二节 多倍存款创造
      1. 1.2.1. 一、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
        1. 1.2.1.1. 负债
        2. 1.2.1.2. 资产
        3. 1.2.1.3. 美国联邦体系资产负债表和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对比
      2. 1.2.2. 二、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
      3. 1.2.3. 三、多倍存款创造过程
        1. 1.2.3.1. 中央银行向银行体系提供准备金
        2. 1.2.3.2. 存款准备金增加与银行体系存款创造
        3. 1.2.3.3. 多倍存款收缩
        4. 1.2.3.4. 多倍存款创造公式推导
      4. 1.2.4. 四、对简单多倍存款创造模型的评价
    3. 1.3. 第三节 基础货币模型
      1. 1.3.1. 一、货币乘数与基础货币模型
        1. 1.3.1.1. M1的货币乘数
        2. 1.3.1.2. M2的货币乘数
        3. 1.3.1.3. 基础货币模型
      2. 1.3.2. 二、存款人行为和银行行为与拓展的基础货币模型
        1. 1.3.2.1. 存款人行为与通货比率{C/D}变化
        2. 1.3.2.2. 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比率{ER/D}的影响因素
        3. 1.3.2.3. 拓展的基础货币模型
      3. 1.3.3. 三、货币供应量变动
      4. 1.3.4. 四、基础货币模型对银行恐慌的解释
        1. 1.3.4.1. 银行恐慌的发生
        2. 1.3.4.2. 银行恐慌的管理
    4. 1.4. 第四节 货币供给的资金流量模型
    5. 1.5. 本讲总结
  2. 2. 货币供应控制
    1. 2.1. 第一节 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
      1. 2.1.1. 一、货币供给的外生性
      2. 2.1.2. 二、准备金变化与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控制
        1. 2.1.2.1. (一)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
        2. 2.1.2.2. (二)存款转化为通货对基础货币及存款准备金的影响
        3. 2.1.2.3. (三)贴现贷款
        4. 2.1.2.4. (四)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能力
    2. 2.2. 第二节 基础货币的变动
      1. 2.2.1. 一、基础货币变动的影响因素
      2. 2.2.2. 二、政府预算赤字与基础货币变动
        1. 2.2.2.1. (一)政府预算约束与政府支出融资
        2. 2.2.2.2. (二)政府支出融资方式与基础货币变动
      3. 2.2.3. 三、外汇市场干预与基础货币变动
        1. 2.2.3.1. (一)外汇市场干预
        2. 2.2.3.2. (二)国际收支不平衡与外汇市场干预
        3. 2.2.3.3. (三)国际货币制度与外汇市场干预
        4. 2.2.3.4. (四)国际因素与基础货币变动
      4. 2.2.4. 四、基础货币变动影响因素的美国事例
        1. 2.2.4.1. (一)美国联储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项目
        2. 2.2.4.2. (二)美国联储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项目
        3. 2.2.4.3. (三)美国联邦储备体系中的基础货币构成
        4. 2.2.4.4. (四)影响美国联邦储备体系中基础货币变动的因素
        5. 2.2.4.5. (五)对影响基础货币变动的因素总结
      5. 2.2.5. 五、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的困难
    3. 2.3. 第三节 货币的内生供给
      1. 2.3.1. 一、内生货币
      2. 2.3.2. 二、中央银行对利率的管理多于对货币供应量的管理
        1. 2.3.2.1. (一)存款准备金管理与利率管理比较
        2. 2.3.2.2. (二)中央银行的利率调控
    4. 2.4. 第四节 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与货币供给
      1. 2.4.1. 一、银行资产转换行为与货币供给
      2. 2.4.2. 二、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与货币供给
      3. 2.4.3. 三、多资产货币供给模型
    5. 2.5. 第五节 政府政策目标与货币供给
      1. 2.5.1. 一、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角色与内生货币供给
      2. 2.5.2. 二、政府的就业目标与内生货币供给模型
      3. 2.5.3. 三、中国货币当局对货币供给的控制
        1. 2.5.3.1. (一)中国货币供给的内生特点
        2. 2.5.3.2. (二)中国货币当局对货币供给的控制措施
      4. 2.5.4. 三、中国货币当局对货币供给的控制
        1. 2.5.4.1. (一)中国货币供给的内生特点
        2. 2.5.4.2. (二)中国货币当局对货币供给的控制措施
    6. 2.6. 总结

货币供应过程

在货币供应过程中,着重强调银行存款有两个原因。第一,货币数量变化是银行、存款人、借款人和货币当局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银行从贷款和存款业务中不能获得较高的收益,客户不愿意增加贷款和持有存款,那么货币数量就不会发生变化。第二,货币当局试图限制货币和信用增长时会面临一定困难。这并不只是修正中央银行行为的简单问题,而是要修正那些对中央银行的目标漠不关心的经济主体的行为。

第一节 货币供给系统

一、货币形式与货币供应量

(一)现实中的货币形式

  • 现代货币采取了信用货币的形式,包括现金货币和存款货币两种形式。 现金货币的普遍可接受性是国家法律赋予的。存款货币的普遍可接受性是通过银行拥有的良好信誉获得的,已经发展成为主要的流通工具。

  • 商业银行能以派生存款的形式创造和收缩货币供应。

  • 在信用货币时期,由于央行垄断了货币发行权,所以中央银行面临着适宜的货币发行规模的决定问题 。

(二)货币供应量

  • 货币供应量是指在某一时点上特定的经济体系中,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公众等非银行经济单位所持有的货币存量。

  • 货币存量大都是货币持有单位对银行体系的债权,是银行体系负债的重要组成部分。

  • 货币供应量是一个静态的存量概念。货币流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非银行经济单位支出或收入的货币数量,是货币存量与货币流通速度的乘积,它是一定时期内货币供应的动态量值。

二、货币供给与货币供应主体

(一)货币供给

货币供给是指形成货币供应量的过程。

由于认为货币供应量是属于中央银行完全可控制的外生变量,在很长一段时间,经济学家着重研究货币需求理论。直到20世纪60年代,随着货币主义的兴起和货币政策受到人们重视,货币供给理论才日益丰富起来。

(二)货币供应主体

在中央银行体制及当代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是由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组成的银行体系所创造,并向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以后形成的。

货币供应过程涉及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吸收存款机构)、存款人(机构)与借款人(机构)等四个主体。

(三)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是指监督银行体系(金融体系)运行,并负责执行货币政策的政府机构。

  1. 中央银行的职能

中央银行是专门的金融管理机构,它代表国家来管理金融系统运行,以及制定和执行金融方针政策。

中央银行是一国金融体系的核心和最高管理机关,享有国家法律所赋予的发行货币的权力。

中央银行根据政府管理经济的政策要求,对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业务管理和调节,以确保信用规模和货币供给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1. 中央银行的日常活动

向社会提供信用流通工具,创造灵活方便的支付手段。负责创造广义现金货币(包括现金通货、银行准备金等),商业银行的存款货币创造依赖于中央银行的广义现金货币创造。负责在银行之间调拨资金,通过清算支票帮助商业银行解决由支票存款变化引起的债权债务关系。

制定和推行货币政策,保持本国货币价值稳定,防止通货膨胀或通货匮乏,使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大体平衡,以促进经济发展。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经营行为来实施货币政策,调节货币供应过程。

履行国家管理全国金融的职责。对整个金融业和金融市场实行监督管理,提高金融系统运行效率,维护金融信誉。通过制定银行经营规则,监管银行运行。

负责调节国际金融关系,管理国家对外金融活动。

  1. 中央银行的货币创造能力

中央银行借助其资产调节实现负债变化,来创造货币.两种手段:贴现窗口贷款和公开市场操作。两种工具:存款准备金比率和贴现率。其货币供给限制取决于两个条件。

法律赋予它发行货币的权力,任何人不得拒绝。

货币价值一旦形成,必须保持稳定。

  1.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中央银行在法律授权的范围内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自主程度被称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集中反映为:在中央银行和政府关系上,两者的宏观经济目标既有一致性,又存在分工和协作,在实现目标的措施选择上有所不同。

中央银行可根据宏观经济情况,独立地决策和实施货币政策。

  1. 中央银行组织构成的国际比较

美国

  • 美国的中央银行由12家联邦储备银行(New York、Chicago、Boston等)和联邦储备体系理事会组成。

  • 联邦储备系统的核心机构是联邦储备委员会,位于华盛顿特区(Washington D.C.)。该委员会由七名成员组成,必须由美国总统提名, 经美国参议院批准后方可上任, 任期为十四年。

  •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 FOMC)是联邦储备系统中另一个重要机构。它由十二名成员组成 。

英国

  • 英格兰银行负责制定和实施英国的货币政策,对制定英国官方利率具有法律上的责任。

  • 负责实行钉住通货膨胀目标的货币政策。

  • 英格兰银行由货币政策委员会和金融服务管理局两个部分组成。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的工作程序。

  • 货币政策委员会实行例会制度,在每个季度的第一个月份的中旬召开例会。货币政策委员会主席或者1/3以上委员联名,可以提议召开临时会议。

  • 货币政策委员会会议有2/3以上委员出席方可举行。

  • 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提出的货币政策议案,经出席会议的2/3以上委员表决通过,形成货币政策委员会建议书。

  • 由中国人民银行报请国务院批准有关年度的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或者其他货币政策重要事项的决定方案。

(四)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是指从私人和其他机构处接受存款并发放贷款的金融中介机构。

商业银行的信用服务对象为非银行系统中的经济单位。

资金来源除了自有资金以外,更多的是吸收工商企业及社会公众的活期存款、储蓄存款(居民)、定期存款(企业单位等)。

商业银行也从中央银行贴现窗口、同业拆借市场及国内外金融市场上获得资金。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主要是对那些需要资金的工商企业及社会公众提供各种形式的贷款。

(五)存款人和借款人

存款人是指持有银行存款的个人和机构。

借款人是指从存款机构中借款的个人和机构,或发行由存款机构购买的债券的机构。

存款人和借款人从资金供给和资金需求角度影响货币供应。

只有当工商企业和其他社会公众有货币需求时,银行体系才有可能向他们供应货币。

货币供应量是一个由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社会公众等共同决定的动态指标。

三、中国中央银行体系的形成

1+1+9 北京总行+上海总行+九大分行

中国中央银行职能的历史演变过程分为资金业务分离和金融监管职能调整两个阶段。

  • 中国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分离开始于1979年3月,完成于1985年11月。

  • 中国货币当局对金融监管职能的调整开始于1992年10月,完成于2003年12月。

第二节 多倍存款创造

货币供应体系

一、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

中央银行多通过其自身的业务操作来调节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规模和结构,进而达到宏观调控的目标。

中央银行在实施各种管理职能时,其资产负债表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简化的央行资产负债表

负债

中央银行负债包括流通中通货和存款准备金等。

  • 流通中通货指社会公众手中(银行之外)持有的通货数量,是货币供应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 存款准备金包括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存款加上商业银行以实物形式持有的通货(库存现金)。存款准备金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

中央银行负债被称为货币性负债,其变化直接影响到货币供应量规模。

资产

中央银行资产由政府债券和贴现贷款等组成。

中央银行持有的政府债券主要为国家财政部发行的债券。

  • 中央银行通过购买政府债券可以向银行体系中提供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持有的政府债券增加,会导致货币供应量增加。

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发放的贷款称为贴现贷款。

  • 中央银行发放贴现贷款时,可增加银行系统中的准备金规模,向银行部门提供贴现贷款是中央银行向银行系统中增加货币供应的主要渠道之一。

资产端变动常常影响负债端变动。央行负债成本很低,而资产能赚取收入。

美国联邦体系资产负债表和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对比

不如看另外两篇笔记

二、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

商业银行属于负债经营,通过吸收短期存款发放长期贷款,或者购买长期债券赚取利润。

商业银行必须对吸收的存款保留一定比率的准备金,以应付存款部门提取存款的需要。

  • 以存定贷——存款准备金要求

  • 存短贷长——流动性风险

  • 资本充足要求—— 清偿风险

银行经营两个风险:期限错配——流动性风险;货币错配——汇率

三、多倍存款创造过程

当中央银行向银行体系中增加供应1元准备金时,银行存款增加的数额数倍于1元,这一过程被称为多倍存款创造。

我们假定:

  • 银行体系由中央银行及多家商业银行组成;

  • 活期存款法定准备金比率为10%;

  • 存款准备金由商业银行库存现金及其在中央银行存款组成;

  • 非银行部门不持有现金,并将所有货币收入以支票存款的形式存入到银行体系中;

  • 存款准备金利率为零或远低于市场利率,各商业银行都只保留法定准备金而不持有超额准备金,其余均用于发放贷款或用于证券投资。

中央银行向银行体系提供准备金

  1. 向银行发放贴现贷款。

假设中央银行向中国商业银行发放了100元贴现贷款。

  1. 购买政府债券。

假设中央银行从中国商业银行处购买了价值100元的政府债券,并支付一张由中央银行签发的支票。

存款准备金增加与银行体系存款创造

假设中央银行从中国商业银行那里购买了100元债券。银行A及其它银行在期初都没有超额准备金,且所有银行都不愿持有超额准备金,中央银行要求的支票存款法定准备金比率为10%。

中国工商银行发放100元贷款,借款人获得工商银行开出的100元存款支票(货币),此时商业银行账户如下:

当借款人用来消费后,经过流转,这100元被存入了银行A中,此时商业银行:

银行A获得了100元支票存款,与之对应的是商业银行转出的100元存款准备金,此时银行A的账户如下:

银行A决定发放90元贷款,其交易对象将贷款存入银行B,此时银行A的账户:

银行B的账户:

银行B进行同样的操作,以此类推

最终银行系统中的支票存款总额增加1000元。

假设中央银行从中国商业银行那里购买了100元债券 。商业银行在超额准备金增加以后,没有发放贷款而是购买债券,则银行系统中存款会同样增加1000元。比如,当银行A用超额准备金购买90元债券而没有发放贷款时,假设银行向债券卖主开出了一张90元的支票。

结果一样

简单存款创造乘数与多倍存款扩张公式。

存款准备金增加1元引起的银行系统中存款增加数额称为简单存款创造乘数。

简单存款创造乘数=1÷法定储备金比率。

假设:

△D=银行支票存款总量变动 rD=法定准备金比率 △R=银行体系中超额准备金规模变动

则以下为简单多倍存款创造公式。

\[\triangle D=\triangle R(1/r_D)\]

多倍存款收缩

当中央银行从银行体系中撤出存款准备金时,银行体系中存款规模会出现多倍收缩。

当中央银行向中国商业银行出售100元国库券时,中国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会减少100元。

假设在期初所有的商业银行都不持有超额准备金。中央银行规定的存款法定准备金比率为10%,中国商业银行通过出售债券或收回100元贷款的方式补充所需法定准备金。

银行A初期

银行A收回贷款,最终的账户为(略,存款准备金-10,贷款或证券-90;支票存款-100)

此时银行B的账户为:

多倍存款创造公式推导

将银行体系作为一个整体时,银行系统(由中国商业银行、银行A、B、C、D……等全部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组成)中存款准备金增加100元会引起银行系统资产负债表发生如下变化:

\[\triangle D=\triangle R[1+(1-r_D)+(1-r_D)^2+(1-r_D)^3+\dots]\]

\[\triangle D=\triangle R *{1*[1-(1-r_D)n]\over 1-(1-r_D)}=\triangle R*{1\over r_D}\]

四、对简单多倍存款创造模型的评价

  • 简单多倍存款创造模型说明了信用货币创造机制,为信用货币投放管理提供了依据。

  • 简单多倍存款创造模型认为,中央银行通过设定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和存款准备金水平,就可对银行体系中支票存款规模加以控制。然而:

    • 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持有决策;

    • 非银行部门通货持有决策;

    • 以及借款人从申请贷款决策等,都会影响货币供应过程。

  • 影响货币供应因素:

    • 中央银行对法定准备金比率(rD)和存款准备金(R)调节。

    • 非银行部门通货持有决策。

    • 商业银行贷款行为或购买证券决策。

    • 借款人贷款决策。

第三节 基础货币模型

一、货币乘数与基础货币模型

基础货币(MB)也称高能货币,等于非银行部门中流通的通货(C)加上银行存款准备金总额(R)。

基础货币MB=C+R。

C就是M0

货币乘数

  • 货币乘数是指基础货币转化为货币供应量的倍数。

  • 货币乘数反映了基础货币之外的其他因素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包括:

    • 存款人通货与支票存款持有行为。

    • 法定准备金比率要求。

    • 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持有行为。

  • 引入货币乘数m后,货币供应量M可写成M=MB×m形式。

  • M1的货币乘数

    • 引入存款人通货持有比率(C/D)和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持有比率(ER/D)以后,银行体系中存款准备金总额R等于法定准备金RR加上超额准备金ER,即R=RR+ER。

    • 法定准备金总量RR=法定准备金比率(rD)乘以支票存款数量D,即RR= rD×D。所以,R= rD×D+ER。

M1的货币乘数

基础货币等于通货C加上存款准备金R,基础货币MB可以写成MB=C+R=rD×D+ ER+C的形式。将MB写成如下形式:

MB=(rD×D)+ (ER/D)×D+(C/D)×D=[rD+ ER/D+C/D]×D,

因此有:

\[D = \frac { 1 } { r _ { D } + ( E R / D ) + ( C / D ) } \times M B\]

货币供应量M1=D+C,也即

M1=C+D=D +(C/D)× D=[1+(C/D)]×D

因此有:

\[D={1\over r_D+(ER/D)+(C/D)}*MB\]

由此可得到狭义货币M1的货币乘数m1:

\[M_1={1+(C/D)\over r_D+(ER/D)+(C/D)}*MB\]

很明显,狭义货币乘数小于简单多倍存款乘数。原因是:1.支票存款有助于支持存款多倍扩张,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不能帮助存款多倍扩张。2.由于C/D>0,当D增加时通货C也在增加,在增加的MB中,只有有助于支票存款扩张的那部分才会引起狭义货币M1出现多倍扩张。3.同理,ER/D>0

三个变量与乘数都是负相关,但是C/D的影响最大

M2的货币乘数

广义货币供应量M2=D+C+T+MMF,其中:C=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D=支票存款,T=定期存款,MMF=货币市场互助基金份额和货币市场存款账户,加上隔日回购协议和隔日欧洲美元(以美国为例)。 假设{C/D}、{T/D}、{MMF/D} 保持相对稳定,因此有:

\[M_2=D+(\{C/D\}+\{T/D\}+\{MMF/D\})*D=(1+(\{C/D\}+\{T/D\}+\{MMF/D\})*D\]

\[D={1\over r_D+\{ER/D\}+\{C/D\}}*MB\]

\[M_2={1+\{C/D\}+\{T/D\}+\{MMF/D\}\over r_D+\{ER/D\}+\{C/D\}}*MB\]

广义货币乘数m2可写成:

\[m_2={1+\{C/D\}+\{T/D\}+\{MMF/D\}\over r_D+\{ER/D\}+\{C/D\}}\]

由于{T/D}>0以及{MMF/D}>0,因此广义货币乘数大于狭义货币货币乘数。原因是:定期存款或货币市场共同基金份额的法定准备金比率小于支票存款法定准备金比率,较少的准备金就能支持同样数额的存款扩张。

基础货币模型

将基础货币写成两个部分:一部分为中央银行可以完全控制,另一部分为中央银行不能完全控制。

不能完全控制部分为基础货币中由中央银行贴现贷款创造的数额,基础货币中其余部分称作非借入的基础货币,主要与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有关,完全处于中央银行的控制之下。

非借入的基础货币MBn等于基础货币MB减去贴现贷款DL(SLF、MLF、TLF):MBn=MB-DL

使用等式MB=MBn+DL将货币供给模型写成以下形式:

\[M_s=m*MB=m(C/D,ER/D,T/D,MMF/D,r_D)*(MBn+DL)\]

我们以狭义货币为例,给出完整的基础货币模型。

假设银行系统中的存款准备金为R(法定准备金为RR,超额准备金为ER),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为C,银行系统中支票存款为D,基础货币为MB,狭义货币供应量为M1,狭义货币乘数为m1,则有:R=RR+ER,M1=C+D,MB=C+RR+ER。因此:

\[{M_1\over MB}={C+D\over C+RR+ER}={\{C/D\}+1\over \{C/D\}+r_D+{ER/D}}=m_1\]

\[M_1=m_1*MB\]

其中基础货币MB等于非借入的基础货币MBn加上贴现贷款DL,即MB= MBn+DL。

二、存款人行为和银行行为与拓展的基础货币模型

存款人行为与通货比率{C/D}变化

  • 影响人们对通货或支票存款需求的因素有四个方面:

    • 个人拥有的财富水平;

    • 一种资产相对于替代性资产的预期回报率;

    • 相对于替代性资产而言,与通货或支票存款相关联的风险水平;

    • 相对于替代性资产而言,通货或支票存款的流动性。

  • 我们着重分析个人拥有的财富水平、通货或支票存款的预期回报率变化等对通货比率的影响。

    • 因为风险和流动性与资产的预期回报率及个人财富水平有一定关系,并非完全独立的因素。
  • 财富变动与通货比率{C/D}

    • 通货是一种必需品资产,通货被低收入者广泛使用。

    • 人们对通货需求的增长比率往往低于其财富持有增加的比率。

    • 支票存款属于奢侈品资产,拥有财富越多时人们越会持有支票存款。

  • 预期回报率变动与通货比率{C/D}

    • 支票存款利率与通货比率{C/D}。

    • 银行恐慌与通货比率{C/D}。

    • 非正式经济活动与通货比率{C/D}。

非正式经济活动(informal economy),包括非法经济活动和地下经济活动等形式。地下经济有时被称为灰色经济(grey economy)、平行经济(parallel economy)。

测度非正式经济活动规模的方法:比较现金交易量或电力消费量与官方统计数字之间的差异,当现金使用或电力消费量超过官方统计的相关数据时,表明非正式经济活动在全部经济中的比重有所上升。

非正式经济活动在增加了劳动就业的同时,也降低了整个经济活动的劳动生产率水平。

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比率{ER/D}的影响因素

  • 持有超额准备金的成本越高时,超额准备金比率{ER/D}越低;持有超额准备金的收益提高时,超额准备金比率{ER/D}上升。

  • 市场利率水平与超额准备金比率{ER/D}

    • 超额准备金没有利息,发放贷款所得利息或证券持有收益构成了银行持有超额准备金的机会成本。因此,市场利率上升时,超额准备金比率{ER/D}会有下降。
  • 存款外流预期与超额准备金比率{ER/D}

    • 在有存款外流时,持有超额准备金可避免银行被迫向其他银行或公司借款,也可避免银行被迫向中央银行借款,以及可避免被迫收回或出售贷款。

拓展的基础货币模型

通过引入影响通货比率{C/D}的因素,以及影响银行超额准备金持有比率{ER/D}的因素,对基础货币模型作进一步拓展。

通货比率{C/D}的决定因素:

\[C/D=f(Y/P,T/P,P_C/P_K,i_D,U)\]

Y/P=实际国民收入水平;T/Y=税收与收入比率;Pc/Pk= 用现金购买的商品价格与用支票购买的商品价格之比;iD=支票存款利率;U=影响非银行部门现金存款比率{C/D}的其他因素

银行超额准备金持有决策

  • 银行持有的超额准备金比率{ER/D}与贷款利率 rL 水平有关,设ER/D=f(rL) 。

    银行对超额准备金的持有取决于对贷款收益和流动性风险权衡,银行持有超额准备金与利率负向相关。

  • 银行持有的准备金首先必须满足法定准备金比率要求,银行系统中的多倍存款创造规模不会超过法定准备金与法定准备金比率倒数的乘积。

在下图中,\(D_E\)为银行可以创造的支票存款最大规模。

利率变化与银行的超额准备金持有决策

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差异

将rD 写成活期存款法定准备金比率rDL 和定期存款法定准备金比率 rTD 两个部分,假设银行中定期存款T与活期存款D的比率为{T/D},则基础货币MB可写成:

MB=rDD×D+rTD×(T/D) ×D+(ER/D) ×D+(C/D) ×D

由此可得狭义货币乘数:

\[\frac { M _ { 1 } } { M B } = \frac { C + D } { r _ { D D } \times D + r _ { T D } \times ( T / D ) \times D + ( E R / D ) \times D + ( C / D ) \times D } = m _ { 1 }\]

\[m _ { 1 } = \frac { 1 + ( C / D ) } { r _ { D D } + r _ { T D } \times ( T / D ) + ( E R / D ) + ( C / D ) }\]

\[M_1=m_1*MB\]

其中:\(C/D=f(Y/P,T/Y,P_c/P_K,i_D,U),ER/D=f(r_L)\)

三、货币供应量变动

完整的货币供给模型

引入非借入基础货币MBn和贴现贷款DL以后,可将基础货币模型写成以下形式:

M=m×(MBn+DL)

我们可将基础货币模型写成

M=m×(MBn+DL)=m×(C+R)=m×(C+RR+ER)

其中:

M=货币供给=C+D; m=货币乘数= 1+{C/D})/(rD+{C/D}+{ER/D}; MBn=非借入的基础货币; DL=从中央银行处获得的贴现贷款。

影响狭义货币M1供给规模变动的因素

变量 变量变动方向 货币供给M1的反应 原因
MBn 支持存款和通货扩张的基础货币增加
DL 支持存款扩张的基础货币增加
r_D 多倍存款扩张减少
ER/D 支持存款和通货扩张的准备金减少
C/D 总体存款扩张减少

货币供应量变动的决定因素

狭义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受到以下因素影响:

(1)法定储备金比率; (2)非借入的基础货币; (3)贴现贷款利率; (4)社会财富水平; (5)非正式经济活动; (6)支票存款利率; (7)银行恐慌; (8)预期存款外流; (9)具有代表性的市场利率。

因素(1)、因素(4)至(9)通过影响货币乘数影响货币供给,因素(2)、(3)通过影响基础货币的规模影响货币供给。

完整的货币供给模型与货币供应量变动

各种决定货币供给因素的相互作用

  • 完整的货币供给模型与货币供应量变动

    • 与非银行部门有关的因素

    • 与银行有关的因素

    • 非银行部门因素与银行部门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 非银行部门资产持有行为会影响银行存款外流预期,银行部门行为会引发银行恐慌从而影响通货比率{C/D}水平。

  • 市场利率对{ER/D}有影响,而非银行部门行为对市场利率也有影响。

  • 与中央银行有关的货币供给决定因素

四、基础货币模型对银行恐慌的解释

银行恐慌的发生

  • IMF对银行危机的定义。实际或潜在的银行挤兑与银行经营失败引起银行停止偿还负债或为防止此情形出现,政府被迫大规模提供援助的一种情况。

  • 银行恐慌,是指多家银行同时倒闭的现象。

  • 银行恐慌发生时,货币供应量会显著地大幅下降。因为:

    • 商业银行为了避免存款挤兑危机,会提高超额准备金持有水平,这会引起货币创造减少。

    • 存款人为了防止银行存款不能兑现,争先恐后地从银行中提取存款,通货比率提高,也会使得货币创造减少。

  • 银行恐慌的发生往往是从一家银行开始,并很快地蔓延到多家银行。

银行恐慌多发端于存款人对个别银行的存款挤提行为。

  • 由于银行支取存款实行先来先取的排队原则,加上信息不对称,恐慌情绪会在存款人中间蔓延。

  • 银行业务具有“存短贷长”特点,在存款人同时提取存款时,银行会因流动性不足最终不能满足所有存款人的全部存款提取要求。

    • 对单个银行存款人来说,参与银行提款符合他们最大利益。

    • 但作为存款人整体来说,存款人提款行为会引起银行倒闭,且会使其存款得不到足额偿付。

  • 在存款人到银行挤提存款的过程中,单家银行的自我保护行为会增加银行危机爆发的可能性。

    • 多家银行的流动性争夺,会进一步引起银行系统的多倍存款收缩,使得其他银行也面临倒闭风险。

银行恐慌的管理

  • 银行恐慌的管理恢复存款人对单家银行的信心和提高单家银行对整个银行体系的信心是阻止银行恐慌发生的关键。

  • 降低非银行部门的通货持有比率和银行部门的超额准备金持有比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止银行恐慌发生。

  • 在实际经济中,有以下具体措施。

    • 鼓励同业拆借

    • 实行最后贷款人制度

    • 对银行存款提供存款保险

    • 资产购买

由于各国国情不同,有些国家将最后贷款人、银行监管机构和存款保险三种职能都集中于中央银行,具体措施包括:

(1)贷款挽救

直接贷款援助。 设立特别机构和专项基金间接提供财务援助。 临时组织大银行集资援助。

(2)担保

由中央银行或者政府出面购买问题银行资产,或者收购问题银行并清偿其全部债务。

(3)并购

组织运营正常的银行来兼并或收购陷入危机的银行,由运营正常的银行接管问题银行的部分或全部负债,并购买它的部分或全部资产。

(4)设立过渡银行

(5)设立专门的危机银行处理机构

第四节 货币供给的资金流量模型

  • 资金流量(Flow of Funds,FoF)模型着重从货币存量变化的角度来讨论货币供给问题 。

  • 资金流量模型考虑银行对非银行部门贷款流量,即以****贷款发放和贷款偿还以后银行系统中贷款和存款变化为分析重点。

  • 资金流量模型有时也被称作“信用匹配”分析方法。

假设货币流量用ΔM 表示,新增贷款分别用ΔLp(银行部门向非银行私人部门的新增贷款)和ΔLg(银行部门向政府等公共部门的新增贷款)表示。把货币供应量写成:

\[M\equiv Cp+Dp\]

其中:M = 货币存量;Cp = 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银行券+铸币);Dp = 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银行存款

货币供应量的流量形式:

\[\triangle M\equiv Cp+\triangle Dp\]

在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贷款可以分解成对私人部门贷款ΔLp 和给公共部门贷款ΔLg 两个部分:

\[\Delta D p \equiv \Delta L p + \Delta L g\]

把银行向公共部门提供的贷款写成公共部门全部借入资金(PSBR)的一部分:

\[\Delta L g \equiv P S B R - \Delta G p - \Delta C p + \Delta e x t\]

ΔGp=政府面向全部公众的债券销售额,Δext= 用本国货币表示的外汇流量。 Δext 可以为正也可以为负。

  • 当公共部门用本币买入外汇资产,这会增加公共部门的借款需求,Δext 大于零;

  • 当政府部门卖出外汇资产获得本币时则会减少政府部门对本币的借款需求,Δext 小于零。

影响银行存款发生变化的因素

\[\begin{array} { l } { \Delta D p \equiv \Delta L p + \Delta L g } \\ { \quad = \Delta L p + P S B R - \Delta G p - \Delta C p + \Delta e x t } \end{array}\]

关于货币供给的资金流量模型:

\[\Delta M \equiv \Delta L p + P S B R - \Delta G p + \Delta e x t\]

货币供给的资金流量模型表明,货币存量变化并非仅与非银行部门对银行部门借款有关,还与政府部门债券发行以及政府部门对外汇市场干预有关。

货币供给资金流量模型对于分析货币供应量变化问题很有作用。

  • 资金流量模型强调非银行部门的信用需求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 基础货币模型则强调存款准备金水平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本讲总结

在本讲中,我们从简单的多倍存款创造过程出发,运用基础货币模型和资金流量模型,讨论了现代信用货币的供应过程。

1.信用货币供给过程中有四位参与者,分别是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存款机构、贷款机构。

2.基础货币也称高能货币,包括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和银行部门持有的存款准备金两个部分。

3.超额存款准备金增加会引起银行体系发生多倍存款扩张。在简单的多倍存款创造模型中,假设银行不持有超额存款准备金,非银行部门不持有通货,银行存款增加的倍数(简单存款创造乘数)等于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倒数。

4.基础货币模型运用货币乘数与基础货币,从银行信贷供给的存款准备金约束角度来解释信用货币的供应过程。货币乘数为基础货币增加1个单位时,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数额。

  • 基础货币模型表明,货币供应量和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rD、通货存款比率C/D以及超额准备金比率ER/D负向相关,与中央银行的贴现贷款水平DL以及由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决定的非借入的基础货币MBn正向相关。

  • 基础货币模型考虑了信用货币供给过程中所有四位参与者的行为:中央银行通过设定法定准备金比率、贴现贷款利率以及实施公开市场操作等来影响货币供给;存款机构通过对通货存款比率进行决策影响货币供给;银行通过对超额准备金比率和从中央银行借入贴现贷款决策影响货币供给;借款机构通过直接影响市场利率影响货币供给。

5.银行恐慌是指多家银行同时倒闭的现象。银行恐慌发生时,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增加,银行部门持有的超额准备金上升,进而引发多倍存款收缩,使货币供给过程中断。鼓励银行之间开展同业拆借业务,由中央银行充当最后贷款人角色,以及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等可从一定程度上阻止银行恐慌发生。

6.关于货币供给的资金流量模型着重从银行信贷需求角度,来说明信用货币供应过程。与基础货币模型不同的是,资金流量模型认为,非银行部门的信用需求对信用货币的供应过程有决定性的影响。

货币供应控制

第一节 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

货币外生论者认为,货币供给由货币当局决定。货币供给内生论者认为,货币供给决定于经济体系中的实际经济变量及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

一、货币供给的外生性

(一)凯恩斯的货币外生观点

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认为,货币供给是外生的,现代货币有三个特点:

  • 货币的生产弹性为零。

  • 货币的替代弹性接近于零。

  • 货币具有周转灵活且保存费用低的特征。

此三个特点说明现代货币只能由政府通过中央银行来供给。

(二)货币学派的货币外生观点

决定货币供给的基础货币、银行存款准备金比率和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占存款的比率等因素,分别取决于货币当局、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部门行为。

  • 中央银行直接决定基础货币规模,通过改变基础货币规模,调节货币供应总量。

  • 基础货币变动是引起广义货币存量发生长期变化和周期性变化的主要原因

  • 存款准备金比率(D/R)和存款通货比率(D/C)对金融危机条件下的货币供应量变化有决定性影响,且存款通货比率变化对货币供给的温和的周期性变化也有重要作用。

中央银行可以采取措施来抵消D/R和D/C等因素波动对货币供给的影响,货币供给函数稳定且可预测。

货币学派对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能力,抱有很大的信心。

二、准备金变化与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控制

中央银行通过购买政府债券或向银行系统提供贴现贷款时,肯定可以增加基础货币,但却不一定能够增加银行系统中的存款准备金。

(一)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

1.公开市场购买

  • 情形1。假设中央银行从某银行处购买了100元债券并用一张100元的支票进行支付。该银行将所得支票存在中央银行账户上,或将之兑现用于增加库存现金。

    • 银行体系中存款准备金增加100元。

    • 由于流通中的通货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基础货币(MB=R+C)也增加了100元。

  • 情形2。假设中央银行从非银行部门那里购买100元的债券,向中央银行出售100元债券的非银行部门(个人或企业或政府机构),将中央银行购买债券时签发的支票存到了其开户银行。

    • 当非银行部门把出售债券所得的中央银行支票存入到其开户银行以后,银行系统中的存款准备金增加额等于中央银行公开市场购买债券数额。

    • 基础货币增加也等于中央银行公开市场购买的债券数额。

  • 情形3。如果向中央银行出售债券的非银行部门将中央银行购买债券时所开列的支票,在当地银行或向中央银行兑取现金获得了100元通货。

    • 当非银行部门把出售债券所得到的中央银行支票兑现时,中央银行对非银行部门的公开市场购买使得流通中的通货增加了100元。

    • 银行系统中存款准备金没有发生变化。

  • 小结

    • 中央银行实行公开市场购买对银行系统中存款准备金的影响,取决于债券出售部门将所得款项以通货形式持有还是存入银行。

    • 不论债券出售部门将所得款项以现金形式持有还是存入银行,中央银行公开市场购买对基础货币规模的影响都相同,基础货币增加额等于中央银行公开市场购买的债券数额。

    • 因此,中央银行实行公开市场购买时肯定可以增加基础货币,但却不一定能增加银行系统中的存款准备金。

2.公开市场出售

  • 情形1。假设中央银行向银行部门出售100元的债券。

    • 银行向中央银行开出支票,银行体系中的存款准备金和基础货币都减少了100元。

  • 情形2。假设中央银行向非银行部门出售了价值100元的债券,非银行部门以通货购买债券。

    • 中央银行对非银行部门公开市场出售债券时使得银行体系中的基础货币减少了100元,但存款准备金没有发生变化。

  • 情形2。假设中央银行向非银行部门出售了价值100元的债券,非银行部门以通货购买债券。

    • 中央银行对非银行部门公开市场出售债券时使得银行体系中的基础货币减少了100元,但存款准备金没有发生变化。

  • 情形3。假设中央银行向非银行部门出售了价值100元的债券时,非银行部门通过签发支票来支付债券价款。

    • 中央银行对非银行部门公开市场出售债券时,银行体系中的基础货币和存款准备金同时减少。

为什么没有发生多倍存款收缩?

  • 结论

    中央银行实施公开市场操作时,基础货币会发生数额和方向都很确定的变化,银行体系中存款准备金则不一定会发生变化,中央银行实施公开市场操作对基础货币的控制比对银行系统中存款准备金实施控制更为有效。

(二)存款转化为通货对基础货币及存款准备金的影响

假设存款人将其在银行中的100元支票存款提取了现金。

非银行部门的存款提现行为,使得银行系统中存款准备金减少了100元,但银行系统中基础货币没有发生变化。

(三)贴现贷款

  • 情形1。假设中央银行向银行部门发放了数额为100元的贴现贷款。

    • 银行体系和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发生的变化表明,基础货币和银行系统中存款准备金都增加了100元。

  • 情形2。当银行部门向中央银行归还100元的贴现贷款时,银行部门和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发生的变化表明,基础货币和银行系统中存款准备金都减少了100元。

  • 结论

    因此,当中央银行对银行部门的贴现贷款发生变动时,基础货币和银行系统中存款准备金会随之发生数额和方向都很确定的变化。

(四)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能力

  • 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能力优于它对银行系统中存款准备金的控制能力。

  • 中央银行实施公开市场操作和贴现贷款政策对基础货币的控制效果也有差异。

    • 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对基础货币的控制效果,由中央银行对债券市场交易商发出的定单决定,控制效果比较好。

    • 通过制定贴现率,利用贴现贷款政策控制基础货币时,受银行部门的贴现借款决策影响,中央银行难以有效地控制基础货币规模。

第二节 基础货币的变动

除中央银行实施的公开市场操作和贴现贷款政策外,还有许多影响基础货币变动的因素。这些因素对基础货币变动的影响往往具有短期特点。

一、基础货币变动的影响因素

对基础货币变动的影响因素,可通过对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各个项目做处理变换得到。我们可以将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基本构成写成表4-1的形式。

将基础货币置于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当中,可说明基础货币受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其他组成部分影响的机制。

因为L=A,即L1+L2+L3+L4=A1+A2+A3+A4

又因为MB≈L1+L2,而

L1+L2=(A1+A2+A3+A4)-(L3+L4)

所以有MB=(A1+A2+A3+A4)-(L3+L4)

在现实经济中,影响基础货币变动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的财政赤字

当政府面临财政赤字时,可以采用增加税收、发行公债或者向中央银行借款等方式来加以弥补。

政府在采取不同的财政赤字融资方式时,基础货币受到的影响也不相同。

2.国际收支状况

中央银行由于收购黄金、增加黄金储备而投放等值通货时,基础货币增加。

当国际收支出现持续顺差,中央银行为了调控本国货币对外汇率水平,在外汇市场上买入外汇时,也会增加基础货币。

3.中央银行的政策操作

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调节工具主要包括调整再贷款利率、再贴现率以及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等。

二、政府预算赤字与基础货币变动

(一)政府预算约束与政府支出融资

  • 政府对商品和劳务购买支出的来源包括三个方面: (1)通过征税取得收入。 (2)发行政府债券借债融资。 (3)创造货币来支付其所购买的商品和劳务。

  • 假设政府有预算赤字DEF=G-T,其中DEF=政府预算赤字,G=政府支出,△MB=基础货币变动,△B=非银行部门持有的政府债券变动额。假设政府采购1批价值1亿元的计算机(G=1亿元)。

    • 在没有预算赤字时,DEF=G-T=0。

    • 在有预算赤字时,政府可通过下列手段弥补财政收入的不足: (1)增加税收;(2)出售债券;(3)发行通货;(4)同时采用三种融资方法。

(二)政府支出融资方式与基础货币变动

1.税收融资

  • 情形1。假设非银行部门用支票缴纳税款。

    • 如果政府征税1亿元,非银行部门将1亿元的支票交给财政部。

    • 财政部在收到纳税支票后,先将其存入自己在商业银行的税款账户,然后再将其转入中央银行的财政部账户。

    • 在此过程中,银行体系中的存款储备金减少了1亿元,财政部在中央银行拥有的存款增加了1亿元。

    • 如果财政部签发一张1亿元的支票交给计算机厂商,而计算机厂商将财政部开出的支票存入到其开户银行。

    • 非银行部门、财政部、银行体系和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发生的变化表明,用税收方式对政府的支出进行融资且居民使用支票缴纳税款时,在整个过程中基础货币的总体变化为零。最终账户如下图:

  • 情形2。假设非银行部门用现金缴纳税款。

    • 当非银行部门用1亿元现金而不是用支票缴纳税款时,财政部和非银行部门的资产负债表发生的变化表明,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减少了1亿元。

    • 当非银行部门得到政府用通货支付的1亿元的计算机货款以后,非银行部门又收回通货1亿元。用税收方式为政府支出融资且非银行部门使用通货缴纳税款时,对基础货币的影响为零

结论

政府使用税收方式对财政赤字融资时,银行系统中的基础货币仅受短期影响,在长期中保持不变。

2.债务融资

用发行债券的方式来弥补财政赤字时,这些债券的购买者如果是非银行部门或商业银行,则不会发生货币供给增加效应

  • 非银行部门通过开出商业银行支票或商业银行自己开列支票来支付购买债券款项,会引起银行部门在中央银行中的存款准备金减少。

  • 在财政部门完成支出之后,这些存款准备金又会恢复到原先水平。存款准备金保持不变,基础货币的规模也不会发生变化。

假设政府通过向非银行部门出售1亿元的债券,为其决定购买的计算机融资。

如果非银行部门用1亿元现金(或支票)来购买债券,财政部和非银行部门资产负债表发生的变化表明,流通中的通货减少了10000万元。

在财政部使用出售债券所得的通货支付计算机货款时,非银行部门得到了1亿元通货(支票),财政部和非银行部门资产负债表发生的变化表明,基础货币最终没有受到影响。

结论

以发行债券方式为政府支出融资时,银行体系中基础货币规模保持不变。

3.以创造货币的方式融资

  • 第一,财政部拥有通货发行权。

    • 当财政部拥有通货发行权时,财政部可以通过发行通货来支付政府开支,并会引起基础货币增加。

    • 情形(1):财政部发行的债券由中央银行购买,财政部用出售债券的收入支付商品、服务或其他支出。非银行部门将所得到收入以存款的形式放于银行,银行则相应地增加了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

    • 情形(2):政府将债券出售给非银行部门或商业银行,非银行部门或商业银行再将债券抵押或出售给中央银行,则银行体系中的存款准备金保持不变。但在财政部门将出售债券的收入用于支出时,仍然会引起银行体系中的存款准备金增加。

  • 第二,财政部不拥有通货发行权。

    • 当财政部不拥有通货发行权时,财政部可以通过创造货币的方式进行融资。这一赤字融资方式分为两个步骤完成。

    第一步,为了购买计算机,财政部向非银行部门出售1亿元的债券(基础货币未发生变化)。

    第二步,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从非银行部门手中购买与上述数额相当的政府债券。

    上述过程被称为债务货币化,是在政府向非银行部门发行债券以后,再由中央银行使用高能货币购买,而不是由财政部直接投放货币。

    • 很显然,政府以债务货币化的方式进行的融资增加了银行体系中的基础货币供应。

    • 财政部以创造货币的方式进行融资的想法能否实现完全取决于中央银行的行为并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有关。

    • 财政部利用发行债券融资时会引起利率发生变化。

    当政府向非银行部门发行债券时,如果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则因债券供给增加,市场利率会出现上升,债券价格会出现下降。

    政府通过发行债券筹集财政预算资金时对市场利率产生的影响与李嘉图等价原理是否成立有关。

    • 当政府为弥补财政赤字而发行债券时,如果非银行部门认为未来的税收负担会因政府偿还这些债券的本息而有增加,那么非银行部门会倾向于为这些未来需要支付的税收增加储蓄,李嘉图等价原理成立。

    在李嘉图等价原理成立时,非银行部门对债券需求的增加恰好等于政府新发行的债券规模,因此,债券价格不变,市场利率也不变。

    巴罗-李嘉图定理不成立的可能原因:a.政府无信用;b.金融市场不发达

    价格越高,融资能力越强;利率越高,投资者收益越大

三、外汇市场干预与基础货币变动

(一)外汇市场干预

中央银行定期干预外汇市场的目的是通过购买或出售货币,来影响本国货币对外汇率水平。

1.外汇市场干预与货币供应

假设中央银行决定出售价值100亿元的外汇资产,以取得100亿元的本国通货。

如果居民用手中的本国通货支付从中央银行购买的外汇资产

中央银行购买本国货币时,会产生两种影响:

(1)中央银行持有的国际储备减少了100亿元;

(2)由于它的购买使通货从居民手中流回到了中央银行,流通中的货币减少了100亿元,基础货币下降100亿元。

如果外汇资产购买者从其国内银行账户上开列支票,支付购买价值100亿元的外汇资产。

  • 中央银行从这些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账户中减去100亿元,则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减少了100亿元,基础货币也减少100亿元。

结论

  • 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购买本国货币出售外汇资产时,会导致中央银行的国际储备和基础货币等值减少。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出售本国货币以购进外汇资产,可造成中央银行的国际储备和基础货币等值增加。

  • 中央银行出售外汇资产与在公开市场上出售政府债券并无不同。公开市场出售导致基础货币等值减少,出售外汇资产也会导致基础货币等值减少。

2.中国货币当局的外汇市场干预(略)

说明:(1)为人民币对美元月度平均汇率。(2)资料来源为中国人民银行;CEIC。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与中国外汇储备

3.外汇冲销干预与外汇未冲销干预

  • 中央银行在买卖外汇资产时,允许本国基础货币供给受到影响的外汇干预,称为未冲销的外汇干预。

  • 中央银行在买卖外汇资产时,为了抵消这项操作对本国基础货币的影响而采取的公开市场反向操作(卖买本国政府债券)行为,称为冲销的外汇干预。

冲销干预

中央银行出售价值100亿元的外汇资产相应购入100亿元本国货币,本国银行体系中的基础货币将减少100亿元。如果中央银行同时在公开市场上购买100亿元的政府债券,则银行体系中将增加100亿元的基础货币。因此,银行体系中的基础货币保持不变

冲销干预会加强升值压力

未冲销干预

中央银行出售本国货币以购买外汇资产,在未进行抵消操作时,会导致本国国际储备持有增加,货币供应增加,以及本国货币对外贬值。

图4.2中,\(E_t\)为使用外币F表示的本币D在t时期的对外汇率水平,\(RET^D\)为使用本币D表示的本币资产预期回报率,\(i_D\)为本币D表示的本币存款利率,也即\(RET^D=i_D\),\(RET^F\)为使用本币D表示的外币资产预期回报率,\(RET^F \approx (E_t/E_{t+1})+i_F-1\)(感觉这个式子不太对)

当中央银行出售本国货币买进外国资产时,本国基础货币供给增加,本币对外币预期贬值,外汇资产预期回报率上升,\(RET^F\)右移至\(RET^F_2\);同时,本国短期利率下降,\(RET^D\)左移至\(RET^D_2\),市场会抛售本币资产,购买外币资产,本国货币对外币出现贬值

(间接标价法,越往下本币越不值钱,预期贬值,\(E_{t+1}\)变小,\(RET^F\)变大,因此右移。另外3表示的是冲销干预)

央行干预能力取决于a.BOP是否平衡b.是否是主导货币c.汇率制度

(二)国际收支不平衡与外汇市场干预

1.国际收支账户

  • 国际收支账户是记录一定时期内一国(私人部门和政府)和外国之间,所有与资金移动直接相关的全部交易活动的一种簿记形式。

  • 国际收支账户可分为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和官方储备交易余额三个基本部分。

    • 经常项目主要涉及商品和劳务的国际交易活动。经常项目的顺差或者逆差都会引起相应的资本项目交易(对外贷款或从国外借款),或者是通过政府储备资产项目的变动来平衡。

    • 资本项目用于记录资本在本国和其它国家之间的流动。

    • 官方储备交易余额,等于经常项目余额加上资本项目余额。

  • 经常项目+资本项目=政府储备资产变动。

2.为国际收支逆差融通资金的方法

  • 为国际收支逆差所进行的融通资金操作与本国货币是否是国际货币有关。

    • 大多数国家的货币都没有被其他国家作为储备货币所持有,它们必须通过向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提供国际储备的方式,为其支出超过收入的部分(国际收支逆差)融通资金。
  • 本国货币是国际货币的国家(比如美国),本币和以本币计值的资产是其他国家所持有的国际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国国际收支逆差可通过本国国际储备减少或外国中央银行持有的本币资产增加来解决,或者两种方式同时进行。

(三)国际货币制度与外汇市场干预

不同的国际货币制度下,对汇率稳定有不同的要求,考察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可分析不同国际货币制度下国际收支失衡对外汇市场干预的要求。

1.金本位制

在金本位制下,只要各国保持各自的通货以黄金作为担保并可自由兑换黄金,且黄金在不同国家之间可自由输出和输入,则汇率就可自动保持稳定。

在金本位制下,尽管中央银行无须干预外汇市场,但由于黄金可以自由输出输入,中央银行也不能够有效地控制基础货币数量。

2.布雷顿森林体系

以汇率稳定为目标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强调美元可以与黄金自由兑换。

  •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各国货币与美元之间的汇率,由除美国之外的其他国家的中央银行通过实施外汇市场干预来维持。

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行的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双挂钩制度。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特里芬难题:美国贸易顺差时会出现美元供应不足,各国货币与美元之间的固定汇率水平难以维持;美国贸易逆差时会出现美元供应过多,美国黄金储备出现不足,并难以维持美元与黄金之间的固定比价关系。

\(E_{par}\)为布雷顿森林体下事先确定的汇率(也即目前的利率),\(E_1\)为均衡汇率

\(E_{par}\)被高估,购入本币,出售外币,本币利率提高,国际储备下降,均衡汇率(即\(E_1\))升值(不是调整当前的汇率),即图a

\(E_{par}\)被低估,购入外币,出售本币,国际储备增加,本币贬值,即图b。

课本上讲美元被高估,而美国却不能使美元贬值,其实就是图b的情况。

3.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压力有所下降。

  • 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虽然汇率被允许根据市场变化而随时变动,但中央银行往往不愿意放弃其在外汇市场中的干预。

  • 在2000年前后,中国中央银行集中了大量外汇资产,基础货币投放显著增加。

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存在着许多形式的国际货币合作,比如曾经有过的欧洲货币体系。

  • 在欧洲货币体系下,各国货币之间维持有一个固定的平价水平。当汇率偏离最初确定的平价水平时,就需要中央银行进行干预。

图4-4描述了1992年9月欧洲货币体系出现汇率危机时有关国家政府的外汇市场干预过程。

德国资产收益率上升,RET曲线右移,英镑有贬值压力,只能提高利率,但是这加剧了英国经济衰退,进一步加大了英镑贬值预期,RET曲线进一步右移,需要英国提高更多利率,最终无法维持。

(四)国际因素与基础货币变动

国际因素对一国银行体系中基础货币的影响有三个方面:

第一,外汇市场干预对基础货币变动有直接影响。

在现行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国以外国家,中央银行管理汇率水平的压力比较大,但即使是美国联邦储备体系也不可能超脱事外。 比如,在1985年9月的《广场协议》中确定了压低美元对外汇率的政策。

第二,国际收支因素。 分本国货币是国际储备货币和非国际储备货币两种情形。

第三,汇率因素。

本国货币对外汇率水平的变化对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有重要影响,本国汇率水平维持目标与国际货币制度有关。

四、基础货币变动影响因素的美国事例

(一)美国联储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项目

美国联储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包括证券、贴现贷款等项目。

  • 贴现贷款:联储对商业银行提供的贷款。

  • 黄金和特别提款权凭证账户:联储拥有的外汇储备资产。

  • 硬币:联储持有的由美国财政部铸造的硬币。

  • 待收现金项目:产生于联邦储备体系中的支票清算过程。

  • 资产方中的其他资产,主要包括:

    • (1)中央银行拥有的外币存款和债券。

    • (2)中央银行拥有的实物资产(办公设备或建筑物)等。

(二)美国联储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项目

美国联储资产负债表的负债方,包括联邦储备券、美国财政部存款等项目。 联邦储备券:联储发行的在外流通的通货。

  • 银行存款:商业银行(不含其它金融机构)在联储的存款。

  • 财政部存款:美国财政部在联储的存款。

  • 外国和其他存款:包括外国政府、外国央行、国际机构(如世界银行和联合国)和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等政府机构在联储的存款。

  • 待付现金项目:产生于联邦储备系统的支票清算过程。

  • 其他负债和资本项目:包括所有未在联储资产负债表栏中列明的联储其他负债,如成员银行购买的联储股票 。

(三)美国联邦储备体系中的基础货币构成

基础货币MB由中央银行的货币性负债构成,等于联邦储备券加上银行部门持有的存款准备金R,再加上联储以外机构持有的美国财政部通货(财政部通货余额-硬币)

MB=C+R=联邦储备券+银行在联储的存款+财政部通货余额-硬币

硬币是资产,所以要扣除

根据“资产总额”等于“负债总额”的基本原理,可进一步得到基础货币的来源项目:

联邦储备券+银行存款=证券+贴现贷款+黄金和特别提款权+硬币+待收现金项目+其他联储资产-美国财政部存款-外国和其他存款-待付现金项目-其他联储负债

为了得到基础货币影响因素表达式,我们对美国联储资产负债表中的有关项目进行合并整理。

第一,将美国联储资产负债表中两个同支票清算有关的项目合二为一,称作在途资金(float)。

在途资金=“待收现金项目”-“待付现金项目”。

第二,引入财政部通货余额项目。

财政部通货余额=美国联储以外部门持有的财政部通货+美国联储持有的财政部通货(即硬币)。

这样就可得到经过变换以后的基础货币表达式。

MB=证券+贴现贷款+黄金和特别提款权+在途资金+其他联储资产+财政部通货余额-财政部存款-外国和其他存款-其他联储负债

(四)影响美国联邦储备体系中基础货币变动的因素

分析影响美国联邦储备体系中基础货币变动的因素时,假设联储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因素保持不变。

1.增大基础货币的因素

(1)证券和贴现贷款。

当联储持有的证券或贴现贷款增加时,将导致联邦储备体系中的基础货币等额增加。

(2)黄金和特别提款权账户以及联储持有的其他外汇资产。

美国联储购入黄金、特别提款权、外币存款或其他任何资产,与从公开市场上购买债券对基础货币的影响相同。

(3)在途资金。

当银行把它收到的支票存入其在美国联储的账户时,联储会在该银行账户上贷记支票金额(准备金账户),在签发支票的银行准备金账户上借记同样金额。

在途资金产生原因。

  • 在支票清算过程中,美国联储经常在借记支票签发银行账户之前,便将支票金额贷记存入持有该支票的银行账户,并引起银行体系中的存款准备金总量出现净增加。

  • 联储有时不能以它货记存入支票的银行账户存款准备金的速度,把支票提交给签发银行要求付款,天气条件和其他因素会影响中央银行运送支票至支票签发银行的效率,从而引起在途资金增加。

假设某人将一张在美国第二国民银行(位于洛杉矶)签发的100美元支票,存入他在美国第一国民银行的账户(位于纽约)。

  • 在正常情形下,第一国民银行将该支票提交联储要求清算时,美国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发生的如下变化表明,待收现金项目与待付现金项目相等,在途资金为零。

  • 如果天气不好,美国联储无法按规定把支票及时送到洛杉矶,那么美国联储仍有责任贷记第一国民银行存款准备金账户100美元,并销去联储的待付现金项目100美元的负债。

  • 联储资产负债表发生的变化表明,在途资金增加了100美元,在途资金=待收现金项目-待付现金项目=100-0=100美元=准备金增加数额。

当美国联储将第二国民银行签发的支票送达第二国民银行时,便从第二国民银行的准备金账户上减去准备金100美元,并销去100美元的待收现金项目。第二国民银行在美国联储中的存款减少100美元,基础货币恢复到原先的状态。

可以看出,在支票清算过程中,美国联邦储备体系中的存款准备金和基础货币都只是暂时的增加。

(4)财政部通货余额 。

财政部通货余额增加时,会引起基础货币增大。

  • 在财政部之外的财政部通货增加时,或是进入到了银行部门的金库,充当存款准备金(R),或是到了非银行部门的手中,成为流通中的通货(C),这都会引起美国联邦储备体系中的基础货币增加。

2.减少基础货币的因素

(1)美国财政部在联储的存款。

美国财政部在联储的存款来自于美国政府的税收收入加上出售政府债券获得的款项。

  • 美国财政部征税和出售政府债券所得的资金先存放于其设在商业银行的税款和存款账户,然后再转入其在美国联储的账户。美国财政部在美联储的存款账户是其据以签发支票的基础。

美国财政部在联储的存款变动会引起基础货币发生变化。美国财政部在联储的存款增加,会减少美国联邦储备体系中存款准备金和基础货币的规模。

假设美国财政部准备购买计算机并被要求支付1亿美元,美国财政部将它在商业银行税款账户上的1亿美元转入到其在联储的账户上。

  • 整个过程中美国联邦储备体系中的存款准备金减少了1亿美元。

当美国财政部支付计算机价款时,其在联储的存款会减少1亿美元。计算机厂商将美国财政部签发的联储支票存入自己的开户银行以后,该银行的存款储备金增加了1亿美元。

美国财政部在联储的存款变动,会引起美国联邦储备体系中的基础货币发生反方向变化。

  • 由于购买支出和收款变动很大,美国财政部在联储的存款也会有较大波动,并会引起基础货币发生变化。

  • 由于美国财政部事先知道其资金从商业银行账户转入联储账户的时间表,因此,美国财政部在联储的存款变化引起的基础货币变动具有一定的可预测性。

美国财政部在联储的存款变动引起的基础货币变动是暂时的,不会构成美国联邦储备体系中基础货币在较长时期(如3个月)内波动的主要原因。

(2)外国和其他在联储的存款。

当资金从美国商业银行账户转入到美国联储账户时,或者对美国本国银行签发的支票存入联储账户时,美国联储资产负债表中的外国和其他存款就会增加。

(3)联储的其它负债和资本账户。

如果一家银行刚刚成为美国联储的成员银行,并认购了规定数额的联储股票,则联储的资本账户余额会有增加。

  • 商业银行认购了联储的股票以后,该银行在联储的存款会相应减少,美国联邦储备体系中的存款准备金也相应减少。

(五)对影响基础货币变动的因素总结

影响美国联邦储备体系中基础货币发生变动的九个因素。

  • 有六项因素在增加时会引起美国联邦储备体系中的基础货币增加。

  • 有三项因素在增加时会引起美国联邦储备体系中的基础货币减少。

美国联储的证券持有数量,对美国联邦储备体系中的基础货币规模影响最大,但联储所持有的证券数量完全可由其自身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加以控制。

不受联储控制的其他八个因素的短期变化构成了美国联邦储备体系中基础货币短期波动的重要原因,但这些波动可以预测,并可被联储的公开市场操作所冲销(offset)。

五、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的困难

在实践当中控制基础货币面临许多困难。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能力受到以下五个现实因素的影响。

第一,因为难以预测引起基础货币发生变化的市场流量因素,即使中央银行可以事后(ex post)掌握基础货币规模,也难以对基础货币进行事前(ex ante)控制

第二,即使能够准确预测基础货币发生变动的影响因素,中央银行也难以进行准确操作

  • 例如,为了抵消预料之中的货币需求扩张,有必要向非银行部门出售政府证券,但这需要进行连续的拍卖竞价,并要求公开市场操作能够引起利率发生相应的变化。

第三,控制基础货币往往会与其他的制度安排产生冲突

第四,为了防范存款准备金持有不足的风险,银行会持有超额准备金

第五,包括针对基础货币在内的任何形式的直接数量限制,都会刺激金融创新活动

第三节 货币的内生供给

货币供给内生论认为,货币供给不是可由货币当局决定的外生变量,而是由经济体系中的实际变量和经济主体行为决定的内生变量。

一、内生货币

货币供给内生理论认为,简单的基础货币模型没有考虑两个因素:(1)银行资产调整行为;(2)居民(家庭和企业)的资产偏好。

  • 后凯恩斯主义认为,存款通货比率D/C和存款准备金比率D/R常常会随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动,不应该将之作为货币供给方程式中的固定参数。

银行持有的存款准备金要求取决于银行的存款负债和由贷款需求引起的存款及利率变化。

  • 实证研究表明,名义收入、工资成本、进口成本和税收等因素都对企业的贷款需求有影响。

货币供应内生表明,货币供应不仅与利率是内生关系,而且与基础货币也是内生关系。

在中央银行确定了短期利率以后,存款准备金会自动调整到银行要求的水平。当银行发现发放贷款有利可图时,Ms曲线就会出现移动,进而产生存款创造。

二、中央银行对利率的管理多于对货币供应量的管理

(一)存款准备金管理与利率管理比较

在现实经济中,大多数中央银行以货币供给的资金流量模型为基础,把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变量,而不是基础货币。

在图4-6中,中央银行也可以部分调整准备金供给。

  • 央行坚持以\(R^*\)为法定准备金,此时准备金供给曲线为S1,需求上升至D2时,利率会上升至i2

  • 央行选择利率\(i^*\)为货币政策工具变量,供应曲线为S2(水平线),即央行按i*利率向银行提供任何数量的准备金

  • 部分调整准备金供给(如S3),此处的利率是中央银行向银行体系提供准备金的利率,也就是再贴现率。

(二)中央银行的利率调控

中央银行往往通过国债回购的方式来调控利率水平。

债券回购协议是指,从卖方买入一定数量的特定债券,并约定在一定时间以特定价格再售回的协议。回购协议期限很短,至多三个月,属于货币市场工具。

在回购协议中,证券买卖价格之差为回购协议中买方向卖方支付的利息。

\[i={R-P\over P}{365\over n}\qquad (4-4)\]

在(4-4)式中,R=债券赎回价格或回购价格,P=债券出售价格,n=回购期限(天)。

假设中央银行以100万元(P)买入政府债券回购协议,赎回价格(R)为100.19万元,回购协议期限为14天,则回购利率被确定为:

\[i={100.19-100 \over 100}{365\over 14}=5\%\]

假设中央银行希望将利率提高25个基点(0.25%),则需要将债券回购协议中的回购价格确定为:

\[R=(i*P*n/365)+P=5.25\%*100*(14/365)+100=100.1995\]

也就是说,将14天期回购协议中价格为100万元的政府债券的回购价格提高95元时,相当于将利率提高25个基点(0.25%)。

第四节 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与货币供给

一、银行资产转换行为与货币供给

资产转换理论认为,金融中介机构的货币负债构成了经济活动中的货币存量,金融中介机构的功能类似于生产厂商,产品为其创造的流动性。

银行的贷款、存款、准备金和自有资本都可以表示为银行自发存款(吸收的存款)的一定倍数,分别称为相应的乘数。贷款乘数同货币供给有直接关系。银行贷款乘数大小取决于三个因素:

(1)银行规模大小。

较小规模的银行其贷款总量的变动小于其存款量的变动,贷款乘数小于1。

(2)银行类型。

商业银行中的存款增加时,非银行部门中的贷款总量不受影响;储蓄银行中的存款增加时,非银行部门对贷款的需求会有下降。

(3)自有资本比率。

银行持有的自有资本比率提高时会降低贷款乘数,存款持续增长的趋势要求银行提高自有资本比率。

银行作为一个金融企业,要追求利润最大化,但实现利润最大化要受到两种约束:

(1)确定性约束。

银行中的存款和贷款扩张,要受到银行投入的资本和劳动要素约束。

(2)随机性约束。

银行存款的挤兑风险和贷款的违约风险,会限制银行的贷款发放规模。

银行经营行为的最优化取决于三个边际条件:

(1)银行资本和劳动投入的边际成本相等。

(2)贷款的边际收益等于贷款的边际成本(贷款的边际成本由投入成本、使破产风险最小的自有资金成本和银行弥补准备金不足的筹资成本共同决定)。 (3)准备金的边际收益(即准备金筹资成本降低部分)等于存款的边际成本。

银行经营利润最大化的充分条件要求银行贷款的边际成本随贷款总量递增,且新增存款的边际成本超过存款的边际收益。根据银行经营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我们可以推知,利率和银行经营成本对银行的贷款规模、存款规模都有显著影响。

银行体系创造存款货币的能力,并不完全取决于基础货币和法定准备金比率这些外生变量。只有当银行体系有足够的贷款和投资机会,才能实现存款货币的创造。

  • 贷款和投资机会则是由经济运行状况和货币需求决定,是中央银行无法直接控制的内生因素。

银行的资产负债规模及非银行部门的货币需求量具有很大的利率弹性。

  • 利率变动既会诱使银行部门调整其资产经营规模,也会引导非银行部门改变其资产偏好。

二、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与货币供给

传统意义上的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不接受活期存款,因而不具有货币创造能力,它们的职能只是进行储蓄转移,它们的活动不影响货币供给。

在金融创新的背景下,传统的流动性范畴,不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货币供给,而且包括了银行和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创造的所有短期流动性资产。

金融中介机构可分为货币系统中的金融中介机构和非货币系统中的金融中介机构两种类型。

  • 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属于货币系统金融中介机构。

  • 储蓄贷款协会、互助储蓄银行、信用社等属于非货币系统中的金融中介机构。

  • 这两种金融中介机构都能够创造金融资产。

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确实能够通过不同的途径影响社会信贷资金的流量水平。

首先,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通过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动员社会上的闲置资金,增加了社会上的信贷资金规模。

第二,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通过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改变人们的消费倾向和储蓄倾向,增加了社会储蓄规模和社会信贷资金规模。

第三,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能够改变信贷资金的流向和分配结构。

  • 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受到的流动性约束比较小,资金能够更多地投向长期资产。在此情况下,非银行金融机构吸收的货币资金规模对社会资金的配置有直接影响。

  • 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虽然不能像银行那样创造货币和信用,但它们能够影响货币流通速度,同时也会影响银行的货币和信用创造。

三、多资产货币供给模型

托宾认为金融机构之间和金融资产之间不存在本质区别,对金融部门与实际经济部门加以区别才有实际意义。

托宾关于货币供给的观点有四个方面:

(1)强调货币供给的内生性;

(2)认为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货币与其他资产具有同一性;

(3)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存在的竞争,决定了货币供给传导过程中的资产替代性;

(4)仅仅控制银行的货币创造并不能有效地控制货币供给。

多资产货币供给模型包括四类资产:股票、政府债券、基础货币和外汇资产。

托宾认为,私人财富的新增供给来源有三个方面:

(1)存货和生产资本净积累形成的股权资产。

在托宾的模型中,私人资本投资是形成实物资本的来源,其新增资本的所有权多采取股票形式。

(2)政府预算赤字。

政府的预算赤字构成了政府债券和基础货币的新来源,并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关。

(3)外汇资产。

外汇资产的来源取决于本国国际收支的盈余状况,它由国际贸易盈余和本国持有的外币资产所产生的收益两个部分构成。

多资产货币供给模型表明,货币供给受公众的资产偏好制约,而公众的资产偏好以及资产结构是由包括整个金融体系(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内的社会经济部门的共同活动决定的,中央银行难以直接控制货币供给。

由于受以下因素影响,在现实经济中,货币供应过程表现出很强的内生特征。

(1)货币数量内生于经济系统,而非货币当局可以控制。

银行可以自主地创造活期存款,可为非银行部门提供透支安排。

(2)货币流通速度没有上限。

货币流通速度的不稳定性,从货币供给方面破坏了货币数量和价格水平及名义收入之间的稳定联系。

(3)货币供给行为对货币需求的“顺从”通过两种途径导致货币供给过程内生,其一为直接增加货币数量,其二为提高货币流通速度。

第五节 政府政策目标与货币供给

一、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角色与内生货币供给

中央银行在充当银行的最后贷款人角色时,会影响其对货币供给过程的控制能力 。

假设货币需求是名义收入的函数,货币需求的变化是由利率变动所导致的生产和收入水平发生变化的结果。

  • 利率变动会直接影响企业的投资活动,并通过乘数效应影响企业的收入水平。

  • 收入水平变动会引起交易性的货币需求发生变动。在贴现贷款利率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增加的交易性货币需求由作为最后贷款人的中央银行来满足。

产出增加情形下银行要求增加贴现贷款时,中央银行必须加以满足,货币需求创造了自己的供给,且这种货币供给能完全满足经济社会的货币需求。

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实际上没有控制能力,货币供给依赖于由收入水平支配的货币需求

二、政府的就业目标与内生货币供给模型

温特劳布(Weintraub,1978)从工资定理中,推导出了货币内生供给的结论。

假设物价水平取决于劳动成本并由劳动成本之上的一定加成比例决定,即:

\[P=nW/q\qquad (4-5)\]

在(4-5)式中,P=一般物价水平,n=整个经济活动中单位劳动成本的平均加成水平,W=平均的货币工资水平,q=平均的劳动生产率水平。

整个经济活动中的单位劳动成本的平均加成比例比较稳定,物价上涨幅度由货币工资上涨率和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共同决定。

\[\triangle P=\triangle W- \triangle q\qquad (4-6)\]

在(4-6)式中,当货币工资增长超过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时,就会引起价格上升,使名义收入按比例增加。

名义收入的增加会带来既定产出水平下的交易性货币需求增加。在货币流通速度保持不变时,要使实际产出和就业水平保持不变,必须相应地增加货币供给。

在经济运行时,中央银行需要服从维持充分就业水平和实际产出增长的政策目标。

  • 只要货币工资是通过谈判外生决定的,货币政策对价格水平就只有间接影响,中央银行就只能通过保证货币的充分供给,来消除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所面临的金融障碍

结论

(1)如果政府能接受价格上涨的状态而不能接受经济偏离充分就业的状态,那么,货币供给就是内生的,中央银行不能有效地控制货币供应过程。

(2)在以维持实际产出和充分就业为政策目标的背景下,中央银行只能被动地充分满足增加了的货币需求。货币政策因此对经济活动承担着“支撑职能”,货币供应也相应地发挥着“支撑作用”,货币供给的内生特点最终可归结为相关的政治因素。

三、中国货币当局对货币供给的控制

(一)中国货币供给的内生特点

1.基础货币的内生变动

中国银行系统中基础货币的内生变动首先与银行信贷的倒逼机制有关。

1994年以前,中国经济活动中的银行信贷需求大体上可分为三类:

  • 第一类是企业对贷款的商业性需求;

  • 第二类是地方政府为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争项目、争投资而形成的对政策性贷款的需求;

  • 第三类是中央政府为支持农业、外贸等产业而形成的对政策性贷款的需求。

1994年以后,中国成立了三家政策性银行,承担原有商业银行的政策性贷款功能,实现了政策性贷款和商业性贷款的分离。但从实际运行情况来看,政策性银行的成立并没有完全割断政策性贷款与基础货币投放之间的联系,这主要源自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来源问题。

中国基础货币的内生变动还与中国货币当局的外汇市场干预有关。

  • 1994年1月1日,中国完成了人民币汇率并轨,开始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此之后,中国外汇市场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持续性的外汇供大于求。

  • 中央银行为了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通过外汇公开操作业务入市干预,大量买入美元。

(二)中国货币当局对货币供给的控制措施

在2007年,针对银行体系中的流动性持续偏多、货币信贷扩张压力较大的问题,中国的中央银行通过多种手段对货币供应量进行了调整,以加强银行体系中的流动性管理,引导商业银行合理控制信贷投放的规模和节奏。

1.法定准备金比率的调整对商业银行信贷决策的影响。

截至2007年10月底,2007年中国人民银行年内8次提高法定准备金比率。

  • 首先,每次0.5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幅度,减少了金融机构可用资金近1900亿元。

  • 其次,高达13%的存款准备金比率,意味着商业银行在吸收的各项存款中要有13%需要按照调整日期被冻结到中央银行,被冻结的13%的存款,中央银行按照年利率1.89%付给商业银行利息,超额储备金按照年利率0.99%付给商业银行利息。

结论

(1)如果政府能接受价格上涨的状态而不能接受经济偏离充分就业的状态,那么,货币供给就是内生的,中央银行不能有效地控制货币供应过程。

(2)在以维持实际产出和充分就业为政策目标的背景下,中央银行只能被动地充分满足增加了的货币需求。货币政策因此对经济活动承担着“支撑职能”,货币供应也相应地发挥着“支撑作用”,货币供给的内生特点最终可归结为相关的政治因素。

三、中国货币当局对货币供给的控制

(一)中国货币供给的内生特点

1.基础货币的内生变动

中国银行系统中基础货币的内生变动首先与银行信贷的倒逼机制有关。

1994年以前,中国经济活动中的银行信贷需求大体上可分为三类:

  • 第一类是企业对贷款的商业性需求;

  • 第二类是地方政府为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争项目、争投资而形成的对政策性贷款的需求;

  • 第三类是中央政府为支持农业、外贸等产业而形成的对政策性贷款的需求。

1994年以后,中国成立了三家政策性银行,承担原有商业银行的政策性贷款功能,实现了政策性贷款和商业性贷款的分离。但从实际运行情况来看,政策性银行的成立并没有完全割断政策性贷款与基础货币投放之间的联系,这主要源自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来源问题。

中国基础货币的内生变动还与中国货币当局的外汇市场干预有关。

  • 1994年1月1日,中国完成了人民币汇率并轨,开始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此之后,中国外汇市场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持续性的外汇供大于求。

  • 中央银行为了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通过外汇公开操作业务入市干预,大量买入美元。

(二)中国货币当局对货币供给的控制措施

在2007年,针对银行体系中的流动性持续偏多、货币信贷扩张压力较大的问题,中国的中央银行通过多种手段对货币供应量进行了调整,以加强银行体系中的流动性管理,引导商业银行合理控制信贷投放的规模和节奏。

1.法定准备金比率的调整对商业银行信贷决策的影响。

截至2007年10月底,2007年中国人民银行年内8次提高法定准备金比率。

  • 首先,每次0.5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幅度,减少了金融机构可用资金近1900亿元。

  • 其次,高达13%的存款准备金比率,意味着商业银行在吸收的各项存款中要有13%需要按照调整日期被冻结到中央银行,被冻结的13%的存款,中央银行按照年利率1.89%付给商业银行利息,超额储备金按照年利率0.99%付给商业银行利息。

中国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法定准备金率调整(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2.公开市场业务

针对2007年中国金融市场中的流动性过剩问题,中国人民银行积极开展公开市场业务,发行特别国债、中央银行票据等来回收市场中的流动性。

2007年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

  • 一是保持央行票据的发行力度。

  • 二是适时延长央行票据的到期期限。

  • 三是市场化发行央行票据与定向发行央行票据相结合。

3.加强“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引导

2007年上半年,中国人民银行继续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引导,提示商业银行贷款过快增长可能产生的风险,引导商业银行合理地控制信贷投放的规模和节奏。

4.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

  • 灵活运用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 Short-term Liquidity Operations,SLO)。

  • 适时开展常备借贷便利(SLF)和中期借贷便利操作(MLF) 。

  • 运用再贷款、再贴现和抵押贷款工具,加大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信贷投放。

5.2017年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

  • 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

  • 2017年将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指标范围和将绿色金融纳入MPA“信贷政策执行情况”进行评估。

  • 央行综合运用逆回购、中期借贷便利、抵押补充贷款(PSL)、临时流动便利等工具灵活提供不同期限流动性。

  • 探索发挥常备借贷便利(SLF)作为利率走廊上限的作用,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作为下限促进货币市场的稳定运行。

  • 首次在2017年5月《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针对人民币汇率报价模型加入“逆周期因子”,初步确立“收盘价+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逆周期因子”的中间价报价机制。

总结

在本讲中,我们分析了货币外生供给问题与货币内生供给问题,讨论了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以及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的经营行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并对影响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过程实施控制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比较。

我们以货币供应量由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两者共同决定这一论断为前提,给出了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过程实施控制时面临的现实因素约束。

1.在其它条件保持不变时,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能力强于对银行体系中的存款准备金规模的控制能力。中央银行通过实施公开市场操作和贴现贷款政策,可有效地管理基础货币的规模。

2.在中央银行系统中,基础货币会受到由中央银行参与的银行之间的支票清算过程短期影响,以及受财政部通货余额变化和中央银行外汇储备规模、政府财政赤字等因素影响。当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实施干预时,基础货币的规模往往会发生变化。中央银行是否有必要干预外汇市场与汇率制度、国际收支状况及本国货币国际地位有关。

3.货币供给的内生变化与金融创新活动及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有关。商业银行的企业化经营行为,以及关于金融市场整体运行的多资产货币供给模型,均强调货币供给的内生变化特征。

4.政府政策目标多元化会限制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过程的控制能力。中央银行充当的最后贷款人角色和维持劳动充分就业的政策目标,均不利于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过程实行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