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笔记

文章目录
  1. 1. 导论
    1. 1.1. 政治经济学的历史追溯
    2. 1.2. 《资本论》的基本框架
    3. 1.3.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4. 1.4.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2. 2. 商品经济
    1. 2.1. 商品
    2. 2.2. 货币
    3. 2.3. 价值规律与市场机制
    4. 2.4. 总结与拓展
  3. 3. 资本和剩余价值
    1. 3.1. 货币转化为资本
    2. 3.2. 资本的增殖运动
    3. 3.3. 剩余价值最大化
    4. 3.4. 工资和生产组织形式
    5. 3.5. 总结和拓展
  4. 4. 资本循环和周转
    1. 4.1. 资本循环
    2. 4.2. 资本周转
  5. 5. 平均利润、利息与地租
    1. 5.1. 平均利润与竞争
    2. 5.2. 利息与金融资本
    3. 5.3. 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
  6. 6. 资本主义再生产与经济危机
    1. 6.1. 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2. 6.2.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3. 6.3. 社会再生产的矛盾和经济危机

高帆

导论

关于经济运行的一个思想实验

  • 第一步:面包和衣服各自生产和消费(自然经济,优点:不会有生产和交换不对称的问题(无经济危机),缺点:缺少效率);

  • 第二步:面包和衣服的生产、交换和消费(社会分工,生产的单一性和消费多样性的矛盾需要交换连接。分工更细→效率更高→工资更高→对社会依赖越高)。包括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

  • 第三步:面包和衣服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企业内部分工→分配→再分配→财收)。

  • 第四步:引入货币后面包和衣服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出现货币市场);

  • 第五步:引入货币、储蓄、金融创新和国际贸易之后面包和衣服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出现国际贸易→汇率;货币再配置→储蓄,支付(金融);国际经济秩序。

政治经济学的历史追溯

政治经济学,广义地说,是研究一定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中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科学。

QQ截图20151121171343

1615年蒙克莱田《献给国王和王后的的政治经济学》重商主义是强调金银或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式,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金银。古典经济学开始。

威廉配第《政治算术》

  • 财富来自于土地和劳动

  • 不同产业回报率不同

  • 研究角度延伸到财政

亚当斯密

  • 明确提出劳动价值论

  • 提出“分工推动了财富增长(提高熟练程度;节约时间;促进技术发展)”

  • 市场规模决定分工

  • 运输成本(now:交易成本)决定市场规模

  • 提出“自由竞争的市场秩序”

  • 提出“守夜人”的概念

大卫 李嘉图

  • 延续劳动价值论

  • 提出“国际贸易准则”非绝对优势,而是比较优势。

1817年,古典经济学结束

萨伊

  • 价格三位一体:土地-地租、劳动-工资、资本-利润

  • 需求会自动创造自身的供给(供求是无缝对接的)

马歇尔

  • 首次去掉“政治”

  • 假定制度安排是给定的

“马歇尔剪刀”

QQ截图20151121172803

马克思

QQ截图20151212192352

A.如何在“与时俱进”中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贡献:

  • 马克思深入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内在联系,从而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和资本积累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产生与变动的内在规律。

  • 马克思推进了劳动价值学说,把创新、竞争、利润平均化这些市场运行的基本机制结合起来加以剖析,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整体与动态图景。

  • 马克思制定了社会总量再生产与国民收入的宏观理论,分析了实际经济发生周期性波动的内在机理。同时,在其他具体问题上,马克思也留下了具有洞察力的观点(虚拟经济和地租理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时空背景发生了变化

  • 资本主义:自发调整

  •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时间的继起转化为空间的并存。

  •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B.如何在“学科竞争”中认识西方经济学的解释力:

  • 西方经济学也是在不断发展的,这种发展的背后动力是对变化的经济现实有更好的解释力。

  • 新古典经济学是有两重性的:一方面它回避或“剔出”了经济制度运行中的制度以及人与人的因素,从而将(自由放任的)私有制经济当作永恒不变的现象;另一方面,它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或资源配置问题进行了大力研究,逐步积累了不少有用的成果,丰富与深化了人们对市场机制的认识。

对待西方经济学的态度应是:既不全盘否定,一概排斥;也不盲目照搬,全盘吸收,而是采取科学态度进行“选择性”借鉴。对于西方经济学中反映制度本质及其深层次矛盾的基础理论,应予以批判和摒弃,在利用这些理论解析本土化问题时必须审慎对待其“制度”前提;然而,对于西方经济学中描述和分析市场经济微观运行和宏观管理的具体理论观点,如关于价格、竞争、成本、利润和总需求管理、货币供给、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则应结合国情有选择地加以吸收。

C.如何认识我国经济实践对政治经济学提出的时代要求:

处于社会主义现阶段的政治经济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体现了两个开放:

  • 一是向实践开放,不断研究新的实践问题,丰富政治经济学的内容,不仅包括对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实践,也包括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新实践的新的理论概括;

  • 二是向西方经济学开放,跟踪西方经济学的发展,不断吸收其最新的反映社会化生产和市场经济规律的科学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若干进展

  • 承认社会主义条件下存在商品关系,并进而确认社会主义经济也是市场经济。

  • 承认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处于初级阶段,并将研究的重点转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 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 承认公有制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并进而明确公有制企业在股权多元化基础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方向。

  •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政治经济学的最新研究进展:

  •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当代阐释;

  • 制度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

  • 国际政治经济学;

  • 新兴古典经济学;

  • 中国经济发展的政治经济学阐释。

《资本论》的基本框架

一、《资本论》的概括性说明

在《资本论》的逻辑体系中,资本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核心经济范畴,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最基本的经济规律,资本同劳动的对立关系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赖以运转的轴心。

《资本论》的最终目的是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经济运动规律。《资本论》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性质的本质、阶级对立和矛盾对 抗,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制度论”;而且阐明它作为发达的市场经济的实现方式和运行机制,也是这一生产方式的“运行机制论”。

二、《资本论》各部分的内容

1.《资本论》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主要研究剩余价值的生产和资本本身的生产。共七篇二十五章:

第一部分:第1篇(1-3章)劳动价值理论

第二部分:第2-6篇(4-20章)剩余价值理论

第三部分:第7篇(21-25章)资本积累理论

2.《资本论》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以产业资本的流通过程为对象,即考察属于流通的范畴,又从流通角度考察有关生产的范畴。共三篇二十一章:

第一部分:第1篇(1-6章)资本的循环理论

第二部分:第2篇(7-17章)资本的周转理论

第三部分:第3篇(18-21章)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理论

3.《资本论》第三卷: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研究剩余价值在各种职能资本家(包括土地所有者)之间的分配形式及其数量界限的规律。共七篇五十二章:

第一部分:第1-3篇(1-15章)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

第二部分:第4-6篇(16-47章)商业利润、利息和地租理论;

第三部分:第7篇(48-52章)全书总结,批判“三位一体”公式。

4.《资本论》第四部分:剩余价值理论,即是《资本论》写作时的文献综述,对17世纪中叶以来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有关的剩余价值学说进行系统性的批判。

共三册二十四章:

第一册:1-7章 李嘉图之前的政治经济学

第二册:8-18章 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

第三册:19-24章 李嘉图之后的政治经济学

5.《资本论》各部分之间的内在逻辑:

“第一卷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作为直接生产过程考察时呈现的各种现象……但是,这个直接的生产过程并没有结束资本的生活过程。在现实世界里,它还要有流通过程来补充,而流通过程则是第二卷研究的对象。……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就整体来看,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至于第三卷的内容,它不能是对于这个统一的一般的考察。相反地,这一卷要揭示和说明资本运动过程作为整体考察时所产生的各种具体形式”。

QQ截图20151121192328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一,生产力

物质资料生产的重要性: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和决定人类社会面貌的最主要因素。概括起来,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经济活动,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QQ截图20151121193524

人的劳动表现为生产劳动,而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表现为生产资料

关于“劳动”:

几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劳动、劳动力、劳动者相同吗?

  • 劳动力指的是一个劳动者所拥有的素质和能力。

  • 劳动者是承载了素质和能力的自然人(劳动力载体)

  • 劳动指劳动力和其他要素相结合的活动或过程。

  • 三者中,只有劳动力才能变成商品

劳动的具体类型:熟练劳动 VS 非熟练劳动; 脑力劳动 VS 体力劳动;

劳动能力的形成途径:自然禀赋 VS 后天投资

关于劳动对象:

劳动对象的分类:一类是未经过人类加工的自然物,即纳入生产过程的一部分自然界中现成的物质资料;一类是经过人类加工的物体,即由人们自己活动所创造的、实际上已是劳动产品的物质资料。

劳动对象的趋势:扩大化

劳动对象的定价问题。(尤其是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充分利用——资源定价

关于劳动资料:

劳动资料的组成:直接作用于劳动对象的生产工具的系统、用以发动生产工具的动力系统和能源系统、运输和辅助系统,以及为实现各种劳动资料的最佳结合所必需的信息传递系统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系统。

劳动资料的动态演变:经验的积累——生产系统、动力系统、信息系统

生产力: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和他们所使用的生产资料结合起来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力量。社会生产力表现为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

考察生产力的两种视角:

  • 生产力性质,是指生产力质的规定性,它是由劳动资料,特别是生产工具的性质所决定的。

  • 生产力水平,是指生产力量的规定性,它是由生产工具与劳动者的发展水平所决定的。

新时期劳动力内涵的变化

  • 物质资料生产VS服务业

  • 供给视角VS需求视角

  • 要素的供给(劳动,劳动对象,工具)VS要素的组合效率(制度,技术连接)

QQ截图20151121194623

生产力水平提高的决定因素:

QQ截图20151121194741

二、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它反映了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相互关系。

  • 所有制(强调财产归属)VS产权(强调财产利用效率)(所使处收)

  • 生产领域的关系VS其他领域的关系

  • 初次分配VS再分配

生产关系的四种类型:

生产关系包括人们在一定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所形成的、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

生产居于首要地位,起着主导性作用。

A.生产的社会性质决定着其他三者的社会性质;

B.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的对象;

C.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的水平和结构;

D.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的具体方式。

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即促进或阻碍生产的发展。

关于生产关系:

  • 生产关系-生产力。生产关系反映了人与人的相互关系,生产力反映了人与物的相互关系。在现实经济中,人与人的关系是以人与物的关系为中介的,所以政治经济学研究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但不能脱离人与物的关系。

  • 生产关系的动态理解。生产关系不是静态概念,而是贯穿于生产、流通、分配与消费的全部经济运行过程的动态概念。

  • 生产关系-经济制度。当人们将生产关系具体化为从生产到消费的经济体制时,生产关系又被称为经济制度(经济制度是消费关系的总和)。

三、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规律

1.生产力-生产关系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的两个方面,社会生产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

B.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中,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生产力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生产关系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和调整。

C.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同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起着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积极作用,同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陈旧的或超前的生产关系起着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消极作用。

问题:如何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角度看待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变迁。

(改革开放之前的集体化运动——改革开放初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当前讨论的农村土地规模化和专业化经营)。

马克思:生力(技术)→生关(制度) 交互作用

诺斯:生关→生力

QQ截图20151121202414

2.经济基础-上层建筑

A.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B.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规律在发挥作用时,必然涉及利益格局的调整,也涉及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

C.不同经济利益集团围绕经济制度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变革所进行的斗争、妥协和革命,必然涉及政治、法律和文化意识领域。

D. 经济制度的总和成为经济基础,相应的政治、法律与意识形态成为上层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必然反映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3.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关系,是马克

思政治经济学所发现的社会发展规律。政治经济学是要按照生产关系一

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科学原理,阐明生产关系发展的客观规律。它是

研究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生产关系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四、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

1.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QQ截图20151121203241

2.经济规律:

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体现着经济过程的必然趋势。

经济规律的基本特点:

  • 和人们的经济活动相联系;

  • 在一定的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并随着这种经济条件的消失而消失。

  • 在阶级社会里,不同阶级对发现和利用经济规律的程度和态度不同。

经济规律的基本类型:

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所共有的经济规律。例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规律。

为几种社会形态所共有的经济规律,例如商品经济中的价值规律。

为某种社会形态所特有的经济规律,例如原始社会背景下的公社公有制规律。

经济规律的具体研究路径:经济范畴和经济变量。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揭示社会经济运行的规律,即揭示经济制度运行和变化的规律,包括研究经济范畴与经济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贯穿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运动的各个环节的经济规律和运行机制。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重点:揭示和研究当代两种基本的社会形态即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运行规律。

特别注意: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关系的变化——时间上的继起转化为空间上的并存。

政治经济学对资本主义分析的任务,是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以及这种矛盾的呈现形式和发展趋势。以与时俱进的思想方法分析资本主义经济,还必须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的新现象,揭示其新的规律。

政治经济学对社会主义分析,应该以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促进发展先进社会生产力、增加国民财富为目标。不应固守马克思当时提出的某些个别结论,而应该根据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实践发展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唯物辩证法

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量变质变;

举例:1. 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

  1. 商品-货币-商品拜物教或货币拜物教

  2. 经济主体:社会性:特定社会网络中的人。

历史性:经济主体的社会属性与历史条件相联系。

目的性:人类经济活动具有某种目的。

二、科学抽象法

具体—抽象、 现象—本质、复杂—简单

抽象思维的结果,是对大量现象材料的比较、分类、归纳、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抽象思维活动中得到的,是对现象背后本质联系的概括。(取精去粗、去伪存真)。

举例:商品、货币、价值、资本、剩余价值、资本运动、剩余价值分配

研究方法是从具体到抽象;叙述方法是从抽象到具体。

具体——抽象——具体

三、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

实证分析: 求证事物的本来面目,回答“实际是什么” 。

规范分析: 对事物作出价值评判,回答“应该是什么”。

政治经济学坚持实证分析和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举例:实证研究: 剩余价值的两种生产方式(绝对和相对)

规范分析:资本和贫困的两重积累。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结合,可以做到政治经济学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

四、静态研究与动态研究相结合

静态研究有利于在抽象掉时间因素后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而动态分析则可以通过时间因素的引入来展示事物演化基本趋势。采用静态研究和动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能够清楚地认识事物各种规定性的时空联系,进而对事物的辩证发展和内在结构的层次有一个清晰的理解。

举例:从商品到交换价值所推出的一般等价物概念;

对一般等价物具体形态的历史考察(货币的出现)

五、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定性分析:从性质的角度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定量研究:从数量的角度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

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两个角度的揭示有利于更深入认识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

举例:货币转化为资本;

价值向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向利润和平均利润转化

六、历史与逻辑辩证统一的方法

政治经济学不限于抽象的理论的演绎,而是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把逻辑的分析与历史的分析辩证结合起来,着力揭示逻辑所包含的全部真实的历史内容。

举例:在分工与协作中谈到的企业组织制度的变化。

在工资中谈到的资本主义工资趋向的变化。

商品经济

商品

(一)自然经济VS商品经济

自然经济(natura* economy):建立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以自然分工为基础的、生产仅仅是为了满足劳动者和劳动者单位生存需要、不是为了交换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也叫自给自足经济。 主要出现自然危机,而不是市场交换引发的危机。
自然分工的两种情形:

  • 按性别和年龄的差别所形成的生理分工。

  • 氏族部落共同体之间,在地域资源的差异及自然产品差异性基础上形成的分工,即自然地域分工。

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

第一、自然经济是自给自足的经济。

第二、自然经济是封闭型经济。

第三、自然经济是保守型经济。

第四、自然经济是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的经济。

第五、自然经济中劳动者的私人劳动直接成为社会劳动的组成部分。

注意,有交换的情况下私人劳动≠社会劳动

商品经济:相对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而言的、以直接以市场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 社会分工(基础)。因为社会分工,才提出了进行交换的要求。(生产的专业化和需求多样性之间的矛盾)

  • 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前提)。因为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才发生了交换行为。

社会分工:契约规范了陌生人行为、权利、义务。

表现:专业化、迂回生产(纵向,就是先生产生产资料,然后用这些生产资料去生产

消费品。)中间产品(横向,即所谓的延长产业链)

结果:提高生产效率→生产单一与需求多元交换→市场、货币、价格

产权结构:a.界定产权主体(政府界定)b.界定产权方式(法律、政策)

交易成本下降的因素:基础设施,产权、货币、信用(政府),国际经济秩序。

  • 商品经济和自然经济区分基础:生产目的。

  • 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区分基础:资源配置方式。

引申问题一:如何理解自然经济演化为商品经济?

判断: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在逻辑和经验上可极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要运行有效必须使社会交易成本的持续下降。

引申问题二: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一样吗?

判断:商品经济是通过价格、供求、工资、利率、竞争等市场机制来运行的,而市场经济的涵义就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两者有着共同的机制 。然而,商品经济不等于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发达商品经济的表现形式和现代形态。

——市场经济是市场化、社会化、货币化、开放化的商品经济。

(二)商品两重性

商品: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1)凡是商品都必须是劳动产品。 自然界的物品如阳光、空气、河流不是商品。

(2)劳动产品必须用于交换才是商品。 如农民种的粮食、蔬菜,留着自己用的部分就不是商品。 朋友互赠的礼物虽是劳动产品但不是买卖关系,所以不是商品。河、湖、井水是自然资源,不是劳动产品;而城镇的自来水经过了自来水工人的劳动(汲取、净化、输送),是劳动产品并用于买卖,自来水便成了商品,所以必须付水费。

商品的两个因素:

QQ截图20151125162819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统一的。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使用价值与价值又是不同的、相矛盾(包括差别和冲突)的:

  •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属性。

  • 使用价值是一切有用物品包括商品所共有的属性,是永恒的范畴;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是商品经济的范畴,是历史的范畴。

  • 对于生产者来说,重要的是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只有让渡使用价值才能得到价值;对于消费者来说,重要的是使用价值而不是价值,只有支付了价值才能得到使用价值。

一个命题: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

  • 只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或只有价值而不具使用价值的物品均不是商品,只有同时具备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物品才是商品。

  •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而交换的基础是不同商品均有人类无差别的劳动的耗费。据此,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 交换价值体现了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对立统一,只有不同的使用价值采用交易的必要,而不同使用价值交易的数量关系是由它们耗费的一般劳动之间的对比关系决定的。

什么叫商品两重性?

  • 什么叫商品

  • 什么是商品两重性

  • 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

(三)劳动两重性及其商品的价值量

劳动的两个维度:

  • 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具有各种特殊形态的劳动。具体劳动是生产某种商品的具体形式,它体现在某种劳动的特殊目的、使用的特殊工具、以特定的操作方法作用于特殊的劳动对象、以及生产出特殊的产品等方面。具体劳动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体现着人类支配和改造自然界的能力。

  • 抽象劳动:撇开具体劳动的特点,表现为人类劳动力的耗费(即人的脑、肌肉、神经、手等的耗费)的劳动。这种无差别的、一般的人类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决定着商品交换的比例,因而是劳动的社会属性,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

商品两重性和劳动两重性的关系:

QQ截图20151125164236

劳动两重性的重要性: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 劳动二重性理论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劳动二重性理论为剩余价值论奠定了理论基础。

  • 劳动二重性理论为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资本主义再生产理论等一系列理论提供了理论基础。

商品的价值:

不是由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 商品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几个前提:

  • “现有”,意味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在不同的时间节点上生产同种产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不同的。

  • “社会正常生产条件”,意味着对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考察,不能将生产条件的“例外”当作普遍状态。

  • “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意味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劳动“质”的规定具有平均化的特征。

  • “某种使用价值”,意味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考察是针对同种产品(产品之间存在竞争性或替代性)而进行的。

关于商品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几个假设

  • 假设一:舍弃了劳动的“质”,即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简单劳动为尺度。

  • 假设二:劳动耗费=劳动力耗费(剔除了其它要素的交换)

  • 假设三:产品即商品(剔除了交换困难)

即,不考虑交换的困难,不考虑其它要素的交换,也不考虑劳动质量的情况下,商品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关于劳动的“质”的讨论:

QQ截图20151125170219

复杂劳动:教育与培训,医疗卫生保健,流动移民。(人力资本投资)

一个命题: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劳动生产率:劳动的效果或能力。劳动生产率=劳动的效果(产品产量、产值)/劳动投入

于是有两种情形:

情形一: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未变,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商品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小——商品的价值量越小;

情形二: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增加,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商品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变化不确定——商品的价值量不确定。

例(s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价值量):

简单劳动:2件/h→s0=0.5h

复杂劳动:4件/h→s1=?

假设复杂劳动是简单劳动5倍,则s0=0.8h

10倍,则s1 =04h

故劳动生产率上升,商品价值量不一定下降。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力成反比,而与体现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

在一定的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价值量一定。

货币

(一)货币的起源

货币: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是在商品交换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从商品世界中游离出来的稳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一种特殊商品。

如何理解货币:

  • 一般等价物(度量商品的价值的使用价值)

  • 商品(货币也应符合商品的两重性)

  • 特殊商品(其使用价值可以度量其他商品的价值)基础有用性+衍生有用性

  • 稳定性(对其质材等提出特别的要求)要求:价值量大,质地均匀,便于储藏。

商品交换的第一阶段:偶然的、简单的交换

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需要用其他物品表现其价值),在价值关系中起着主动的作用,是主动地要表现自己价值的商品。相对价值形式的考察要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来进行。

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在价值关系中处于被动的地位,以其自己的商品体反映另一商品的价值,起着价值镜的作用。等价形式的三个特点:

a、使用价值表现价值;

b、具体劳动表现抽象劳动;

c、私人劳动表现社会劳动。

供求双向耦合问题

商品交换的第二阶段:扩大的交换形式

此时找到了商品的多个价值镜,但没找到价值镜与价值镜的交换。

商品交换的第三阶段:一般等价形式

商品交换的第四阶段:货币

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固定逐渐稳定到一种商品上时,即出现了货币。

如何理解马克思的话“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 在货币出现之前,作为自然和劳动产物的金银已经存在。

  • 用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最终固定在金银身上,说明在充当货币方面,仅因具有相对于其他商品的优势。

A. 易于分割和合并;

B.价值较大,便于携带;

C.不易变质,容易保存。

(二)货币的职能

1.价值尺度

货币作为衡量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大小的尺度的职能。

由于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时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耗费所决定的,因此货币对商品价值的度量实际上间接度量的是劳动耗费量。

货币之所以能够执行价值尺度职能,首先是因为货币本身是商品,它也内涵着无差异人类劳动的耗费。

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可以是想象的或观念上的货币。

2.流通手段

货币的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在货币出现之后,商品流通的

基本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

货币流通数量:(货币数量论:MV=PQ 于是 M=PQ/V)

显然,货币数量取决于三个因素:商品数量;商品价格;货币流通速度。

贵金属——铸币——纸币

铸币是由国家铸造的,具有一定形状、重量、成色和面额价值的金属货币。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

流通手段可能导致商品交换的时空分离,从而带来危机的可能性。

货币流通规律: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这就是金属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时的货币流通规律的内容。

纸币流通规律是以金属货币流通规律为基础。

纸币的发行实际上是财富再分配。

3.贮藏手段

货币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被贮藏起来的职能。换言之,只要商

品所有者在出卖商品之后不立即使用货币购买需求的其他商品,则货币

就会退出流通领域而体现出其贮藏手段的职能。

  • 货币贮藏发展的原因: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代表,从质的方面看,它是无限的,因为它能直接转化为任何商品;从量的方面看,每个货币的购买手段又是有限的,这种质和量的矛盾推动着货币的积累。①预防②投机

  • 为何货币可以作为贮藏手段?货币是一般等价物。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其重要形式是现实的和足值的货币。

  • 与其他贮藏手段相比,货币充当贮藏手段的特征是什么?①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可以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起着蓄水池的作用。②出现商品—G—商品的断裂,为了防止出现这种情况,出现了金融制度(直接、间接融资市场,最大区别是风险)

4.支付手段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过程中赊账买卖的一般支付手段的功能。

货币充当支付手段的情形:生产条件和销售条件的不匹配,例如生产的常年性和销售的季节性、或者生产的季节性和销售的常年性。

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基本条件:信用[来自重复博弈(时间)和契约(正规的制度安排)]

信用货币的发展:期票、支票、汇票等等。

引入支付手段后,

QQ截图20151211190920

互相抵消的支付总额,即双方直接进行商品交换,并不需要货币。

5.世界货币

货币超越国界,在国际的经济关系中发挥货币作用的职能。世界货币主要执行三方面的职能:一是作为国际支付手段(结算货币);二是作为国际购买手段(计价货币);三是作为社会财富代表,从一个国家转移到另一个国家。

货币充当世界货币职能的充要条件:不同国家对货币具有足够的信赖程度,即币值相对稳定。

  • 经济规模

  • 经济增长稳定性(创新、对全球秩序的控制力)

  • 庞大的金融体系

充当世界货币的货币形式:贵金属;美元、欧元等硬通货(矛盾:美元是全球公共品VS美元发行取决于国内)。

注意:世界货币职能与上述职能不是并列的,而是上述职能在国际范围的表现。

(三)货币形态的演变

引申问题一:为何会出现货币形态的演变?

主要在于节约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

金银块(称重、成色)→铸币(磨损、携带困难)→纸币(国内价值符号、机会主义、公共财政)→电子货币、衍生货币(金融监管)

引申问题二:纸币出现之后的金融风险

QQ截图20151211191626

开放经济背景下货币形态的演变

QQ截图20151211191823

价值规律与市场机制

(一)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交换。

等价交换原则:

在货币出现之后,商品的价值用货币来衡量,而货币表现的价值即为价格,等价交换原则要求商品的价格同价值相一致。

价值等于价格,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的客观经济规律,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价格

上下波动。

商品价格经常与价值不相一致,并不违背价值规律。

  • 首先,商品价格波动的中心是价值;

  • 其次,从较长期和全社会来看,价格的上涨部分和下降部分,可以互相抵消。

总之,商品平均价格=商品价值

供求规律是指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会引起价格的变化,而价格的变化又反过来引起商品

供求关系的变化。

价格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是价格与价值既相背离又趋于一致。价格既要反映价值,又要

反映供求等因素的变化,从而能够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而不是固定不变,否则就不可能发挥其调节作用。价格与价值相背离及趋于一致,是价格机制作用的实现形式。

(二)市场机制

商品中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QQ截图20151211192545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产生基础是社会分工和私有制。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A.私人劳动有时不能在事实上转化为社会劳动。

B.私人劳动不一定在数量上能够全部转化为社会劳动。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内在各种矛盾的根源。

  •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

  •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商品经济的矛盾,集中表现为社会产品相对于人们需求的过剩或者短缺,而这种矛盾性在本质上源于简单商品经济中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基本矛盾。化解商品经济基本矛盾的基本方式是市场机制。

市场机制:市场上价格价值关系和供求关系相互作用的过程,市场机制对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调节作用,即为市场调节,市场调节是价值规律自发调节商品经济的表现。

价值规律的三个作用:

  • 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着社会劳动在各生产部门间的分配,调节着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

  • 价值规律刺激了商品生产技术的改进。

  • 价值规律导致商品生产者的优胜劣汰。

商品经济是在价值规律的支配下,通过市场机制的调节来运行和发展的。从经济运行的角度看,商品经济是市场导向型的经济。

总结与拓展

(一)服务业的商品属性

关于产业的分化 费希尔(A.G.B.Fisher, 1931)和克拉克(C.G.Clark, 1940)的贡献:三大产业理论。

服务业的商品属性:

“对于这些提供服务的生产者来说,服务就是商品。服务有一定的使用价值(想象的或现实的)和一定的交换价值”。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 P149。

对于服务业商品属性的分析应有两个维度:使用价值;价值。

服务产品的使用价值:

服务产品同物质产品使用价值的一致性: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要。

服务产品同物质产品使用价值的差异性:

  • 物质产品使用价值以实物形式存在,而纯粹的服务产品使用价值以活动形式存在。

  • 物质产品使用价值生产、交换、消费可以相互独立,而纯粹的服务产品的使用价值具有三者同时进行的特点。

  • 物质产品可以重复生产,而某些服务产品的生产具有创新性质。

服务产品的价值:

服务和物质产品价值的一致性: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服务产品和物质产品价值的差异性:

  • 在物质产品中劳动是凝结在有形的物质产品上,在服务产品中劳动是凝结在无形的劳务产品上。

  • 服务产品价值量的确定:重复生产型和创新型,前者价值量的确定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后者价值量的确定取决于垄断价格,即需求者的需求强度和购买能力。

(二)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意义

命题: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

A. 人类从第一产业农业为主发展到第二产业工业为主,再发展到第三产业占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个历史过程也就是商品经济萌芽和逐步发展的过程。

B.从第一产业为主的农业社会发展到第二产业为主的工业社会,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发展到商品经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竞争和拓展促进了商品生产的数量、范围和种类,人们的消费品日益丰富多彩,从而使人们可能摆脱贫困而过上较为富裕的生活。

C. 当第三产业取代第二产业成为社会的主要产业部门时,商品的外延便从工农业产品扩大到服务产品,教育和科学对于经济发展至关重要,高科技生产日益普及。在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日益丰富的基础上,才可能使人们的生活和福利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D.从社会产业结构转变的角度看,社会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改善,都是同商品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生产的进步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据此,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三)值得思考的问题

1.如何理解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商品两重性和劳动两重性之间是什么关系?

2.商品的价值量如何确定的?何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如何理解劳动生产率同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3.如何理解商品外延的扩大?如何理解服务业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特征?

4. 货币的起源和职能是什么?如何理解“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交换形态演变的内在动力是什么?

5. 如何理解商品和货币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何会出现所谓“商品拜物

教”和“货币拜物教”的情况?

6.价值规律为何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是什么?供求机制在价值规律发挥中起了何种作用?

资本和剩余价值

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商品流通形式:货币充当了商品交换的媒介。

W-G-W

注意:1,此流通形式中,货币充当了交换的媒介。

2,此流通形式中,两端均是商品,但商品类型不同。

3,此流通过程中,交换的目标是获取不同使用价值。 同类商品无价值,且会产生交易成本。

4,此流通过程中,两个交换均遵循了等价交换原则。 有边界(期限)

5.载体:市场(要素市场+商品市场)

资本流通:作为资本的货币的运动是为了获取增殖。

QQ截图20151211193456

注意:1,此流通形式中,商品成为获取价值增殖的一个桥梁。

2,此流通形式中,两端均是货币,但货币数量不同。

3,此流通形式中,交换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价值增殖。

4,此流通形式中,两个交换均遵循等价交换原则,但ΔG何来?无边界(期限)

5.载体:企业(生产单位)

资本总公式:G—W—G’。

资本总公式:表明资本的运动是为了实现价值增殖,为了攫取剩余价值。于是,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指价值增殖和价值规律的矛盾。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流通中不可能有价值增殖,但资本在运动中 却发生了价值增殖。有了这一增殖,货币就转化为资本。

问题:如何理解马克思的判断:剩余价值的产生,即货币到资本的转化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换言之, ΔG是如何产生的?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

理解货币转化为资本、或剩余价值产生的关键是理解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

QQ截图20151211194227

现实中,工资就是劳动力价值的货币体现。特点:

空间上的差异性(原因:不同地区上表三个费用不同)

时间上的递增性(原因:原本不属于生活资料的进入,比如出行费用)

工资这是支付了劳动力价值,却没支付劳动力使用价值,即所创造的的新价值。

QQ截图20151211195034

先验的?实践的?(马认为无需论证)

此观点的挑战: 即使有增殖,是来自于单一要素还是多要素结合的结果?

△G>0?

企业三大战略:成本有限战略,产品差异化战略,集中战略。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在任何社会,劳动力都是生产的基本要素。但不是在任何社会劳动力都能成为商品。劳动力成为商品有两个基本条件:

  • 劳动者有人身自由,有权支配自己的劳动力;

  • 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来源,只有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为生。

老师观点:劳动者权衡劳动力的配置,并认为出让劳动力是划算的。

劳动力所有者出卖的不是劳动所有权,而是劳动力使用权,并且是出让定期的劳动力使用权,在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之一进行买卖的过程,是市场对劳动力资源起基础性配置作用的过程。

马克思对资本总公式矛盾的解决:

  • 价值增殖不能在流通领域产生。在流通领域,无论是等价交换,还是不等价交换,都不能实现价值增殖。

  • 离开流通领域,也不能实现价值增殖。因为离开流通领域,商品生产者只和自己的商品发生联系,不能使商品价值增殖。

  •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是既不在流通领域,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关键是在流通领域找到一种特殊的商品,这种商品离开流通领域到生产领域,能创造比自己价值更大的价值。这种特殊的商品就是劳动力。从而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几个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1. 如何理解“资本”?它是一个“事前”(ex ante )的概念还是“事后”(ex post )的概念?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还是“预期可能带来剩余价值”?政治经济学的“资本”和西方经济学的“成本”是什么关系?

资本是个事前预期概念,不能说亏损就不是资本。

资本强调劳动力的雇佣(带有社会关系)而成本只用于核算(会计学)

2. 在中国当前的背景下,劳动力是否是“商品”?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劳动力商品属性?

是。但在目前中国,劳动力流动考虑的,不仅仅是价格因素(美欧各地社保相同),还追求社保(公共产品可获得性)

3.如何从劳动力价值的角度理解工资上涨的趋势,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工资水平差异?

资本的增殖运动

(一)资本运动的阶段划分

符号的释义:

G——货币

W——商品

A——劳动力

Pm—— 生产资料

… P… ——流通过程的中断和生产过程的进行

W’ ——包含着剩余价值的新商品

G’ ——价值增殖了的货币量

产业资本增值运动的一般过程:

QQ截图20151211200228

①购买要素(供) ②组合要素(产) ③销售产品(销)

产业链→矢量(表明有关系,表明有次序)

关于购买阶段:

QQ截图20151211200544

基本程式:

资本形态的转化:首先以货币形式出现,然后用货币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此时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形式。因此,在购买阶段,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

关于生产阶段:

基本程式:

QQ截图20151211200710

资本形态的变化:资本家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投入生产,工人在生产中制造出某种新的商品,并生产出剩余价值。可见,在生产阶段,生产资本转化为商品资本。

关于售卖阶段:

基本程式:

QQ截图20151211200908

资本形态:资本家将商品售出,收回货币。从价值的角度看,W’已经包含了价值增殖,因此经过“惊险的跳跃”,资本家将待实现的价值和剩余价值转化为货币。可见,在售买阶段,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

资本运动三个阶段的关系:

其一,空间上并存。(同一时间点)产业资本必须按照一定的比例分成三部分,使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在空间上同时并存。唯此,才能使资本不断地依次更替。如现金流(货币资本)库存(商品资本)

其二,时间上继起。(同一笔资金)。产业资本必须顺利地经过购、产、销三个阶段,变换三种职能形式,否则,循环就会发生中断。

其三,产业资本空间上并存和时间上继起互为条件。没有并存性,不会有继起性;没有继起性,也就不能在循环中保持并存性。

(二)价值形成和价值增值过程

QQ截图20151211201307 为何是资本雇佣劳动?

劳动是隐形的;信息分布不对称。

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并不是一味压榨劳动者工资(存在产品市场的对接问题)

QQ截图20151211201437

可见,在劳动过程中使用的劳动力(劳动力的使用即为劳动)可以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两个阶段。

劳动者在劳动过程的一段时间内,只是再生产自己劳动力的价值,或者说,只是再生产他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日的这部分叫必要劳动时间。

劳动过程的第二阶段,即劳动者超出必要劳动的界限做工的时间,就是剩余劳动时间,这段时间所耗费的劳动就是剩余劳动。剩余劳动以必要劳动为起点,它必须是超出必要劳动的界限的剩余部分,而不应是打破必要劳动的正常界限,不应是侵占必要劳动时间范围的“剩余”,因为那样会使劳动力萎缩地再生产。由此,剩余劳动的物质基础是一定高度的生产力,必须有足够的生产力,使可供支配的劳动时间,不致全被直接生产者的生活资料占去,才能使剩余劳动成为可能。

货币和资本的关系:

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其作用在于使两种价值相等的商品能够相互交换,由于遵循等价交换原则,因此货币不会在流通中改变价值。

货币作为资本,结果不但能收回原来货币所代表的价值,而且还能获得新增加的剩余价值。

资本: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现在资本分为以下几种:

物质资本——侧重资本存量。

人力资本(管理者,研究者……)——侧重平均受教育年限(忽视了卫医保健)

社会资本(信用)的形成。

QQ截图20151211201938

划分基准:在生产剩余价值中的作用。

剩余劳动率和剩余价值率:

剩余劳动率升剩余劳动对必要劳动的比率,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必要劳动表现为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必需生活资料的价值,剩余劳动表现为剩余价值,因此剩余劳动率表现为两个价值的比率,即:

由于必需生活资料价值采取工资形式,对企业而言,支付的工资表现为可变资金,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可变资金转化为可变资本,即:

本质上,剩余价值是由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现在,因为劳动力成为商品,资本通过购买劳动力占有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劳动),包括占有剩余劳动。被资本占有的劳动力也就转化为可变资本v,剩余劳动m表现为可变资本的增殖部分,所以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m’的实质是资本对剩余劳动的占有程度。

利润率VS剩余价值率

利润率: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例关系。利润率=m/(c+v )

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例关系。计算公式m’= m/v,剩余价值率体现了劳动力受资本剥削的程度或工人受资本家剥削的程度。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利润率低于剩余价值率,这说明利润率指标“减缓”了资本对劳动的剥削程度。

问题:如果缺少c,剩余价值m能够产生吗?

值得注意的是:

剩余价值率虽然是劳动剥削程度的准确表现,但并不是剥削的绝对

量的表现。例如,假定必要劳动=5小时,剩余劳动=5小时,于是,

m’=100%,这里的剥削量=5小时。但如果必要劳动=6小时,剩余劳动=6

小时,则m’=100%,但剥削量则增加了20%, 从5小时增加到6小时。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 , 第244页的注释30a。

剩余价值最大化

(一)资本主义生产目的

资本主义生产目的:生产剩余价值,并追求剩余价值的最大化。

资本主义生产目的形成的两个原因:

内在的动力: 剩余价值追求的无限性;

外在的压力: 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

上述两个方面往往是相互结合的,共同迫使资本主义形成对剩余价值最大化的追求。

引申的问题:

1.如何理解企业的性质和目标?

关于企业目标的基本假设:

产量最大化;前提是短缺经济。

市场占有份额最大化;(前提是单位产品盈利相同)个性化,专业化。

利润最大化;前提 企业是资本的企业。

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满意利润。

QQ截图20151211203920

2.如果从数量的角度看,利润量和剩余价值量是一致的,那么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企业目标是一致的吗?

一致的,实行市场经济的都一致。

剩余价值最大化的实现途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剩余价值最大化可以简单写成:

\[M a X M = P . Q - ( c + v ) \quad \text { s.t. } \quad c + v \leq G\]

显然,剩余价值的最大化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获取:

  • 既定投入背景下的产出最大化;

  • 既定产出条件下的投入最小化;

产出最大化和投入最小化自然和劳动因素紧密相关,这涉及:

  • 劳动雇佣的数量;

  • 劳动雇佣的素质;

  • 劳动和资本的组合关系;

据此,资本主义企业的基本问题是如何构造劳动和资本的关系,以确保剩余价值最大化的实现?

此问题的解决有赖于企业的劳资契约关系和内部组织安排。

思考:为何传统企业是资本雇佣劳动?而现代企业有所变化?(如律师事务所)

(二)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外延)

概念:通过延长工作日的绝对量,即延长工人每天工作的实践的方法来获取剩余价值。换言之,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绝对量所产生的剩余价值,即为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劳动日不是一个不变量,而是一个可变量。它的一部分固然是由不断在生产工人本身所必需的劳动时间决定的,但是它的总长度随着劳动的长度或持续时间而变化。……另一方面,劳动日虽然不是固定的量,而是流动的量,但是它只能在一定的界限内变动”。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259页。

工作日扩展的最高界限:

  • 劳动力的身体界限。(每天<24小时)

  • 道德的界限。工人必须有足够的时间满足物质、精神和社会的需要,这种需要的范围和数量由一般的文化状况所决定。

  • 组织的约束(如工会)

显然,劳动日是在身体界限和社会界限之间变动的,但是这两个界限均有很大的伸缩性。据此,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历史上,劳动日的正常化过程集中表现为劳资双方围绕劳动日界限的斗争。

绝对剩余价值与剩余价值总量:

假设货币所有者购买n个劳动力进行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平均劳动力价值为v,于是可变资本总数V=nv,m表示每个工人每天生产的剩余价值量,a’ 和a分别表示剩余劳动时间和必要劳动时间,剩余价值总量为M:M=Vm’=n*v*(a’/a)

假定v不变,则M因m’和V (或者n )的变化而变化,且与这两种因素成正相关。

假定v和m’均不变,则M与V成正比,为此只能通过增加n来增加M。

(三)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内涵)

概念:资本家通过革新技术设备、改进生产工艺、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以使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这种在工作日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所产生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

显然,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提高生产力为手段达到资本价值增殖为目的生产,相对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这种方式更是典型的资本主义生产形式。

相对剩余价值的产生:相对剩余价值是由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在工作日不变情况下,相对剩余价值的产生需要考虑:

  • 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可以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此多彼少”

  • 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必须降低劳动力价值,也就是要降低劳动者必要生活资料的价值量,因为劳动力价值决定着再生产劳动力价值所必要的劳动时间。

  • 要降低劳动力价值就必须提高劳动生产力,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可以缩短单个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使较小量的劳动获得生产较大量使用价值的能力。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键是确定的劳动日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缩短以致增加了剩余劳动时间、剩余价值和剩余价值率,但必要劳动时间中工人的劳动是用来补偿劳动力价值的,因此,必要劳动时间缩短、或者说相对价值生产的条件是提高劳动生产力。从国民经济的整体看,必须提高必要生活资料生产部门(以及为这些部门提供生产资料的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力,就会使必要生活资料价值下降,从而使劳动力价值下降,使必要劳动减少,剩余劳动和必要劳动的比例关系改变,相对剩余价值增加。

一个问题:是否所有生产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均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有关?

生产工人必要生活资料的生产部门,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可以降低劳动力价值,从而产生相对剩余价值;

为生产工人必要生活资料提供生产资料的生产部门,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也可以降低劳动力价值,从而产生相对剩余价值;

既不为工人提供必要生活资料,也不为制造工人必要生活资料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不会影响劳动力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如国防、政府,但它为经济运转提供安全环境和制度)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VS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基础和起点,这是因为: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只同工作日长度有关,但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则要以工作日已经延长到必要劳动以上为前提,并以此为起点,变革劳动的技术过程和劳动组织,从而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才能产生。

  • 相对剩余价值是绝对的,因为它以工作日绝对延长超过必要劳动时间为前提。绝对剩余价值是相对的,因为它以劳动生产力发展到能够把必要劳动时间限制为工作日的一部分为前提。

工资和生产组织形式

(一)工资的本质和形式

工资的本质:劳动力价值的货币体现。但从表面上看,工资似乎不是劳动力的代价而是劳动的代价。 将工资说成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就等于说劳动是商品,但劳动不是商品,也没有价值。这是因为:

  • 如果说劳动是商品有价值,那就是说劳动的价值由劳动决定,这显然是同义反复。

  • 劳动不是独立存在的实体,不能作为商品买卖。

  • 如果劳动是商品,那么就会否定价值规律或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

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和价格的转化形式,但表现为劳动的价值和价格,由此会产生种种荒谬的结果:

  • 劳动力的价值决定劳动的价值;

  • 劳动的价值小于劳动的价值产品;

  • 全部劳动表现为有酬劳动。

据此,可以说,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值和价格,掩盖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现实关系。

工资的两种基本形式:

计时工资优:测算成本低;缺:不能反映同样时间内劳动强度和质量。

问题:为什么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 在同一工业部门或同一工种中,计件工资和计时工资往往是同时并存的,这说明两者并无实质的区别;

  • 计件工资是在计时工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计时工资是计件工资的基础。

  • 不论计时工资还是计件工资都以时间为基础。所不同的是计时工资劳动由劳动的时间来计量,计件工资则由一定时间内劳动所凝结成的产品的数量来计量。

世界范围内企业工资制的基本趋势:在自由竞争阶段,采用计件工资相当普遍,但在二战之后,计件工资有下降的趋势,这种趋势与科技进步和工人反抗紧密相关。

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

QQ截图20151211205555

关于工资水平变化的长期趋势:

就一个特定的国家或地区而言,工资长期来看是上升的,这是因为劳动力价值的不同方面在内涵和外延层面都有所扩展。但要注意:

  • 实际工资的提高往往小于名义工资的提高;

  • 工资水平的提高往往意味着剩余价值的更高幅度提升;

  • 工资水平的提高不是线形的,而是迂回曲折的;

  • 工资水平的提高与工人的组织和谈判能力紧密相关。

(二)生产组织形式

资本主义企业早期的三种形式:

QQ截图20151211205751

简单协作

协作是许多劳动者在同一生产过程中,或在不同的但相互联系的生产过程中,有计划地一起协同劳动。如果在同一生产过程中,从事协作的劳动者之间没有劳动分工,就叫做简单协作。

资本主义简单协作,就是较多的工人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为了生产同种商品,在同一资本家的指挥下工作。这在历史上和逻辑上都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

简单协作的好处:

  • 形成社会平均劳动;

  • 节约生产资料;

  • 不仅提高了个人生产力,也创造了集体力;

  • 激发竞争从而提高了个人的工作效率;

  • 保持了作业的连续性;

  • 扩大了劳动的空间范围;

  • 在短时间内集中完成某些紧急任务。

工场手工业

工场手工业有两种方式:一是不同种的独立手工业的工人在同一资本家的指挥下联合在一个工场里,产品必须经过这些工人之手才能最终完成;二是许多从事同一个或同一类工作的手工业者,同时在同一工场为同一资本家所雇佣。

混成的工场手工业(横向):产品由许多零件机械地组成的工场手工业;

有机的工场手工业(纵向):产品经过一系列有机程序的操作而完成的工场手工业。

工场手工业的分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 使生产过程具有连续性;

  • 使生产阶段具有并存性;

  • 使生产因素具有比例性;

  • 使劳动具有真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意义;

  • 使机器逐渐起到辅助的作用。

工厂制度(机器与大工业)

协作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起点,工厂手工业是向机器大生产的过渡阶段,而机器大工业是典型的资本主义生产组织方式。这是因为:第一,机器大工业在质上改变了相对剩余价值的技术基础;第二,机器大工业在量上大大增加了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由此所出现的资本主义工厂制度,使机器成为主体,而工人成为客体;工厂消灭了工场手工业的旧式分工,而重现建立了适合资本需要的新分工,工厂损害了工人的身心健康,并建立了兵营式的纪律。

工场制度的基本特征:

  • 私人资本是企业财产所有者,也是创业和经营管理的主要承担者。(出资、创业、经营——三位一体)

  • 企业生产的商品的价值构成中,生产过程的耗费占有绝对主要的地位。

  • 资本家是企业的剩余价值的唯一所有者,独占全部剩余价值。

  • 资本家与产业工人的利益对立处于最为简单明了的制度架构内。(资本家-工人——两极对立)

引申问题:

现代企业形式:公司制和股份制

这种企业组织方式对“三位一体”和“两极对立”的改变:出资、创业、经营的分离;资本-劳动的关系重塑

此种组织方式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本运行的内在矛盾,

问题在于,企业组织方式演变的内在动力机制是什么?

QQ截图20151211210343

总结和拓展

总结:

——商品流通VS资本流通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及其解决关键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

——资本运动的三个阶段及其关系

——价值形成和价值增值过程的关系

——劳动力商品的性质和形成条件

—— 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率、利润率的相互关系

——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VS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 工资的本质和表现(劳动力价值和劳动价值)

—— 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

—— 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和工场制度

拓展:

——为什么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资本总公式是什么?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什么?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如何解决的?

——为什么说剩余价值形成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

——剩余价值是如何产生的?剩余价值增加、或者说资本家提高其剥削程度的两种基本途径是什么?

——资本主义工资的实质是什么?为什么说将工资理解为劳动的价值掩盖了剥削?

——马克思说“劳动力所有者要把劳动力当作商品来卖,他就必须能够支配它,从而必须是自己的劳动能力、自己人身的自由的劳动者”,由此,劳动力是否有所有制,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力是否有所有制?

——试用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剖析“机器人”能否创造剩余价值?为什么?

马克思认为只有劳动力才能创造剩余价值,机器人属于c

——试分析劳动过程、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三者的关系。

——试分析中国市场化中工资形态和水平的变化趋势及其内在原因?

——企业组织的有何种变化?为什么有这种变化?为什么说企业家是

重要的?

资本循环和周转

资本循环

(一)基本概念

资本运动的一般过程:

QQ截图20151211200228

资本运动涉及三个阶段、三种形式和三种循环:

三个阶段: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和售卖阶段

三种形式: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

货币资本:是以货币形式存在的资本。货币资本的职能是在资本循环中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

生产资本:是以生产资料料和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生产资本的职能是在生产过程中,通过资本家把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结合起来,生产出带有剩余价值的商品。

商品资本:是以商品形式存在的资本。商品资本的职能是通过销售把含有剩余价值的商品转化为货币,最终实现剩余价值。

资本循环:产业资本依次经历三个阶段、采取三种形式,最后回复到其出发点形式的全过程。在这个循环中包括资本的形态变化、资本循环所花的时间以及资本循环所花的费用。

注意这里对资本循环研究的两个假定:

  • 研究的资本是产业资本(非金融等)的循环,也就是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的物质生产部门的资本。

  • 研究的资本是单个资本的循环,也就是单个资本家经营企业所投入的资本的循环,不包括社会总资本的运动。

关于资本循环假设的追问:

  • 服务业的资本循环,如何认识服务业的行业本质?

服务业最大的特点,就是生产和消费合一。

  • 金融业的资本循环,如何理解金融业的运动过程?

涉及五个阶段(借、出),三种形态。

  • 资本循环的微观视角(单个企业),如何看待个体资本和总体资本的关系?

资本运动的连续性,意味着资本的三种形态必须在空间上并存和在时间上继起。于是,产业资本循环作为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其形式可以描述为:

QQ截图20151211211008

其中:

① 基本形态为G……G’ ,表现为货币资本的循环

② 基本形态为W……P, 表现为生产资本的循环

③ 基本形态为W’……W’ ,表现为商品资本的循环

在研究中侧重于货币资本的循环,原因是货币资本循环是以货币形式存在的资本的循环,它是产业资本循环最片面、最典型和最一般的表现形式。

(二)货币资本的循环

货币资本循环,就是以货币资本为出发点最后再回到货币资本的运动。具体地说,就是以货币资本(G)为出发点,用货币购买生产要素——劳动力(A)和生产资料(Pm),然后进入生产过程(P),生产出带有剩余价值的商品(W’),最后出卖商品,取得比预付货币(G)更多的货币(G’)。这个过程用公式展示就是:

G—W…P…W’—G’

显然,货币资本的循环要经过三个阶段:

购买阶段:G — W;

生产阶段:W…P…W ’;

售卖阶段:W’—G’

在考虑货币资本循环时需要注意两个假设:

  • 商品按价值出售,即价格和价值一致;

  • 商品的价值量在循环中不变。

第一阶段:G —W

货币资本循环的第一阶段是货币购买生产要素,即货币转化为生产资本,这是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作为前提的。这个阶段G—W表示一个货币额转化为一个商品,但G不是一般的货币,而是资本的预付形式;W也不是一般的商品,不是供个人消费,而是生产要素。

问题: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质和量上有何区别?

Pm显性化,A隐性化,需要组织、激励。

Pm是不变资本,A是可变资本。

如何理解在购买阶段最有特征意义的是购买到劳动力?

必须理解劳力市场信号来源,以及是否能体现劳力价值。

如何理解购买阶段的前提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分离?

第二阶段: W…P…W ’

货币资本循环的第二阶段即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阶段,是资本循环中的主要阶段、本质阶段或最具有决定意义的阶段,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结合是这个阶段的基础。

生产资本从价值形式看,可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从物质组成来看,它是由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组成的。然而,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均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才成为生产资本的,而生产资本的职能就是生产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

第三阶段:W’—G’(就是社会属性)

货币资本循环的第三阶段,就是将包含着剩余价值的商品转化为包含着剩余价值的货币,完成从商品资本到货币资本的转化,可以这样说,第一阶段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准备阶段;第二阶段是剩余价值的生产阶段;第三阶段是剩余价值的实现阶段。

W’—G’受供求关系影响。

一个引申出的问题:

企业如何确定其全部资本在三种资本形态中的分布?

  • 市场格局:(产)短缺还是过剩(销)?

  • 产品特征:(产)平稳还是波动(销)?

  • 产业属性:(购销)劳动还是资本(产)?

  • 生命周期:(产)引入还是成熟(购销)?

如何保持盈利?①市场开发(将成熟期延长)②产品开发

资本处在不同阶段涉及的主要经济关系:

  • 购买:资本家-企业家

  • 企业家-要素所有者

  • 生产:资本家-企业家-劳动者

  • 售卖:企业家-销售商-顾客

  • 政府在上述三个环节中均会发生影响力。

控制金融(银行发达),市场自由(股票发达)

(三)生产资本的循环

生产资本的循环,生产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形式存在的资本。生产资本的循环简单地说,就是以生产资本为出发点再回到生产资本的运动。具体地说是以生产资本(P)为出发点,经过生产过程生产出带有剩余价值的商品(W’),然后经过流通过程将W’卖出去,换成货币(G’),使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然后再用货币资本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使货币资本再回到生产资本。

P…W’——G’…P

生产资本循环相对于货币资本循环的特点:

  • 货币资本的循环,不表示资本的再生产,而生产资本的循环表示资本的再生产,而且表示剩余价值的周期再生产。

  • 货币资本的循环,以生产过程为媒介,两头是流通过程,中间是生产过程;而生产资本的循环以流通过程为媒介,两头都是生产过程,而中间是流通过程。

  • 生产资本的循环避免了货币资本循环的片面性,它告诉我们剩余价值不是来自流通过程,而是来自生产过程。但又造成了一种假象,似乎资本主义生产不是为了剩余价值,而是为生产而生产。

生产资本循环的两种情形:

简单再生产:

简单再生产需要具备的条件:

A.剩余价值全部用于资本家个人消费,预付资本不增加;

B.生产规模不变(G);

C.资本有机构成不变(c/v)。

需要注意,在简单再生产背景下,如果出现W’—G’—W转化过程的中断,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

扩大再生产:

分为外延式(粗放):c/v不变;内涵式(集约):c/v提高。

生产资本实现扩大再生产循环的条件:

A.要有一部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也就是说要有先行的货币积累;

B.不仅要有先行的货币贮藏,而且从量上看,进行扩大再生产,货币积累要达到一定的数量,因此,扩大再生产一般不是在一次循环中就能立即实现的。在此之前,这部分剩余价值就形成为贮藏货币,它是先前的货币积累,形成潜在的货币资本。

(四)商品资本的循环

商品资本的循环,简单的说,就是以商品资本为出发点,最后再回到商品资本的运动。具体地说,就是以商品资本为出发点,经过出卖过程,把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使商品转化为货币,用货币购买生产要素: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然后进入生产过程,生产出带有剩余价值的商品,由生产资本再转化为商品资本。

W’—G’—W…P…W’

商品资本循环的特点:

  • 商品资本循环的起点是商品,通过点是商品,终点也是商品,作为起点的商品是上一个生产过程的结果;作为通过点的商品是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作为终点的商品是新生产出来的商品。

  • 商品资本循环作为起点的商品资本的价值,与货币资本起点和生产资本起点的资本价值不一样,G-G’和P…P的起点都是预付资本的价值,而商品资本的起点W‘不是预付资本的价值,而是已经增值了的价值。

  • 商品资本循环的前面是卖和买两个流通过程,最后是生产过程,这和货币资本循环和生产资本循环的情形是不一样的。

  • 商品资本循环的起点,分为两个流通过程,一是资本价值的流通;二是剩余价值的流通,所以商品资本循环,不仅包括生产消费,而且包括个人消费。

  • 商品资本循环还是一个再生产过程,它的起点是前一个生产过程的结果,它的终点是后一个生产过程的开始,它实际联系着两个生产过程。

三种资本循环的共同点:

  • 三个循环过程的前提都表示三个过程的结果,都表现了原因和结果的相互关系。

  • 三个循环的每一个因素,都表现为出发点、通过点和复归点。

  • 三个循环都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 三个循环都以价值增值为目的,也都是为了生产和实现剩余价值。

(五)流通时间和费用

流通时间:

资本循环不仅有形态变化,而且需要经过一段时间,资本通过一次循环所经过的全部时间,就是流通时间。

流通时间=生产时间+流通时间(狭义)

其中:生产时间,指资本在生产领域停留的时间,包括劳动时间和非劳动时间。

流通时间,指资本在流通领域停留的时间,包括购买时间和出卖时间。

流通费用:资本循环在流通中不仅要经历一定的时间,而且要花费一定的费用,流通费用就是资本循环在流通中所耗费的费用。流通费用可以分成两种类型:

  • 生产性流通费用:导源于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延续所产生的高费用,例如:运输、保管、仓储、分类、包装、配送等与物流业务紧密相关的费用。

  • 纯粹流通费用:因为商品的价值形势变化而耗去的费用,即在流通中变换形态或实现交易所耗费的费用,例如:簙记费用和买卖过程引致的费用。

资本周转

(一)基本概念

资本周转:资本的循环,不是当作孤立的行为,而是当作周期性的过程来看待时,就叫做资本周转。可见,资本不断的反复的循环,就叫做资本周转。

资本周转和资本循环的共同点:

二者都是研究单个产业资本的运动;

二者都包括购买、生产和销售三个阶段;

二者的目的都是为了生产和实现剩余价值。

资本周转和资本循环的区别:

  • 从对象看,资本循环主要是用货币资本来表现,而资本周转主要用生产资本来表现。

  • 从内容看,资本循环重点在于分析产业资本在其运动过程中所经历的阶段,以及在各个阶段的资本的形态变化。而资本周转重点在于分析资本运动所经历的时间以及如何加快周转速度。

  • 从资本量看,资本循环研究一笔预付资本怎样投资和收回,只研究一次运动中的资本量,而资本周转是研究单个资本企业的总预付资本量的运动。

(二)周转时间(time)和周转次数(times)

资本的周转时间:就是从预付一定形式的资本时起,到这个资本带着剩余价值以同样形式回到资本家手中的时间。

资本在周转过程中既要经过生产领域,又要经过流通领域。资本处在生产领域的时间是资本的生产时间,资本处在流通领域的时间是资本的流通时间。

周转时间=生产时间+流通时间

其中:生产时间,指资本在生产领域停留的时间,包括劳动时间和非劳动时间。

流通时间,指资本在流通领域停留的时间,包括购买时间和售卖时间。

QQ截图20151211213711

生产时间以农业为例,有以下几个问题:

①自然风险②劳动力利用不充分→回报率低③农业劳动不能有效分工

发展方向:劳动时间→生产时间

措施:①兼营②反季节③农业产业链(形态功能转化)

周转时间的长短,标志着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周转时间越短,表明周转速度越快;周转时间越长,就表明周转速度越慢。显然,周转时间和周转速度成反比。

资本周转次数:指在一定时间内(通常为1年),资本价值循环的次数。周转次数通常等于1年的时间除以一定资本周转一次的时间。假定用U来表示周转时间——年,用u表示一定资本周转一次的时间,用n表示资本周转的次数,则资本周转次数的公式就是:

n=U/u

一定量资本周转次数越多,表明周转速度越快;周转次数越少,说明周转速度越慢,可见资本周转次数和周转速度成正比。

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只是同一周转速度的两种不同的表示方法,而不是表示两个不同的周转速度。周转时间越少,周转速度越快;周转次数越多,周转速度越快。

(三)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固定资本:以它的物质形态全部参加生产过程,而它的价值是在多次生产过程中逐步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另一部分在其使用价值完全磨损之前仍突然固定在它里面,这种资本即为固定资本。固定资本一般指投在厂房、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上的那部分生产资本。

例如: 一台机器价值100000元,可以使用10年。在商品生产中,整个机器是每年都全部参加生产过程的,但是其价值每年只能有10000元转移到这 一年的新产品中去。

固定资本中的固定,并不是指固定资本的实物形态必须“固定”在一定的地理位置上不能移动,而是指它能在较长的时期内,在反复参加许多次的生产过程中,能保持固定的实物形态。而且这部分资本价值随其实物磨损程度,把一部分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另一部分仍固定在原实物形态中,和产品相对立。

所以,位置不变的厂房、建筑物是固定资本的实物形态,而不断变换位置、又不断处于生产过程中的车辆、船舶也是固定资本。

生产资料成为固定资本的条件:

  • 生产资料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即在生产中使用它的资本家手里,才成为固定资本。

  • 生产资料价值必须要有独特的流通形式,即指它的使用价值要全部参加生产过程,而它的价值只是部分转移,另一部分仍然固定在生产资料的使用价值中。

  • 生产资料必须在生产过程中,执行劳动资料的职能,即机器、设备、厂房等,不包括原材料。

固定资本的磨损:

固定资本的价值是根据它本身磨损的程度逐渐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由磨损程度所决定的固定资本价值转移的大小,会直接影响资本周转的速度。

固定资本磨损的两种情形:

  • 有形磨损:机器、厂房、建筑物等固定资本的物质要素的损耗,这种损耗可能是由于使用、也可能是由于自然力作用而引致。

  • 无形磨损:固定资本在其有效使用期间内,由于生产技术进步(可替代性增强)而引起的资本价值的贬值。

折旧:三种方案,平均折旧(每年转移价值大小一样);提前折旧(每年转移价值越来越小)延后折旧

采取哪种方案与CPI,替代物出现,产品生命周期有关。

CPI不大时,平均,通胀预期强烈时,提前。

因为折旧费计入成本中,所以产品处于成长期时,延后。

成本(向前看)应为影子价格,如2011.1.1买电脑1万元,2012.1.1买8千元,成本应为8000元。

拓展:泰山顶上的矿泉水贵,是因为替代品少,成本高。

你的成功不在于你的努力(普通意义上的成本)而是可替代性(影子价格,经济学上的成本),所有的努力都在于使自己不可替代。

流动资本:在生产资本中,全部一次投入生产过程,其物质形式在形成单个产品时全部消费掉,而价值不是分期转移而是一次转移的那部分资本,即为流动资本。

流动资本由两部分组成:

  • 一部分是由存在于辅助材料和原材料上的不变资本要素构成;

  • 一部分由投在劳动力上的可变资本构成。

这两部分资本之所以是流动资本,原因是这些资本在形成新产品时,物质形式一次消费而价值也是一次转移。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

  •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产生于生产资本的不同周转,周转不同又是由于生产资本的组成部分有着不同的价值转移方式。

  • 固定资本周转一次,而流动资本可周转多次。

  • 固定资本是一次预付,分批逐渐收回,全部价值收回期间较长;流动资本是一次预付,一次收回,全部价值的收回期限较短。

  • —固定资本的多种物质要素在发挥作用的时间内,不需要不断购买和更新;而流动资本的多种要素,无论是原材料,还是劳动力都要不断地在实物形态上更新。

注意区别三组概念: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是按照资本的不同构成部分在剩余价值形成(或者剥削过程)中的不同作用来区分的,其中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根据生产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不同的价值周转方式区分的。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首要的就是生产资本的组成,也就是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配合关系。

生产资本和流通资本:揭示资本运动形态。

QQ截图20151211215857

(四)预付资本的总周转和年剩余价值率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其预付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的平均周转,也就是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平均周转。

预付资本采取总周转的原因:预付资本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个别周转,不仅有周转时间上的量的差别,而且有周转方式上质的不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价值周转方式截然不同。因此,在计算平均周转时,必须把固定资本不同部分的特殊周转化为周转的同种形式,使它们只有量的差别,即周转时间的差别。预付资本的总周转公式:

QQ截图20151211220235

注意:一年内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周转总额的计算。

例:

QQ截图20151211220512

显然,预付资本的平均周转,取决于预付资本各组成部分的周转速度及其比重。即使预付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占很大比重,但如果流动资本有很快的周转速度,一年内周转的资本价值还是能够大于预付资本的总价值。

固定资本计算时是不变的,编织是由周转次数体现的,周转越快,贬值越快。

年剩余价值率:一年中生产的全部剩余价值与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

由于预付资本总周转的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流动资本周转的速度,流动资本中包含着可变资本。因此,流动资本的周转次数多,就意味着可在一年中生产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影响年剩余价值率。

年剩余价值率(M’)与剩余价值率(m’)的关系:

年剩余价值率是1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额与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而剩余价值则是一个生产过程获取的剩余价值与同期实际使用的可变资本的比率。

两者在数量上的差别:即使剩余价值率相同,但如果资本周转速度不同,年剩余价值率也会出现不一致。

两者在成因上的差别:预付可变资本和实际使用可变资本的差别。

M’=n*m’

第三节 总结和拓展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售卖阶段

——货币资本循环

——生产资本循环

——商品资本循环

——流通时间

——流通费用

——资本周转

——资本周转时间

——资本周转次数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固定资本的磨损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

——年剩余价值率

值得思考的问题:

——如何从资本循环的角度理解企业不同资本形态的合理配置?

——如何从资本周转的角度理解企业加快资金周转的现实意义?

如何加速企业的资金周转?

——如何理解企业在固定资产折旧中采取不同折旧方式的根本原因?

——分析固定资本VS流动资本、不变资本VS可变资本、生产资本

VS流通资本的区别与联系?

第三节 总结和拓展

——如何利用资本流通时间的划分来分析农业生产的行业特征及其经济学含义?

——如何利用固定资本周转的特征来分析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危机的形成?

——为什么只有生产资本才能够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马克思关于流通费用的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交易费用理论有怎样的联系与区别?

平均利润、利息与地租

平均利润与竞争

(一)成本价格和利润

成本价格:生产商品所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成本价格作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的转化形式,掩盖了两种资本在价值增值中的不同作用。

利润: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如果把剩余价值看成是全部预付资本(成本价格)生产出来的,那么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

令成本价格为k=c+v,利润记为p,则W=c+v+m 就转化为:W=k+p

即:m'→(转化为)p’(利润率),m→p

利润和剩余价值的关系:

两者本来是同一东西,在量上是相等的,都是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中所创造的价值。但剩余价值是相对于可变资本而言的,利润是相对于全部预付资本而言的。剩余价值是利润的内容,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表现形式。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之后,利润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而它的真正来源,即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带来的真相被掩盖了。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的原因

利润在观念上被当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是因为:

商品价值中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采取了成本价格形式,因此剩余价值好像不是由可变资本、而是由全部预付资本产生的。

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值,好像工人的全部劳动都得到了报酬,因此,生于价值也好像是由资本产生的。

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和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的关系:

马克思:“应当从剩余价值率到利润率的转化引出剩余价值到利润的转化,而不是相反。”,原因是,资本家唯一而且首先关心的是剩余价值和预付资本的比率。所以,从理论上分析,是先有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即利润率,然后再按利润率取得利润。

利润率的影响因素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和全部预付资本的比例,它反映资本的价值增值程度。其影响因素包括:

  • 剩余价值率。其他条件既定,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正相关。

  • 资本有机构成。可变资本占比越大,剩余价值就越多,利润率越高。

  • 资本周转速度。资本周转越快,年剩余价值率越高,利润率也越高。

(二)平均利润率和平均利润

1.利润率的差异性: 不同生产部门的利润率差别源于两个方面:

  • 资本有机构成。

马克思: “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这种技术构成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资本有机构成不同引起的利润率差别,关键是等量预付总资本中可变资本的大小。

  • 资本周转的时间。

在资本有机构成以及其它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利润率和周转时间成反比。这可以从可变资本所推动的剩余劳动来理解。如果两个相等的可变资本的周转时间不同,它们在一年内推动的剩余劳动也不同,生产的年剩余价值量也不等,从而利润率自然也会就不等。

企业或部门为了获取高利润率的通常做法:

  • 价格竞争;

  • 营销努力;

  • 销售组织与服务;

  • 技术创新;

  • 对市场竞争进行限制;

市场结构分析中的S-C-P范式。

市场类型 企业的数目 产品同质性程度 进入和退出壁垒 信息分布情况 代表性行业
完全竞争 大量 完全同质 没有 充分且对称 农业
垄断竞争 较多 有些差别 较低 较为充分 日用品
寡头垄断 较少 同质或差别 较高 不充分 汽车
完全垄断 独家 / 很高 很不充分 行政垄断

2.平均利润率

不同生产部门可能会有各不相同的利润率,但竞争会使不同利润率平均化为一般利润率。在现实经济中,利润率的平均化是在资本家追逐有利投资领域、通过资本的不断转移的过程中而实现的。

资本家的基准: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

理解平均利润率的几个要点:

  • 平均利润率不是利润率的绝对平均化,而只是资本主义经济或市场经济的一种内在趋势。资本会从低利润率的企业(产业、地域)流向高利润率的企业等。

  • 平均利润率的计算应该考虑到加权平均,即除了考虑各部门的个别利润率之外,还要考虑各部门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

  • 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以资本的可流动为前提的,这暗示着行业的进入和退出壁垒较小,市场结构应更接近完全竞争市场。

影响资本流动的因素:

  • 进入壁垒(政府,经济性的如规模经济、核心竞争力)

  • 退出(沉淀成本、政府)

  • 创新与先发优势。

平均利润:

由于利润率转化为平均利润率,利润就转化为平均利润。所谓平均利润就是不同部门的资本家,都实行“等量资本取得等量利润”的原则,根据资本的大小,按平均利润率取得一份剩余价值,这即为平均利润。

平均利润的计算:

行业 c v m’ m p’ 平均利润率 平均利润
电力 500 100 100% 100 16.67% 25% 150
纺织 300 100 100% 100 25.0% 25% 100
食品 100 100 100% 100 50.0% 25% 50
合计 900 300 - 300 - 300/1200

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商品价值W=c+v+m,在预付资本转化为成本价格(k)时,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p),于是商品价值W=k+p。

在利润率转化为平均利润率、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后,商品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即由成本价格和平均利润构成的价格。

生产价格的计算:

行业 c v m 商品价值 平均利润 生产价格 差额
电力 500 100 100 700 150 750 +50
纺织 300 100 100 500 100 500 0
食品 100 100 100 300 50 250 -50
合计 900 300 300 -

显然:

  • 生产价格的形成是以平均利润率的存在为前提的;

  • 生产价格是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无论从个别生产部门还是从全社会来说都是这样。

  • 生产价格与价值的差额同平均利润与剩余价值的差额是一致的。

生产价格同商品价值的关系:

生产价格的形成使个别部门的剩余价值与平均利润发生了偏离,进而使生产要素的价值和成本价格发生了偏离。但是,只要从全社会总和的角度来考察,就可以看到:剩余价值总量和平均利润总量相等,成本价格总和和生产要素价值总和相等。因而,价值总和等于生产价格总和,可见,生产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

利息与金融资本

(一)生息资本

生息资本:也称为借贷资本,是基于资本运行过程中正常组成部分对货币资本的借贷关系而形成的。因此,生息资本或借贷资本是指货币所有者为了获得利息而把它借给别人使用的货币资本。

生息资本的形成,是资本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结果,这种经济关系是以货币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的意志行为表现出来的,表现为货币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的对立。

区分是否让渡了所有权,,可以看资本供给着是否承担风险。

生息资本形成的供求分析:

需求方:产业资本家为了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竞争能力、以及应对生产和经营中的不确定性往往需要借入货币资本;

  • 企业规模扩大,创新的需要、经营中的波动

  • 政府资金需求

  • 居民资金需求

  • 境外资本需求

供给方:产业资本在资本循环的过程中,由于固定资本折旧等因素,往往也会游离出暂时闲置不用的货币可供贷出。

  • 企业:折旧、企业利润(储蓄)、企业流动资金

  • 政府储蓄

  • 居民储蓄

  • 境外资本流入

生息资本的基本特征:

  • 生息资本是和一般商品资本不同的特殊资本,即所有权资本。在普通商品买卖中,让渡的是商品所有权,发生的是等价交换;但在货币资本借贷关系中,贷出方向借入方让渡的是货币资本一定时期内的使用权,到期需要连本带息收回。

  • 生息资本具有两种身份:对货币资本家而言,它是所有权资本;对产业资本家而言,它又变成了职能资本,出现了货币资本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

  • 生息资本的运动形式区别于产业资本。产业资本的运动公式是G-W-P…W’-G’,然而,借贷资本的运动公式则是G-G’。

关于生息资本的运动形式:

生息资本流通形式G-G’,掩盖了生息资本和职能资本之间的关系,它实际是以职能资本的运动为前提的;

它是两次支出,先是货币作为生息资本从货币资本家手中贷给职能资本家,再由职能资本家把它作为职能资本用来购买商品;

它是两次回流,先是作为G+平均利润,从运动中流回到职能资本家手中,然后由职能资本家让它带着部分利润,作为已实现的G+利息再偿还给货币资本家。

利息:

表面上是让渡资本使用权的回报,但就实质而言,是货币资本所有者凭借对货币资本的所有权而对产业资本利润的分割。这样,利息的高低体现了产业资本和借贷资本的关系。

一般来说,利息首先有个界限。利息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是由职能资本家分割给货币资本家的。

利率:一定时期内利息量与借贷资本量(本金)的比例关系。

利率=利息量*100%/本金

利率的决定:

  • 利润率水平。

  • 货币市场的供求关系。

  • 货币当局的管制程度。

(二)金融资本

银行:随着分工演化,整个经济体系分化出专门从事资本借贷业务的机构,而银行就是最基本的专业经营借贷资本的金融中介机构。

在资本主义经济或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银行资本与产业资本相互依赖、相互渗透,融合一体而形成了金融资本。

银行资本:投资和吸收存款

银行资产=负债(吸收的存款)+所有者权益→不应该低于8%

银行负债很高,购买股票,其实是让渡所有者权益。

银行收益:

  • 贷款的利息收入。取决于贷款利率和放贷规模;

  • 中间业务。银行的比较优势:①网络化(各支行)。②形成关于货币、资本的专业知识。

银行成本:

  • 经营成本(存款利息、员工工资、建设支行所需成本、形成声誉和品牌所需成本);

  • 呆坏账损失。

减少呆坏账损失的措施

①抵押②担保③分级④依据所有制发放贷款(中国特色)

银行利润:银行收益-银行成本

主要取决于:实际贷款规模;存贷利率差;管理费用;呆坏账损失。

上述变量进一步取决于:银行业的市场结构

银行经营的三个基准: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

银行也能获得超额利润率。

引申的问题之一:为何在生息资本之外还存在着其他资本融通方式?

  • 间接融资市场(银行)+直接融资市场(证券)

  • 风险态度:偏好VS规避

  • 政府战略:放松VS管制

目前金融业监管存在的问题:

  • 分业监管

  • 资金跨境流动的监管问题

  • 技术变革后出现的信息监管问题

引申的问题之二:金融发展(直接和间接)与实体经济之间的“最优”组合是什么?

  • 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相互促进,但也很可能相互牵制。

  • 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的组合是一个经验问题,并存在先验给定的模式。

引申的问题之三:为何要对金融系统(直接和间接)进行必要的行政监管?

  • 宏观层面,金融部门所肩负的“资本融通”职能对经济发展是重要的。

  • 中观和微观层面,金融部门“脱离”实体经济可能符合其自身利益最大化。

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

(一)地租与土地所有权

地租是土地所有权的经济形式,一定形式的地租是以土地所有权的存在为前提的。土地所有权就是土地所有者对土地的垄断。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并没有废除土地所有权,而是改造原来的土地所有权,建立起适合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的土地所有权。

为何土地资源的“租”是一个重要问题:土地资源的两重“稀缺性”

  • 总量上不可再生;

  • 结构上不可位移;

换言之,在众多生产要素中,土地资源具有更为显著的“不可替代性”。

为什么在经济史上,房地产很容易成为“金融危机”的引爆点?

  • 住宅(尤其是所依附的土地)在供给中是稀缺(难以替代)的;

  • 住宅(尤其是所依附的土地)在需求中是基础(难以替代)的。

  • 上述两者导致房地产很容易过度“金融化”

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的基本特征:

土地所有权已不再有人身的依附和超经济的强制,而成为纯粹的经济形式,即能够取得一定货币收入的形式。

土地的经营同土地所有权和土地所有者完全分离。土地所有者具有土地的所有权,而农业资本家则雇佣工人经营和使用土地。

资本主义地租所体现的阶级关系:

雇佣工人

产业资本家:使用权,工人与地主的连接纽带。

土地所有者:所有权

农业资本家从雇佣劳动者身上榨取剩余价值,土地所有者则凭借土地所有权,从农业资本家手里瓜分到平均利润以上的超额利润,即地租。

资本主义地租的实质:

在资本主义农业生产中,土地所有者得到的份额,就是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扣除平均利润以后的余额。所以资本主义的地租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是超过平均利润的余额,是农业资本家缴给土地所有者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狭义和广义地租:

狭义地租:为了使用土地本身而支付的货币额;

广义地租:往往称为租金,是指农业资本家为了取得经营土地权而向土地所有者支付的全部货币额。

租金除了包括真正的地租外,还包括许多不是纯粹为了土地本身而支付的项目,例如固定资本的折旧费和利息等。

拓展:中国无三阶层。

土地集体所有:由国家控制并由集体承担控制结果。

改革方向:所有权淡化,使用权落实。

措施:①承包≠经营。②承包期延长。③承包权范围扩大。

(二)级差地租

定义:级差地租是由于垄断劳动的自然生产力,使农产品的个别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所获得的超额利润转化而来的。这种超额利润产生的条件,是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的垄断,而土地的私有权则把这种超额利润转化为级差地租。

级差地租Ⅰ:

等量资本投在肥沃程度不同的等量土地上,必然使较优土地的经营者获得超额利润,这种超额利润会由于农业资本家之间的竞争而落入土地所有者手中。这种由于土地肥沃程度不同、位置优劣不同所产生的超额利润而转化成的地租,称为级差地租Ⅰ。









土地种类 每公顷粮食产量(吨) 成本价格(元) 平均利润(元) 个别生产价格总额(元) 每吨粮食的生产价格(元) 社会生产价格总额(元) 超额利润或级差地租Ⅰ(元)
劣等地 4 100 20 120 30 120 -
中等地 5 100 20 120 24 150 30
优等地 6 100 20 120 20 180 60

级差地租Ⅱ:

由于级差地租的实质是投在土地上的等量资本所具有不同生产率的结果,因此,等量资本不是投在同一土地上、而是连续投在同一土地上并有不等的生产率,则由生产率低的资本所生产的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决定市场价格,从而生产率高的资本就会产生一个超额利润。这个由于对同一土地作追加投资所产生的超额利润而转化为的地租,就是级差地租Ⅱ。









土地种类 每公顷粮食产量(吨) 成本价格(元) 平均利润(元) 个别生产价格总额(元) 每吨粮食的生产价格(元) 社会生产价格总额(元) 超额利润或级差地租Ⅱ(元)
劣等地 4 100 20 120 30 120 -
中等地 10 200 20 220 22 300 80
优等地 12 200 20 220 18.3 360 120

两种级差地租的区别和联系:

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都是等量资本投在土地上有不同生产率的结果,但前者是等量资本投在不同土地上有不等生产率的结果,后者则是等量资本连续投在同一土地上有不同生产率的结果。

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都是形成地租实体的超额利润的一种转化形式,而且这种超额利润形成的方式也是一样的。但是,超额利润转化为级差地租形式却表现出差异。在级差地租Ⅰ情况下,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是比较容易的。但在级差地租Ⅱ情况下,形成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是由于资本家在同一土地上连续投资的生产率不同的结果,事先很难确定。因此,超额利润到地租的转化被限制在狭小且不稳定的界限内。

(三)绝对地租

级差地租来源于土地的生产率差异,但事实上劣等地也需要支付地租,才能实现土地经营权从土地所有者向农业资本家的转化。

绝对地租是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垄断而获取的地租。因此,它是土地所有权本身要求的地租;其来源在于农产品价值大于社会生产价格;形成原因是土地所有权的垄断。

土地所有权的作用:

土地所有权对于绝对地租所起的作用,和它对于级差地租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在级差地租场合下,土地所有权只是把商品中早已存在的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的原因。但是在绝对地租场合,也就是在最坏土地必须支付地租才能被耕作情况下,土地所有权是引起价格上涨的原因。

绝对地租是农产品的价值在它的生产价格之上的超过额,农产品价值为何会大于其生产价格,这个超过额为何会转化为地租?

  • 商品的价值和生产价格的关系取决于资本有机构成。资本有机构成高,价值小于生产价格;反之则反是。

  • 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资本平均构成,农产品价值大于生产价格,投在农业上的资本有一个超额利润。

  • 土地所有权的垄断阻碍和限制了资本的转移,使农业部门中的剩余价值不参与利润的平均化。所以,绝对地租是农产品价值在生产价格以上的超过额。

  • 绝对地租的数量,究竟等于价值和生产价格的全部差额,还是等于这个差额的一部分,完全取决于供求状况和新加入的耕地。









生产部门 资本有机构成 剩余价值 商品价值 利润率 平均利润率 生产价格 绝对地租
食品纺织电力 70c+30v80c+20v90c+10v 302010 130120110 30%20%10% 20%20%20% 120120120 ---
农业 60c+40v 40 140 40% 20% 120 20

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的比较:

  • 本质相同:都是超额利润转化而来的,实质都是工人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 形成不同:绝对地租是由于农业资本构成低于社会资本平均构成,从而农产品价值大于社会生产价格产生超额利润,并因土地私有权的垄断而转化为地租的;而级差地租是由于投在土地上的等量资本具有不同生产率,使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和社会生产价格产生差额,并因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而形成的。

  • 两者均与土地所有权有关,在绝对地租场合是土地私有权直接产生地租。但在级差地租场合,土地私有权不直接产生地租,而是把超额利润从农业资本家手里转到土地所有者手里的原因。

  • 范围有差别,绝对地租是任何等级的土地都要支付的,而级差地租不是所有的土地都要支付的。一般来说,最坏的土地不交级差地租,严格说来最坏土地不支付级差地租Ⅰ,级差地租Ⅱ还是要支付的。

比较项目 级差地租 绝对地租
形成原因 土地经营的资本主义垄断 资本主义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社会生产价格和个别生产价格之间的差额 农产品价值和社会生产价格之间的差额
条件 土地肥力和位置的差别;追加投资而产生的生产率差异 农业比工业的有机构成更低
取得原因 土地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最终源泉 剩余价值

土地价格:资本化的地租或地租的资本化。

计算公式是:土地价格=地租*100%/利息率

土地价格的变动趋势:

地租的上涨(供求关系)

利率的下降(供求关系)

第四节 总结与拓展

总结:

1.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之和转化为成本价格

2.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3.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率

4.利润率转化为平均利润率

5.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6.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7. 生息资本和产业资本的关系

8. 生息资本的流通形式

9. 利息率的决定

10. 银行资本和金融资本

11. 地租和租金

12. 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

13. 土地价格

问题:

——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和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什么关系?

——利润率为何要趋于平均化?利润率平均化的必要条件是什么?利润率的平均化趋势具有怎样的经济学含义?现实中为何会出现利润率的企业或行业差异?

——如何理解马克思的话:“利润率是许多变数的函数”?

——试说明成本价格、利润、利润率贺年利润率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利润形态下,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是怎样被掩盖起来的,资本关系又是怎样进一步神秘化的?

——资本有机构成和周转速度的差异对不同生产部门个别利润率有什么样的影响?

——试说明商品的价值是如何转化为生产价格的?如何理解商品总价值和总生产价格的关系?

——试说明生息资本增值运动的形式与特点是什么?

——利息的本质是什么?其数量界限是如何决定的?利息率和现实再生产运动有什么样的内在联系?

——生息资本、银行资本和金融资本之间是什么样的内在关系?

——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如何理解马克思的话“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

——如何理解在农业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背景下,绝对地租的变化趋向?

——如何理解中国市场化背景下,土地地租的性质及其租金的分配?

——如何理解土地价格的变动趋势?如何进行相应的宏观调控?

资本主义再生产与经济危机

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一、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特征:是一个循环、反复、具有连续性特征的过程,这种循环、反复和连续性表现为资本主义的再生产。从再生产的角度看,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不仅生产商品和剩余价值,而且还生产和再生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不断创造出形成资本家和雇佣工人的社会条件。

QQ截图20151217222529
QQ截图20151217222701

为什么说扩大再生产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

  • 简单再生产按照原来的规模再重复进行,因此会导致商品和剩余价值、以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原有规模的再生产,但不会导致商品和剩余价值、以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以更大规模生产。

  • 扩大再生产将剩余价值的部分转化为资本,从而可以添购更多的生产资料,雇佣更多的工人,这样在此后的生产过程中可以导致商品和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在更大规模上生产。

资本家如何可以实现扩大再生产?

资本积累: 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资本家为何要扩大再生产?

  • 从整体来说,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其内在的逐利动机导致扩大再生产。

  • 在市场中往往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市场的外在竞争压力促使资本家通过扩大再生产增强竞争优势。

注意:西尼尔的观点——资本积累是资本家“节欲的美德”。

(二)资本积累的实现形式

为什么资本家会选择不同的资本积累形式?

  • 资本积聚:缓慢但稳妥(稳健型)

  • 资本集中:快速但风险较大(风险偏好型)

资本集中为何日益重要:

融资通道+风险规避+内部治理

资本集中怎样才能实现:

竞争、信用、资本市场

扩大再生产的两种类型:

  • 外延式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生产要素的无限供给;

生产要素的边际报酬恒定;

  • 内含式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技术进步;制度创新;

而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均体现为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

注意:

资本价值构成(货币)的变化同资本技术(实物)构成的变化不会完全相同,但大体反映了资本技术构成的变化。

从长期来看,由于竞争的作用,资本的技术构成趋向于提高,而资本的有机构成也呈现出提高的趋势。

在不同的行业和时期,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趋势是有差异的,甚至在某些新兴技术行业出现了资本有机构成相对降低的趋势。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一、社会总资本的概念

社会总资本:整个社会中相互联系的所有单个资本的总和,即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个别资本的总合构成了社会总资本。社会总资本运动是各个单个资本的循环交错形成的。

如何理解代数和?

代数和说明社会资本的运动不是个单个资本运动的简单相加,从社会再生产的运动过程来看,各单个资本的运动不可能是在彼此孤立的状态下进行,它们互为前提、互相制约,形成了相互间的有机联系:各单个资本要向其他企业购买自己所需要的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同时也要向其他企业出售自己的产品,因此,单个资本之间有着通过市场发生相互交换的密切关系。

社会总资本运动: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包括直接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就是资本的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这个过程的结果是商品产品,它的决定性动机是生产剩余价值。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不仅包括这个直接的生产过程,而且包括真正的流通过程的两个阶段,即包括全部循环。

社会总资本的运动,是由社会资本的各个独立部分的运动总和所构成,即由各个单个资本的周转的总和构成。由于单个资本周转包括生产和流通两个过程,因此,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是直接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马克思: “资本的再生产过程,既包括这个直接的生产过程,也包括真正流通过程的两个阶段,也就是说包括全部循环。”

社会总资本运动和单个资本运动的区别: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不仅包括生产消费,而且也包括个人消费。从个别资本来看,个人消费是在资本运动过程之外进行的,不属于资本流通的范围。但从社会角度看,资本家和工人购买个人消费品的过程,同时也就是生产消费品的企业出卖商品的过程,也就是其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的过程,所以,社会总资本的运动包括个人消费

正是因为社会总资本的运动包括个人消费,所以,社会总资本的运动不仅包括资本流通,而且包括媒介个人消费的一般商品流通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不仅包括资本的流通,而且包括剩余价值的流通。剩余价值的流通,一般说来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作为追加资本加入资本流通,另一部分作为收入进行个人消费,加入一般商品流通。马克思:“资本的循环也包括剩余价值的流通,因为剩余价值构成商品资本的一部分”。

同单个资本运动一样,社会资本运动的过程是生产和流通过程的统一。社会资本运动的总过程,不仅包括生产消费、而且包括生活消费;不仅包括媒介生产消费的交换(资本流动),而且包括媒介个人消费的一般商品流通。商品资本循环既包括生产消费又包括个人消费,既包括资本流通,又包括剩余价值流通和一般商品流通。所以,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分析,是以商品资本循环为对象的。社会总产品与社会总资本:社会总产品是社会在一定时期(通常是1年)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它反映了社会生产或社会总资本运动的总成果。

对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而言,需要从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两个层面进行。

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形态:

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态上称为社会总产值。它分成三个部分:c+v+m

  • 转移到产品中去的生产资料的价值(c)

  • 补偿预付的可变资本价值 (v )

  • 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剩余价值(m)

社会总产品的实物形态:

根据最终用途,社会总产品可区分为用于生产消费的生产资料和用于生活消费的消费资料。

第一部类(Ⅰ):由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构成,其产品进入生产领域。

第二部类(Ⅱ):由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构成,其产品进入生活消费领域。

问题:如何理解两大部类和三次产业分类方法的关系:

  • 方法论上看,前者比较抽象,后者比较具体;

  • 分类依据看,前者依据产品的最终用途,后者依据生产部门产生和发展的序列。

  • 涵盖范围看,前者以社会总产品概念涵盖一切物质生产部门,后者以GDP、GNP概念涵盖社会所有生产部门。

二、社会再生产的实现

社会再生产过程,必须从商品资本循环(W’……W’)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实现和物质补偿的观点进行考察。针对社会总资本运动和社会再生产,马克思指出“这个运动不仅是价值补偿,而且是物质补偿,因而既要受社会产品的价值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比例的制约,又要受它们的使用价值、它们的物质形式的制约”。

由此可见,研究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需要同时考察两个方面:

要考察社会总产出的各个部分如何从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即实现价值补偿的问题;

要考察社会总产出的各个部分在转化为货币形式之后,又如何再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产品,即实现物质补偿的问题。

一个图示:

(1)提供面包

社会总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经过流通进入消费,需要考虑两个因素:

价值补偿:面包和面包机能否卖出去?

实物补偿:卖出去后能否在市场买到自己需要的产品?

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使用价值上得到替换,这就是社会总产出的实现。这个过程是在市场中完成的,因此,市场实现问题是研究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上述判断隐含着两个层面的含义:

首先,资本从商品形态向货币形态的转化,是资本运动的“惊险的跳跃”,它表明既有生产过程是否能顺利完成,同时也表明下一个生产过程能否正常开始。如果社会总产出能够

通过交换实现其价值,意味着社会生产所耗费的资本能够在价值上得到相应的补偿,意味着社会资本的周转又回到原来的出发点,并通过重新购买生产要素进入新的再生产。

其次, 社会再生产的进行不仅要求生产中所耗费的资本在价值上得到补偿,而且要求资本价值所反映的实际生产过程所耗费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得到实物的替换。就是说,社会资本所获得到价值总量要足以用于重新购买所需补偿和替换的生产要素,从市场上得到的使用价值必须符合再生产继续进行的需要。如果社会生产的产品在实物总量和结构上与所耗费和所要补偿的不一致,社会再生产就会遇到困难。

三、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现代社会的再生产是以扩大再生产为特征的,但对扩大再生产的认识必须从简单再生产开始。无论是从逻辑关系还是从现实条件看,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出发点,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再生产的主要形式,扩大再生产是简单再生产的历史延续。

关于简单再生产分析的前提假设:

  • 纯粹的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家和工人两阶级。

  • 商品按价值出售,价格不变。

  • 没有对外贸易。

  • 生产周期为一年。

  • 不变资本在一个生产过程中消耗掉,不存在储蓄。

一个简单案例:

第一部类:

实物形态:生产资料

价值构成:I : 4000c+1000v+1000m=6000

第二部类:

实物形态:消费资料

价值构成:Ⅱ:2000c+500v+500m=3000

基本平衡关系:

I : 4000c+1000v+1000m=6000

Ⅱ:2000c+500v+500m=3000

第一部类内部的平衡:

第一部类是为全社会提供生产资料产品,它的全部产出

(即I(c+v+m))必须和社会当年包括两大部类在内的为维持简单再生产而需要补偿的生产资料总和(即Ic和Ⅱc之和)相等。这一关于生产资料的供求之间的平衡关系可以表示为:

I(c+v+m)= I c+Ⅱc

这是第一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

第二部类内部的平衡:

第二部类是为全社会提供消费资料的,它的全部产出(即Ⅱ(c+v+m))必须和社会当年所需要的维持两大部类劳动者和资本家既有规模的消费需求(即I(v+m)与Ⅱ(v+m)之和)相等。这一关于消费资料的供求之间的平衡关系可表示为:

Ⅱ(c+v+m)= I(v+m)+Ⅱ(v+m)

这是第二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

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之间的平衡关系:

从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的平衡关系出发,可以推导出两个部类之间的平衡关系式:

I(v+m)= Ⅱc

这个公式将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关系简洁的概括出来。

此公式是社会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如果该公式两端不平衡,就意味着有某个部类的产出相对过剩,社会简单再生产就不能正常进行。

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出的交换过程分为:

1. 第一部类产出中用Ic表示的部分,第一部类的产品采取生产资料形态,而在价值上又表示本部类在生产中所消耗的需要补偿的那部分生产资料。这部分产品的供求是发生在第一部类内部的,因此是通过第一部类内部的相互交换而实现的。

2.第二部类产出中用Ⅱ(v+m)表示的部分,第二部类的产品采取了消费资料的形态,而在价值上又表示本部类劳动者和资本所有者所需要的消费资料。这部分产品的供求都发生在第二部类内部,因此是通过第二部类内部的相互交换而实现的。

3. 经过上述交换,第一部类还有以I(v+m)表示的产品有待和Ⅱc交换。其中, I(v+m)在价值上表示第一部类工人和资本家所需要的消费资料,而其使用价值形态是生产资料。 Ⅱc在价值上表示第二部类中所消耗的需要补偿的生产资料,但其使用价值确是消费资料。这样就发生了两大部类之间相互交换的需要,即I(v+m)和Ⅱc交换,使第一部类的消费需求得到补偿,第二部类的生产耗费得到替换。

四、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扩大再生产是指社会生产在总资本循环运动中不断扩大规模,它可以通过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或生产要素产出效率的提高或二者同时发生得到实现。然而,无论是外延扩大再生产还是内涵扩大再生产,追加一定的投入往往是必要的。

注意:资本深化在技术进步中的作用-资本体现型的技术进步。

扩大再生产所需要的追加的生产资料是由第一部类生产的,因此,第一部类的产出在补偿了当年两大部类的生产资料之后,必须要有一个余额用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生产资料的需要。这就要求第一部类中代表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这两部分产出之和,必须大于第二部类所需补偿的生产资料的耗费总额。即:

I(v+m)> Ⅱc

这就是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社会扩大再生产前提条件的具备,为扩大再生产的进行提供了可能性;但可能性要转化为现实性,则必须解决两大部类的产出如何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实现平衡的问题。

  • 第一部类全部产出必须在总量和结构上符合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补偿需要和扩大再生产的追加需要;

  • 第二部类全部产出必须在总量和结构上符合两大部类对生活资料补偿需要和扩大再生产的追加需要。

假设:

剩余价值中用于资本家个人消费的部分是:m/x

剩余价值中用来积累的部分为:m-m/x

剩余价值中积累的部分按一定的比例分为追加的不变资本

(用△c表示)和追加的可变资本(用△v表示)。

注意:剩余价值积累部分的分解与资本有机构成有关。

于是有下面两个供求平衡条件:

1.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第一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

I(c+v+m)= I(c+△c) +Ⅱ(c +△c)

此等式表明: I(v+m)大于Ⅱc的部分,正是I△c 和Ⅱ△c之和,代表了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生产资料的需要,从其使用价值的供给来源来,是来自于第一部类提供的积累即 I(m-m/x)那部分的。

2.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第二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

Ⅱ(c+v+m)= I(v+△v+m/x) +Ⅱ(v +△v+m/x)

此等式表明: Ⅱ[c+(m-m/x)]大于 I(v+m/x)的部分,正是 I△v 和Ⅱ△v之和,代表了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追加的劳动力对生活资料的需要。从其使用价值的供给来源看,是来自于第二部类提供的积累即Ⅱ(m-m/x)那部分的。

3.从两大部类产出各自的平衡式,可以得出一个能够反映两大部类交换关系的简约公式,它是社会扩大再生产基本的实现条件:

I(v+△v +m /x)= Ⅱ(c +△c)

此公式的左端在实物形态上是生产资料,所需要的是生活资料,而右端在实物形态上是消费资料,需求的是生产资料,只有两者价值量相等,两大部类的产出才能得到实现。

扩大再生产在两大部类的产出交换包含了三个方面:

  • I(c+△c) 是在第一部类内部通过交换而实现;

  • Ⅱ(v +△v+m/x)是在第二部类内部通过交换实现;

  • I(v+△v +m /x)和 Ⅱ(c +△c)交换,使第一部类在扩大再生产情况下的消费需求得到解决,使第二部类在扩大再生产情况下所增加了的生产资料也能得到满足,只有这

  • 样,社会扩大再生产得以顺利运行。

五、其它相关问题

马克思社会总资本运动的研究方法:

——抽象分析法

——宏观分析法

——平衡分析法

——简单-复杂分析法

社会再生产的矛盾和经济危机

社会再生产矛盾的具体体现:

  • 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于按比例发展的客观规律的矛盾;

  • 生产无限增大趋势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落后之间的矛盾;

本质矛盾:剩余价值生产这一生产目的和无限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一手段之间的矛盾。

经济周期与经济危机:

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复苏

经济周期的三种形态:

——基钦周期(短周期):3-4年

——朱格拉周期(中周期):8-10年

——康德拉基耶夫周期(长周期):50年左右

不同周期之间的相互关系

关于资本主义危机的几种观点:

——李嘉图:局部危机论

——萨伊:供给自动创造需求论

——西斯蒙第:消费不足论

——马尔萨斯:有效需求论

——霍特理:货币危机论

——哈耶克:货币投资过多论

——凯恩斯:心理因素

马克思的观点:

危机表现为普遍的过剩,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是生产相对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的过剩。所以危机就表象而言,是总供给相对于有支付能力的总需求的过剩,但就是这来说,是资本的积累过剩,是资本积累相对于它所企求的利润率的过剩。

两重积累:资本的积累和贫困的积累。

上述理解的经济学含义(“科学内核”):

  • 1.马克思是从市场经济一般特征与资本主义内生制度的“交互”作用中阐释危机的。

  • 2.比例失调、生产相对过剩和利润率对危机阐释的位次和重要性是不相同的。

  • 3.经济危机与市场经济相伴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需防范和回应危机。

马克思关于生产过剩成因的多种解释:

  • 货币的储藏手段和支付手段;

  • 财富-贫困的“两重积累”;

  • 平均利润率下降的规律;

  • 生产社会化与占有制的私人性;

  • 制度性成因导致生产相对过剩。

第四节 总结与拓展

总结:

——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和内涵式扩大再生产

——资本的技术构成、资本的价值构成和资本有机构成

——资本积累、资本集中、资本积聚

——社会总资本、社会总产品

——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

——社会再生产的矛盾及其实质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表象及实质

问题:

——为什么说资本主义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为什么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

——资本积累、资本集中和资本积聚的相互关系是什么?

——区分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和内含式扩大再生产的经济学含义是什么?

——如何理解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动趋势和及其作用?

——为什么社会总资本的分析要从商品资本循环入手?

——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什么?

——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什么?

——如何理解社会资本再生产实现条件的经济学含义?

——如何理解经济社会的危机成因及其可能的对策?